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0)
2023(13615)
2022(11920)
2021(11369)
2020(9277)
2019(21658)
2018(21503)
2017(41639)
2016(22520)
2015(24965)
2014(24833)
2013(24232)
2012(22417)
2011(20138)
2010(20416)
2009(18442)
2008(17739)
2007(15551)
2006(13727)
2005(11966)
作者
(63008)
(52469)
(51700)
(49517)
(33502)
(24966)
(23689)
(20452)
(19809)
(18773)
(17885)
(17575)
(16738)
(16593)
(16233)
(16045)
(15718)
(15582)
(15072)
(14799)
(12945)
(12883)
(12453)
(12002)
(11717)
(11607)
(11599)
(11551)
(10429)
(10301)
学科
(84187)
经济(84096)
管理(68286)
(65449)
(55325)
企业(55325)
方法(36285)
数学(30912)
数学方法(30507)
(23870)
中国(23311)
(21632)
地方(20482)
业经(19893)
技术(19819)
(18713)
(16128)
贸易(16116)
农业(15943)
(15598)
(15467)
理论(14805)
(14123)
(14122)
环境(13910)
技术管理(13301)
(13226)
财务(13161)
(13156)
财务管理(13141)
机构
大学(308945)
学院(308641)
管理(126588)
(122078)
经济(119313)
理学(109475)
理学院(108199)
管理学(106488)
管理学院(105900)
研究(104816)
中国(77283)
(67929)
科学(64972)
(55567)
(51992)
研究所(47406)
中心(47087)
(46797)
(45186)
业大(45147)
财经(43858)
北京(43708)
(42116)
师范(41806)
(39893)
(38887)
(36715)
农业(36377)
经济学(34761)
师范大学(33730)
基金
项目(213547)
科学(168551)
研究(159148)
基金(153598)
(133073)
国家(131916)
科学基金(114030)
社会(98709)
社会科(93488)
社会科学(93465)
(83543)
基金项目(82300)
自然(74619)
自然科(72831)
自然科学(72815)
教育(72485)
自然科学基金(71491)
(70797)
编号(65554)
资助(62247)
成果(53294)
(47752)
重点(47472)
(46464)
(46106)
课题(45517)
创新(43853)
项目编号(40319)
科研(40080)
教育部(39762)
期刊
(135929)
经济(135929)
研究(93292)
中国(59811)
管理(47720)
学报(45076)
科学(43571)
(42045)
(39894)
教育(39041)
大学(34329)
学学(31847)
农业(29620)
技术(27313)
(27201)
金融(27201)
业经(22720)
经济研究(20852)
财经(20032)
图书(17226)
问题(17172)
科技(17134)
(17023)
(16023)
现代(15493)
技术经济(15288)
理论(15246)
实践(14132)
(14132)
资源(13760)
共检索到455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东亮  李春凤  
东京大湾区作为世界级大湾区之一,既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日本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区域。优越的区位条件、开放的港口集群、雄厚的经济实力、充足的人口优势、合理有序的城市分工体系、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发达的金融体系,为东京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京大湾区内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以东京都为中心高度集聚的空间格局特征,这强化了东京大湾区内部东京都对创新资源的集聚,促进了东京大湾区各地区的分工协作、创新成果的转化扩散与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日本扶持创新的法律计划与针对人才、财税、知识产权、产学官合作的政策措施是东京大湾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凡  
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诸多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凸显。世界各国均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核心战略之一,技术创新政策被视为成就经济发展的关键工具,可以实现国家创造新技术以外更广泛的目标。本文对技术创新政策设计、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创新政策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都以发达国家为样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未来构建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多  董直庆  
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困局的关键。双重外部性属性致使绿色技术创新低于社会福利最优水平,政府适宜政策支持必不可少。本文考察了中国环境和科技创新政策,利用绿色技术专利数量,计算得到21世纪以来中国绿色技术增长率达到22.58%,约为20世纪末期的2倍,表明环境政策和创新政策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效果显著。构建专利审批"快速通道"、增加人员交流、完善技术交易平台和加强企业创新融资扶持将激励中国绿色创新加速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德海  王振东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重点提出将东北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在振兴中设计并不断完善符合现代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内在规律要求的制度安排,无疑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从创新政策的内涵与分类、创新政策的演进历程、创新政策的评估及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湧  
美国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规则制定三方面,采取全方位政策支持国内技术创新。不过,美国一般采取以增加研发投入为主、以启动市场需求为辅的支持方式。在启动市场需求时,也多采用税收、法律等手段。美国政府采购是支持国内技术创新(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美国政府优先采购国货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采取从适用主体例外、国家安全保障、小企业发展优先等多方面具备规避WTO/GPA规定的国际责任的措施。我国要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和我国之间市场开放的不对等性,在列举WTO/GPA附件和设定门槛金额时采取从紧的态度,并且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构筑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中举  黄超  
该文分析了中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的研究概况,探究了1979-201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数量、颁布部门、颁布形式以及政策力度;同时,从X维度(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和Y维度(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对77项科技人才创新政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锐  杨忠  
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技术创新政策选择也不一样,展现出不同的创新特色。本文研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从激励制度、协调制度、企业家制度、专利制度和学习制度等方面研究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影响。通过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技术创新政策演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中举  黄超  
该文分析了中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的研究概况,探究了1979-201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数量、颁布部门、颁布形式以及政策力度;同时,从X维度(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和Y维度(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对77项科技人才创新政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高峰  赵绘存  贾蓓妮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对于新时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策脉络,提升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NKI检索到的2145篇文献题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定义"架构完善度"和"节点累积强度"概念,在CITESPACE共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热点演进图。[结果/结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主要推动因素是重大科技政策的出台以及重要外部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出现较多明显的研究领域;当前的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关注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娟  
由于工业设计产业政策未能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Rothwell的政策创新框架,通过对比国内外设计产业的政策,发现我国设计产业政策领域存在随机性、趋同性、无效性等问题,接着通过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调查问卷的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工具,从公营事业、科学与技术开发、教育与训练、租税优惠、政策性措施、法规与法制、资讯服务、财务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川江   张华   罗悦   王庭威  
【目的/意义】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改革前沿阵地,剖析川渝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完善其政策体系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设计/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根据政策文本建立“政策工具–科技创新”二维分析框架,量化研究川渝与上海、广东等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内容,比较川渝政策在供给端、需求端和环境端的不足。【结论/方法】研究发现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政策存在三大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各类次级政策工具占比结构不合理、财政手段使用过多、长期规划不足等问题,需提高环境侧和需求侧政策工具的使用,加强教育培训、科技金融、服务外包等支持力度,做好政府在公营事业、目标规划、法规管制和贸易监管等方面的补齐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