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6)
2023(3489)
2022(3116)
2021(3008)
2020(2888)
2019(6780)
2018(6664)
2017(12952)
2016(7241)
2015(8302)
2014(8483)
2013(8141)
2012(7404)
2011(6938)
2010(7041)
2009(6758)
2008(6608)
2007(5725)
2006(4981)
2005(4495)
作者
(21098)
(18086)
(17893)
(16888)
(11194)
(8475)
(8161)
(7056)
(6667)
(6429)
(6085)
(5961)
(5824)
(5794)
(5630)
(5348)
(5200)
(5160)
(5082)
(5064)
(4538)
(4523)
(4354)
(4171)
(4138)
(3974)
(3921)
(3756)
(3738)
(3525)
学科
(34877)
经济(34813)
管理(21789)
方法(20374)
(19393)
数学(18784)
数学方法(18426)
(17334)
企业(17334)
(7152)
(7105)
中国(6990)
(6714)
(6053)
理论(5214)
(5142)
贸易(5140)
业经(5137)
地方(4982)
(4973)
(4849)
金融(4849)
(4615)
(4383)
银行(4373)
(4204)
(4176)
技术(4129)
(4111)
关系(4036)
机构
大学(108115)
学院(105115)
(42699)
经济(41886)
管理(41213)
理学(36542)
理学院(36098)
研究(35423)
管理学(35006)
管理学院(34824)
中国(25767)
科学(22163)
(22087)
(19707)
(18404)
(17132)
研究所(16798)
业大(16387)
财经(15798)
中心(15611)
(14768)
(14356)
北京(14005)
(13624)
师范(13490)
农业(13479)
经济学(13256)
(12763)
(11943)
经济学院(11828)
基金
项目(72538)
科学(57528)
基金(54212)
研究(49309)
(47956)
国家(47612)
科学基金(40749)
社会(31988)
社会科(30274)
社会科学(30268)
基金项目(28202)
自然(27930)
(27685)
自然科(27350)
自然科学(27346)
自然科学基金(26843)
教育(24074)
(24001)
资助(23633)
编号(18648)
(16561)
重点(16501)
成果(15357)
(14737)
教育部(14324)
科研(14246)
(14055)
创新(13731)
计划(13720)
大学(13652)
期刊
(44398)
经济(44398)
研究(28964)
中国(19713)
学报(17745)
科学(16770)
管理(15571)
(14953)
(14564)
大学(13581)
学学(12901)
教育(10318)
农业(9971)
技术(9127)
(8310)
金融(8310)
统计(8120)
财经(8022)
(7455)
经济研究(7140)
(6800)
决策(6784)
业经(6174)
问题(5951)
(5623)
技术经济(5563)
(4891)
科技(4788)
世界(4713)
(4613)
共检索到151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良  张书敏  刘俊祥  李树林  王振庄  李建成  赵文臣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是世界性的一大害虫。它具有散居型、中间型和群居型三种型态,各型之间可随其密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变。1921年Uvarov就论述过蝗虫因其密度不同可产生群居型,首先创立了蝗虫型变学说。1950年Key也述及型变是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对密度过剩的迁徙。Kennedy(1961)、内田(1972)等亦认为,高密度可促进型变。但何种密度可导致型变,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蝗蝻种群与型变间的关系,研究其随密度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生态型变规律,我们于1988~199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蝗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王德胜  魏彦波  赵秀海  贾玉珍  周海成  
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及次生针阔混交林中各建立1块5.2hm2固定样地,于2006—2008年的4—10月观察繁殖器官(花、种子),据此判断样地内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成熟植株的性别,研究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性比与种群密度及林分密度间的关系,并利用随机区块抽样技术,建立种群性比与取样面积、种群密度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GLM模型检验种群性比的密度依赖性。结果表明: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雌雄植株数均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具有显著的密度依赖性(P<0.001),种群性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次生杨桦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与山杨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旺鹏  严毓骅  张龙  王旭东  
初步研究了东亚飞蝗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不同龄期蝗虫粪便挥发物对蝗蝻的聚集作用。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行为生测仪及其配套装置 ,在 (30± 2 )℃温度下 (均匀光照 ,湿度为 6 0 %左右 ) ,就蝗虫粪便挥发物对各龄蝗蝻的引诱及滞留活性进行了生测研究。结果表明 :蝗虫粪便挥发物对各龄蝗蝻都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和滞留作用。其中高龄蝗蝻粪便挥发物对同龄和低龄蝗蝻的聚集作用较好 ;群体测试时 ,可能由于虫体间视觉、触觉等的影响 ,蝗蝻对挥发物的敏感性下降 ,反应浓度阈值增加 ,但仍有较明显的聚集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卿梅  程茂高  原国辉  彭红  
应用AFLP技术对东亚飞蝗在8个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用SPSS11.5软件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飞蝗在8个种群间存在遗传分化,同属于沿海蝗区的山东东营与河北黄骅、玉田种群间的关系较近,属于内涝蝗区的河南汝南与属于河泛蝗区的河南兰考、濮阳、武陟种群间聚为一类,但关系相对较远,而有一定地理隔离的河南灵宝种群单独为一类;同时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祁应莲   陈志   张慧武   马有龙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哺乳动物,一定数量内的高原鼠兔可以提高高寒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其种群密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草地退化。探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科学防控高原鼠兔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气象、土壤、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多角度探究16个生境因子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16个生境因子中筛选出年均温、植被高度、海拔及土壤硬度为主要建模因子,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4个建模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GAM模型拟合度较高(R~(2) = 0.946 ),可以较好地评估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鼠兔的潜在致灾风险;土壤硬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海拔、植被高度和年均温度均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海拔为3800~4000m、植被高度为6~8cm、年均温度为-2~0℃区间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春先  石旺鹏  史和平  
散居型是东亚飞蝗的一个重要生态型。对散居型蝗虫行为的深入研究为飞蝗的防治和预报提供重要依据。采用行为生物测定和触角电位测定(EAG)的方法对来自于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的化学信息素对散居型东亚飞蝗聚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群居型蝗蝻粪便释放出的化学信息素对散居型蝗蝻有明显的聚集作用;散居型蝗蝻对所测试的不同龄期群居型蝗蝻信息素均表现出明显的电生理反应,其中粪便抽提物的电生理活性较强,散居型蝗蝻对来自于相同龄期或较高龄期的群居型蝗蝻的化学信息素的电生理反应较强,其中,雄性比雌性敏感;群居型成蝗粪便信息素抽提物对散居蝗蝻有明显的电生理活性,雄性成蝗释放出的化学信息素电生理活性较高;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泽民  王开运  
在缺苞箭竹-紫果云杉原始林下选取5个密度的缺苞箭竹,研究密度对缺苞箭竹生物量、C及养分贮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中,缺苞箭竹生物量、净生产量、平均单株生物量、植物及土壤的C、养分贮量在(80±5~260±9)株.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密度(310±15)株.m-2时有所降低,210~260株.m-2是缺苞箭竹最适密度范围。各密度缺苞箭竹养分元素贮量排序总体上均为K>N>Ca>P>Mg。在密度较低时,地下部分C及养分贮量分配比例相对较高,有利于其占据土壤空间资源,而随密度的增高,地上部分比例增高,有利于其占据地上空间资源,反映了缺苞箭竹随密度变化的克隆生长生态适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求知  李倩倩  
本文将生态系统学中的种群生态理论引入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研究中,运用种群密度制约模型,采用中国2003~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合法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于以发达国家为样本的相关研究,中国跨国公司进入该国的可能性与该东道国中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密度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多元。这为中国公司海外扩张时的地域选择和合法化过程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The density effect of rare and endangered Tsuga longibracteata population was analyz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whole density change process of plant population, i.e. N =exp( a ln 2S+b ln S+c) , where N and S represent population density and mean basal area of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玉梅  焦建军  
文章利用离散动力系统频闪映射理论,得到了具密度依赖脉冲出生阶段结构单种群模型控制阈值的充分条件,为探索生物种群发展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丰富了脉冲微分方程理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高伟  刘伟  杨孔  祁腾  李西动  
四川省红原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牧业健康发展是当地社会稳定的基础,而鼠害对草场的破坏会直接影响牧业经济安全。本研究针对当地草场2种优势害鼠种类[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于2013年7-9月采用"有效洞口法"和"样方内捕尽法"分别调查了红原县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当地草场高原鼢鼠有效洞口平均密度为113.3个/hm2,高原鼢鼠种群平均密度为39.7只/hm2;高原鼠兔种群平均密度88只/hm2,危害程度均为Ⅳ级(危害程度严重)。为此,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探明草场鼠害现状,深入研究害鼠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陈佩珍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桂仲  刘顺通  楚智鹏  段爱菊  原国辉  段永兰  
研究结果表明:麦岩螨种群密度与其寿命、繁殖、迁逃等关系密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麦岩螨卵的孵化率降低,初孵幼螨死亡率增加,雌成螨繁殖力下降,寿命缩短,扩散迁逃率增加,其危害密度为每株小麦20~40头及其以下。防治指标为:返青期百茎螨量1400头,危害指数为1%;拔节期百茎螨量6700头,危害指数为6.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忠军  王淯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建华  赵紫华  张蓉  
近年来随着宁夏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集约化发展,病虫害日趋严重,采用绿色可持续方法进行苜蓿害虫生态调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择6个苜蓿品种,通过设计单播和混播的不同试验处理(单播、两品种混播和三品种混播)探索研究苜蓿品种播种方式对苜蓿害虫及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多品种混播能够显著降低蚜虫(Aphidoidea)的种群数量,皇冠和德宝两个品种混种蚜虫种群密度最低,为149头·10复网-1,品种WL343HQ单播苜蓿田蚜虫种群密度最高,为823头·10复网-1,同时多品种混播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