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4)
- 2023(4314)
- 2022(3375)
- 2021(3115)
- 2020(2571)
- 2019(6145)
- 2018(5977)
- 2017(12300)
- 2016(6755)
- 2015(7317)
- 2014(7265)
- 2013(7209)
- 2012(7019)
- 2011(6250)
- 2010(6391)
- 2009(5727)
- 2008(5540)
- 2007(4983)
- 2006(4276)
- 2005(3893)
- 学科
- 济(32298)
- 经济(32273)
- 业(16610)
- 管理(14652)
- 企(13210)
- 企业(13210)
- 方法(10288)
- 地方(10255)
- 产业(9446)
- 业经(8869)
- 数学(8767)
- 数学方法(8705)
- 农(8128)
- 中国(7868)
- 结构(6703)
- 制(6322)
- 学(6224)
- 财(5898)
- 地方经济(5747)
- 农业(5417)
- 技术(5278)
- 体(4984)
- 融(4909)
- 金融(4909)
- 贸(4605)
- 贸易(4603)
- 易(4362)
- 银(4263)
- 环境(4262)
- 体制(4253)
- 机构
- 学院(92306)
- 大学(91610)
- 济(41853)
- 经济(41085)
- 研究(36382)
- 管理(33982)
- 理学(29187)
- 理学院(28718)
- 管理学(28333)
- 管理学院(28128)
- 中国(26789)
- 京(23630)
- 科学(22411)
- 所(19054)
- 研究所(17443)
- 财(16913)
- 北京(15685)
- 中心(15460)
- 农(15315)
- 业大(13610)
- 院(13441)
- 财经(13385)
- 范(13295)
- 江(13192)
- 师范(13178)
- 经济学(13134)
- 经(12124)
- 农业(12050)
- 经济学院(11884)
- 科学院(11557)
- 基金
- 项目(63373)
- 科学(50251)
- 研究(46371)
- 基金(45564)
- 家(39807)
- 国家(39512)
- 科学基金(33645)
- 社会(29769)
- 社会科(28351)
- 社会科学(28344)
- 基金项目(24446)
- 省(23654)
- 划(21210)
- 自然(21089)
- 自然科(20536)
- 自然科学(20534)
- 自然科学基金(20200)
- 教育(19647)
- 资助(18194)
- 编号(18078)
- 发(16311)
- 重点(15069)
- 成果(14285)
- 部(13680)
- 发展(13642)
- 创(13640)
- 展(13458)
- 课题(13126)
- 创新(12814)
- 国家社会(12266)
共检索到139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春燕
未来的"十二五"将是上海实现产业转型和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行业内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受到政府、学界、产业等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日本首都圈为案例,考察日本以东京为核心的广域首都圈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日本广域首都圈的服务业、制造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通过考察广域首都圈服务业及制造业在经济环境变化中实现产业发展的案例,试揭示传统产业中的部分产业是适合和能够在世界城市中获得发展,并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案例为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转型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东京产业 上海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洪 高汝熹 管锡展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同特征。与国家一级的经济体相比,城市、都市、国际性大都市等有着不同的产业变动规律,并与城市的功能属性紧密相连。本文以纽约产业结构变动轨迹为分析对象,对研究国际性大都市产业结构特性具有典型意义,可为当前我国上海等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都市型产业 产业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钢 王茜
对产业结构演化的研究都是从供给端计算的产业结构,本文构造了从需求端计算的产业结构并依此对美国需求端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年价所计算的美国需求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小于供给端产业结构的变化;1970年以来美国第二产业的变化差异中近40%可以用外贸因素来解释。进而本文采取不变价计算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自1970年以来按不变价计算的美国需求端的产业结构变化很小,且美国第三产业比例提升中有31%可以用不同产业价格因素变化来解释,44%可以用国际贸易来解释,仅有25%可以用第三产业收入弹性的变化来解释,因而收入弹性不是美国第三产业比例提升的重要原因。美国能够维持经常账户的逆差,将第三产业作为动力产业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相比较而言,中国一直以来处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态,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家实力均无法满足大规模输出人民币使之成为其他国家储备货币的条件。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外贸结构 货币国际化 实体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付铁山 李爱兰
本文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商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1990年代以来日本零售产业结构的变化,其结论是:众多零细零售店被挤出市场;店铺日趋大型化,但销售效率不佳;以非正式员工为主的企业人员结构正在形成;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等传统业态走向衰退,药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增势强劲。日本零售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零售产业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零售产业 零售产业结构 零售业态 日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茜
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尽管产业结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变化的,但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又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本文论述了二战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和趋势,分析了当代由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而带来的产业结构软化以及作为未来第四产业的信息业的崛起,并根据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及落后之处,指出了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对于我国当前积极克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贤 张志伟
我国城市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积极有效、稳定的城市转型是现实需要。分析了美国纽约和匹兹堡的产业调整过程,一些经验如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服务业、注重市场与政府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关联、关心教育科技及其与产业联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值得借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转型 国际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礼伟 张二震
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对于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以后,学术界甚至有人认为,我国现有的对外开放模式阻碍了产业结构转型。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然后通过对昆山利用对外开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案例分析,指出对外开放是推动新产业建立、成长和高度化演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最后,本文总结了昆山经验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转型 昆山经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车春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大、人口结构日益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层次、需求广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大大增加。文章以全球医疗健康服务业最发达的波士顿地区为例,概况总结其健康服务业集群发展机理。同时,文章将上海12km2健康医疗密集区与波士顿作对比研究,旨在为上海市健康医疗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健康医疗服务业 波士顿 集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曼琦 唐茂华
采用比较的方法,选择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程度和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地区生产总值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对首尔-仁川和北京-天津两大区域产业集聚规模和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要提升京津城市的经济合力,必须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约化和地区分工合理化三个方面全面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和联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铁柱 汤静波
中关村是中国最有希望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中关村的兴起在于其人才的优势、政府的市场需求、产业群体和现代文化 ,中关村走的是一条创新推进型的发展道路。而上海的高科技产业可能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来拉动 ,是需求推进型发展。
关键词:
中关村 高科技产业 上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卫 郝亚林
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经济增长效应 ,同时也在“新经济”背景下 ,国际范围内产业融合导致的全球性产业结构变动 ,正通过国际分工影响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的双重挑战 ,产业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动。构建并发展基于传统产业、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将是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苏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转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从制造业领域延伸到服务业领域,从产业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由于具有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一直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国。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来看,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不仅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基于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中国应关注和把握发达国家的科技及产业发展趋势,提升本国要素禀赋结构,以及完善生产性服务,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出口产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颖
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是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灵活高效的开发管理模式成就了上海开发区在全国的示范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外部政策环境的日益变化,上海开发区的原有开发模式优势显著弱化,新的模式尚未建立,使得上海面临着新建开发区进展缓慢、老牌开发区转型升级困难的局面。而与此同时,珠三角、环渤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开发区正在积极探索规划理念、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资源深度运用为主的发展道路。为此,文章拟在论述国内开发区发展新动向的
关键词:
开发区 新动向 转型 上海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