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5)
2023(8229)
2022(6943)
2021(6120)
2020(4781)
2019(10829)
2018(10612)
2017(19484)
2016(10797)
2015(11958)
2014(12000)
2013(11954)
2012(11657)
2011(10887)
2010(11150)
2009(10035)
2008(9895)
2007(8944)
2006(8288)
2005(7942)
作者
(33997)
(28456)
(28333)
(26879)
(18384)
(13790)
(12808)
(11018)
(10965)
(10152)
(9937)
(9624)
(9425)
(9185)
(9110)
(8872)
(8363)
(8336)
(8287)
(8202)
(7273)
(7163)
(6955)
(6571)
(6431)
(6412)
(6365)
(6258)
(5945)
(5787)
学科
(51799)
经济(51745)
管理(23828)
(23190)
地方(21531)
中国(21221)
(15515)
企业(15515)
(15184)
业经(12205)
方法(11942)
地方经济(11520)
(11399)
(10890)
农业(10688)
数学(10037)
数学方法(9901)
环境(9267)
(9065)
金融(9063)
(9043)
银行(9025)
(8920)
(8460)
(8042)
贸易(8029)
(7703)
发展(7695)
(7668)
(7602)
机构
学院(156081)
大学(153043)
研究(65908)
(62018)
经济(60296)
管理(52483)
中国(48857)
理学(43148)
理学院(42420)
科学(42231)
管理学(41583)
管理学院(41285)
(35745)
(35115)
研究所(31866)
(30790)
中心(29131)
(27677)
(26522)
(25073)
师范(24807)
(24481)
农业(23953)
业大(23553)
北京(23294)
(22297)
(21673)
财经(20754)
科学院(20434)
师范大学(20091)
基金
项目(101622)
科学(79263)
研究(73822)
基金(70251)
(62876)
国家(62290)
科学基金(51724)
社会(45727)
社会科(43228)
社会科学(43219)
(41601)
基金项目(37312)
(35713)
自然(32767)
教育(32500)
自然科(31971)
自然科学(31965)
自然科学基金(31337)
编号(29870)
(29440)
资助(27665)
成果(24546)
重点(24266)
发展(23273)
课题(23135)
(22866)
(20953)
(20799)
创新(19559)
计划(19490)
期刊
(80627)
经济(80627)
研究(52476)
中国(39568)
(29419)
学报(25489)
科学(24827)
教育(20935)
管理(20536)
农业(20220)
(18641)
大学(18335)
学学(17223)
(17148)
金融(17148)
业经(14457)
技术(13483)
经济研究(12221)
问题(11883)
(11021)
资源(9714)
财经(9578)
(9562)
(8382)
现代(8082)
城市(7855)
科技(7729)
(7703)
论坛(7703)
图书(7491)
共检索到259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卓顺  
在分析东北三省城市群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齐普夫(G K Zipf)规模分布模型,分析了东北三省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城市群存在首位城市垄断性不强、轴线特征不明显、后段县级城市规模偏小、首位城市垄断性变化趋势不明显等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东北三省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志强  
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将迎来一个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城市群将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极,构成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支撑点,成为城市化的最明显的标志,代表着中国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的走向,对区域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叶裕民  陈丙欣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空间战略是中国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按照城市群发育程度,由高到低可以划分为都市连绵区、成熟城市群、潜在城市群三类。当前中国已形成"4+8+12"的城市群级别结构,即4个都市连绵区、8个成熟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在空间分布上构成了中国"准菱形"的城市群架构。对比2010年和2000年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可发现,城市群地区是中国经济、人口、就业的核心聚集区域,但经济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人口和就业的聚集程度则不断增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龚雪琴  罗爱静  
通过网络和文献调查及实地调研,收集长株潭城市群1998年-2007年十年间的知识产权投入、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运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的指标数据,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大量的系统统计数据表明,需要从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几方面努力保护知识产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紧凑型城市发展是相对于分散型城市发展较为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探索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现状及特征,首先,从土地利用紧凑性、经济紧凑性、人口紧凑性、基础设施紧凑性,环境协调等方面切入,建立紧凑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空间和数量统计角度,应用SPSS软件,归类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分布特征;其次,以计算得到的紧凑度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运用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加权分析方法,对紧凑度与影响紧凑度分布的主要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极化分布现象,不同主因子对紧凑度分布影响的差异性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丽琴  刘文秀  袁树人  
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内涵,之后概括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分析后发现,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由南向北递减、以哈大线为中线呈“凸”字型空间格局和由沿海向内陆圈层递减等地域分异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紧凑型城市发展是相对于分散型城市发展较为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探索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现状及特征,首先,从土地利用紧凑性、经济紧凑性、人口紧凑性、基础设施紧凑性,环境协调等方面切入,建立紧凑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空间和数量统计角度,应用SPSS软件,归类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分布特征;其次,以计算得到的紧凑度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运用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加权分析方法,对紧凑度与影响紧凑度分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牟仁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富有  孙晨辉  
文章利用投资数据的函数性特点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发展现状和动态特征进行研究。西部民间投资数额仍小于东、中部,但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及全国。四川、内蒙古、广西、陕西、重庆构成西部民间投资数额较大的第一梯队,内蒙古、宁夏、青海平均增长速度很高,各省市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稳步上升。借助Originpro8软件进行的动态分析显示西部各省市民间投资的能量大小差异很大,但临近省、市的动态变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利学  魏后凯  刘长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莉   张艺航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艳华  熊柴  王俊沣  刘春雨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发展则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内容。文章在分析海西城市群人口总量、人口城乡分布和人口素质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发现当前海西城市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人口集聚能力不足,且集聚趋势减弱;其二,城镇化进程乏力;其三,缺乏核心大城市;其四,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文章认为,海西城市群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培育厦门为核心城市,进一步加强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的交通,加强中高等教育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少辉   王方宏   刘刚   张贝尔  
数字贸易概念范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逐步扩大,在贸易标的范围和主体、交付模式和运作环节、数据化平台和数据要素作用上与传统贸易显著不同,数字可交付服务贸易指标是现阶段度量数字贸易的合适指标。数字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全球数字贸易呈现高增长、强韧性,细分行业领域分化发展,发达经济体绝对主导与发展中经济体高增长并存,美、英等国全面领跑,爱尔兰、新兴国家特定细分领域追赶等特征。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迅速,但综合竞争力不强,面临软硬件基础设施国际制衡、制度对接壁垒问题。需有针对性地挖掘细分领域数字贸易潜力,以技术创新提升数字贸易软硬件保障,发挥好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加快制度型开放,减少数字贸易发展阻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群芳  陆玉麒  颜敏  孙汉群  
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60年里的各类统计年鉴和1980—2015年土地利用、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明晰城市化进程特征。根据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等指标,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波动发展时期(1949—1978年)、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3年)和加速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伴随城市化发展呈现5个方面显著特征:(1)城镇数量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密度集聚的特点;(2)城市等级显著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群体系;(3)城市用地面积急剧扩张、建筑空间快速向高空方向延伸;(4)城市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市政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5)城市化促进人口、经济和谐发展,城市经济规模持续上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前进  雷丽华  
日本商业统计调查是经济产业省政策局调查统计部现在每隔五年对批发与零售业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其数据准确、翔实、丰富,是了解、研究日本流通业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使用了其中的八组数据对日本零售业进行了简要梳理与粗浅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