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0)
- 2023(10087)
- 2022(8565)
- 2021(7806)
- 2020(6727)
- 2019(15150)
- 2018(14616)
- 2017(28517)
- 2016(15686)
- 2015(17326)
- 2014(17530)
- 2013(17486)
- 2012(16462)
- 2011(14946)
- 2010(14905)
- 2009(13776)
- 2008(13871)
- 2007(12591)
- 2006(10653)
- 2005(9677)
- 学科
- 济(72044)
- 经济(71979)
- 管理(41906)
- 业(40532)
- 方法(33686)
- 企(31711)
- 企业(31711)
- 数学(30343)
- 数学方法(30050)
- 地方(18481)
- 农(18140)
- 中国(17100)
- 财(17063)
- 学(15644)
- 业经(13298)
- 贸(12520)
- 贸易(12517)
- 农业(12249)
- 易(12055)
- 制(11806)
- 地方经济(11008)
- 环境(10664)
- 务(10513)
- 财务(10495)
- 财务管理(10465)
- 融(10349)
- 金融(10346)
- 银(10207)
- 银行(10181)
- 和(9985)
- 机构
- 大学(232423)
- 学院(231201)
- 济(96277)
- 经济(94237)
- 管理(85983)
- 研究(81183)
- 理学(74968)
- 理学院(73956)
- 管理学(72579)
- 管理学院(72133)
- 中国(59081)
- 科学(52348)
- 京(48655)
- 农(42878)
- 财(42875)
- 所(42167)
- 研究所(38800)
- 中心(37351)
- 业大(36636)
- 财经(35032)
- 江(34720)
- 农业(34111)
- 经(31885)
- 范(31595)
- 师范(31274)
- 经济学(30832)
- 北京(29858)
- 院(29268)
- 经济学院(28190)
- 州(27397)
- 基金
- 项目(160389)
- 科学(126864)
- 基金(118090)
- 研究(112189)
- 家(104902)
- 国家(104120)
- 科学基金(88394)
- 社会(72706)
- 社会科(69127)
- 社会科学(69107)
- 基金项目(63368)
- 省(62351)
- 自然(58247)
- 自然科(56927)
- 自然科学(56907)
- 自然科学基金(55904)
- 划(53452)
- 教育(51562)
- 资助(47653)
- 编号(43873)
- 重点(36990)
- 部(35835)
- 发(35119)
- 成果(34914)
- 创(32963)
- 科研(31351)
- 创新(30984)
- 国家社会(30802)
- 课题(30602)
- 计划(30265)
共检索到32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毕乐强 纪昭君
本文运用全国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验证全国各省级单位间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的存在,分析其相互影响的方向和依存度。在此基础上,运用1999—2008年东北三省的数据,建立省域内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截面数据的估算,据此来分析省域内各城市和地区间经济外部性空间效应的存在、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外部性 空间效应 经济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晓玲 刘东亮
应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2012—2016年东北三省的研究热点和学科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SCI-E、SSCI、CPSI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12—2016年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文献为数据源,首先分析了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其次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机构合作、关键词共词和学科共现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东北三省的发文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核心机构是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指在东北的机构)和中国医药大学,在化学、医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了政府对未来东北三省发展政策制定的建议,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东北三省的经济领域和科研创新领域方面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陈才 张云逸
随着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审批通过并付诸实施,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区域合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对接是区域合作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基于产业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本文从原材料产业入手,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来审视两地区间的合作。文章首先综述了两地区原材料产业对接的现状,对其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在构建潜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两地区间在原材料领域的合作潜力进行了评价,认为对接潜力巨大且空间广阔;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推出了若干对于产业对接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在主体功能区划等新的区域开发模式下协调产业对接各主体的"利益"关系是问题的核心所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阐述了对未来...
关键词:
产业对接 区域合作 蒙东地区 东北三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少华 冯尚春
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制约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但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并且历史上对外交往颇多。因此,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贸、旅游经济,以"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为主。东北地区在自然、经济基础、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但二者又有较大的差别,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林资源丰富,传统产业基础较好,在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方式,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现代农业和传统工业产业为主渠道,并利用现有科技条件发展相关产业,加强区域内协作,把产品做大做强,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军 路征 邓翔
分析和评价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云南和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的经济效应,发现CAREC和GMS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内贸易扩大的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与中亚和南亚的经贸联系愈加紧密。提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祝滨滨 张慧一
文章基于2003—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了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在政府作用下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聚外部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二者之间存在基于政府作用下的门槛效应;受政府作用的影响,集聚外部性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在三种集聚外部性中有所差异,且政府的调节作用方向存在异质性。因此,应结合不同集聚外部性形成的集聚模式,对地方政府角色定位进行调节和规范,做好市场调研,有效回应各类型产业的需求,动态调整政府作用方向和水平,以最大限度避免政策有效供给不足和时滞问题。
关键词:
集聚外部性 政府作用 区域创新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秀梅 臧霄鹏
运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2002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文章部分结论有: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最高,对第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最弱;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第二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在减弱;辽宁和黑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在2007和2002年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型"行业,而吉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由2002年的"高附加值、低带动型"行业转变为2007年的"低附加值、高带动型"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且2007年的系数小于2002年值;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因此东北三省应该主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玉清 姜磊
本文利用中国198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区域的外部性视角考察了分税制改革前后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跨类、跨期、跨域增长效应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前,各省区相互分割的市场环境决定了省区增长,主要受本地支出策略影响,本地免费搭车获得其他省区支出策略的外部性收益不高;分税制改革后,市场环境趋于整合,跨区域支出竞争抑制了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倾向,支出竞争的效益外溢性、竞争外溢性和信息外溢性悄然发生变化,邻域省区之间的经济争胜尤为显著,但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长速度。为缓解激烈的区域竞争对抗、弱化地方财政隐性融资激励,应调整财政分权程度,使支出竞争中的各类外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紧凑型城市发展是相对于分散型城市发展较为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探索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现状及特征,首先,从土地利用紧凑性、经济紧凑性、人口紧凑性、基础设施紧凑性,环境协调等方面切入,建立紧凑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空间和数量统计角度,应用SPSS软件,归类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分布特征;其次,以计算得到的紧凑度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运用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加权分析方法,对紧凑度与影响紧凑度分布的主要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极化分布现象,不同主因子对紧凑度分布影响的差异性显著。
关键词:
紧凑度 分布特征 空间关联 东北三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紧凑型城市发展是相对于分散型城市发展较为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探索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现状及特征,首先,从土地利用紧凑性、经济紧凑性、人口紧凑性、基础设施紧凑性,环境协调等方面切入,建立紧凑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空间和数量统计角度,应用SPSS软件,归类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分布特征;其次,以计算得到的紧凑度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运用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加权分析方法,对紧凑度与影响紧凑度分布
关键词:
紧凑度 分布特征 空间关联 东北三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坤
流通成本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流通效率是产业间商品交流速度的衡量指标,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克鲁格曼C-P空间聚集模型分析流通成本的空间效应,通过SE-DEA模型建立了我国各区域流通效率评价体系,并采用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对流通成本和区域流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的流通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和空间性,产业流通成本与区域流通效率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超
"流空间"是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网络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而形成的一种认识社会空间的全新模式,强调与分析其社会学意义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点。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流空间"的区域地方化特征明显,因此探讨其地理学属性和作用机制的理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内化于"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流空间"作用机制和空间作用形态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同时基于信息流交互量初步分析了吉林省流空间基本格局及其区域响应。
关键词:
流空间 地理空间 地理属性 区域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跨国经济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和关联关系。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统的FDI溢出效应模型中引入空间加权变量,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探索FDI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中国对外投资在其中的角色。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空间上表现出联动特征;FDI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FDI对地理距离相近或经贸联系紧密的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程度上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更强烈,也强于本地溢出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的FDI中,来自中国的投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其他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尚未释放出显著的跨区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