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2)
- 2023(15797)
- 2022(13230)
- 2021(12038)
- 2020(10159)
- 2019(23231)
- 2018(22714)
- 2017(43740)
- 2016(23695)
- 2015(26539)
- 2014(26828)
- 2013(26962)
- 2012(25541)
- 2011(23239)
- 2010(23660)
- 2009(22383)
- 2008(22632)
- 2007(20876)
- 2006(18849)
- 2005(17280)
- 学科
- 济(112963)
- 经济(112832)
- 业(95029)
- 企(76027)
- 企业(76027)
- 管理(75006)
- 农(49225)
- 方法(43236)
- 数学(34062)
- 业经(34023)
- 数学方法(33746)
- 农业(32839)
- 中国(31148)
- 财(30418)
- 地方(28764)
- 制(22752)
- 务(20703)
- 财务(20658)
- 财务管理(20618)
- 贸(20264)
- 贸易(20247)
- 技术(20178)
- 易(19594)
- 企业财务(19489)
- 和(19005)
- 学(19002)
- 策(17779)
- 理论(17552)
- 银(17119)
- 银行(17086)
- 机构
- 学院(353741)
- 大学(346061)
- 济(151797)
- 经济(148668)
- 管理(137367)
- 研究(122638)
- 理学(116705)
- 理学院(115434)
- 管理学(113777)
- 管理学院(113103)
- 中国(96296)
- 京(73745)
- 科学(73602)
- 农(73494)
- 财(68791)
- 所(63580)
- 江(58030)
- 中心(57229)
- 研究所(57000)
- 农业(56525)
- 业大(55350)
- 财经(53339)
- 经(48098)
- 北京(46492)
- 范(45771)
- 州(45462)
- 师范(45359)
- 经济学(44794)
- 院(43197)
- 省(41805)
- 基金
- 项目(223969)
- 科学(176439)
- 研究(166773)
- 基金(159986)
- 家(138220)
- 国家(136845)
- 科学基金(117636)
- 社会(106725)
- 社会科(100785)
- 社会科学(100753)
- 省(92382)
- 基金项目(85346)
- 教育(74656)
- 划(74574)
- 自然(73876)
- 自然科(72125)
- 自然科学(72103)
- 自然科学基金(70832)
- 编号(69310)
- 资助(64043)
- 成果(55330)
- 发(54085)
- 重点(50265)
- 部(49082)
- 创(48985)
- 课题(47694)
- 业(46118)
- 创新(45117)
- 发展(43907)
- 国家社会(43304)
- 期刊
- 济(185136)
- 经济(185136)
- 研究(104728)
- 中国(76879)
- 农(73506)
- 财(55002)
- 管理(53150)
- 学报(52413)
- 科学(50730)
- 农业(49464)
- 大学(40151)
- 学学(38111)
- 融(37530)
- 金融(37530)
- 业经(35800)
- 教育(35500)
- 技术(33177)
- 经济研究(26872)
- 业(26784)
- 财经(26144)
- 问题(24869)
- 经(22653)
- 技术经济(20419)
- 世界(18603)
- 贸(17988)
- 版(17728)
- 商业(17688)
- 现代(17061)
- 资源(16851)
- 经济问题(16705)
共检索到554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芳 刘明河 刘立波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背景,该文分析了京津冀区域3地市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较优势。首先,利用统计数据,计算了京津冀各产业的区位商与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区位商;其次,应用农产品产值、产量或规模比较分析了京津冀3地的农产品生产优势。结论显示:在三大产业中,河北省农业占优势地位,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第二产业较有优势。在农业产业中,河北省农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农产品供给中,河北省粮食、蔬菜、水果的人均占有量远远超过人均消费量,而京津两市的人均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自给,河北省的农产品自给所余可以供给京津两大城市居民消费。所得启示为: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区域应当构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师帅 陈红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其能源消费迅速增加,农业生产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我国农业面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固碳、节能等日益紧迫的压力。本文以东北三省近15年农业产值与导致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生产要素为对象,研究低碳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投入不一定会促进农业产值的增加,却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可以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借助东北三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吸附温室气体,同时应适当减少国家的农资直补,以市场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弥补农民进行低碳生产形成的收益落差。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协整分析 森林碳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奉梅
[目的]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通过测度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可以为四川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基于农业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对四川省各市(州)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较高,其权重值为0. 493 4,产品品牌的绿色化水平权重值较低,为0. 195 8。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森林覆盖率较低。通过对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成都市发展水平指数最高为0. 610 4,巴中市指数最低为0. 197 2,四川省整体发展水平指数为0. 454 2,与成都市发展水平指数相差两个级别。此外,区域发展的集聚效应较明显,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结论]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各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整体上来看,中部和东部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星显
东北三省农业保险经过多年发展,呈现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创新成效明显的良好局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农业保险产品供给结构不平衡、保险主体对农业保险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监管实效不强等问题。应积极调整农业保险供需关系,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结构,健全农业保险监管机制,提升东北三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星显
东北三省农业保险经过多年发展,呈现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创新成效明显的良好局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农业保险产品供给结构不平衡、保险主体对农业保险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监管实效不强等问题。应积极调整农业保险供需关系,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结构,健全农业保险监管机制,提升东北三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舒坤良 张雪清 徐晓红 杨双 郭庆海
基于全国及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区位熵模型,研究了东北三省自1978年以来玉米生产的区位优势变异,运用ARIMA模型预测了2010-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变异趋势。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较全国总体水平均具有区位优势,区位熵排序为吉林第一,辽宁第二,黑龙江第三,但区位优势均呈现出总体下降趋势。在不考虑外生变量影响的前提下,东北三省2010-2015年玉米产能均会小幅上升,辽宁和吉林的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弱化,而黑龙江将呈现出小幅度波动但总体更为平稳。为稳固东北三省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可从核心产区建设和内涵式增产两方面着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阳 高斌
东北三省对中国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投资规模对中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东北三省的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投资的冲击对农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驱动效应。因此,东北三省应把农业技术提高和加大农业投资作为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强化农业创新科技队伍,并在未来探索东北三省在“飞地经济”中如何注入新动能,打造邻省之间农业农村协同发展新格局,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实现东北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玉 孟超 蔡玉梅 路磊 唐林楠
客观评价农业发展优势,并对症施策,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从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农业质量效益、经营组织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6个维度构建农业发展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等评价并揭示了2019年广东省县域农业发展优势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广东省农业发展综合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县域的农业优势最突出。6个分项中,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协调能力是主要贡献因素。其中,自然地理本底和经营组织效益均表现为粤西南方向最优;农业生产环境表现为粤东北方向最优;产业发展潜力表现为粤东南方向较优;农业质量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与农业综合优势度整体空间分布相似,但农业质量效益不再是农业发展优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粤中南和东北方向的生态协调优势突出。因此,建议结合农业分项与综合优势,未来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以及粤西南、粤东南和粤东北分别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特色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康新兰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物流运行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在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回落的背景下,我国快递物流"一枝独秀",成为物流业新的增长点,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东北-内蒙古经济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其快递物流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快递物流发展主要通过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国内同城快递量、国内异地快递量以及国际及港澳台快递量来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文新 马康贫 顾建敏
根据江苏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全省划分为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等三种类型地区,並分析了三类地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对策:发达区应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展高效外向型农业,尽快走上以科技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次发达区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高起点的开发性农业,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欠发达地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加强开发黄淮海地区的机遇,通过大搞开发性农业,走劳动密集为主与选择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子,争取农业现代化有个跨跃式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燕 徐政
"十四五"规划指出,积极建立完善的现代流通体系,提升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城镇发展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类型和差异,得到如下结论:商贸流通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商贸流通业和城镇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类型分为以下几类:经济、城镇发展水平高,但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经济、城镇发展水平一般但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的区域;经济、城镇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均较差的区域。在31个省市区中,浙、苏、粤、鲁4个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上海和北京发展水平一般;其余25个省市区发展水平较差。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很大。东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更好,中西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更差。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雨欣 王之禹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将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民美好生活以及乡村治理。本文在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涉及农业的生产、流通以及经营三个重要环节。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及存在问题。基于此,分别从打造专业化数字农业人才队伍、鼓励数字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推动数字化转型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全流程等方面,提出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何兆斌 樊继红 庞俊永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农民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现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处于低效率状态,而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农业机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立洁
福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城市化进程仍显滞缓、投资环境不够优化、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作为沿海省份,福建必须充分发挥现已具备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这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旅游港口城市 区域特色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