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2)
2023(11186)
2022(9266)
2021(8404)
2020(7076)
2019(15793)
2018(15250)
2017(29507)
2016(15900)
2015(17604)
2014(17486)
2013(17122)
2012(16009)
2011(14486)
2010(15159)
2009(14431)
2008(13581)
2007(12341)
2006(11031)
2005(10309)
作者
(46063)
(38771)
(38272)
(36449)
(24323)
(18477)
(17461)
(14740)
(14688)
(13762)
(13401)
(13144)
(12606)
(12479)
(12368)
(11984)
(11479)
(11420)
(11172)
(11166)
(10044)
(9460)
(9276)
(8868)
(8739)
(8716)
(8573)
(8314)
(7797)
(7655)
学科
(67612)
经济(67519)
管理(48909)
(44945)
(38356)
企业(38356)
(27658)
金融(27654)
(24972)
银行(24930)
(24162)
中国(24036)
方法(23531)
(21100)
(21061)
数学(20411)
数学方法(20156)
地方(18014)
(16726)
业经(15736)
(15026)
(13941)
(13658)
财务(13628)
财务管理(13600)
企业财务(13026)
体制(11830)
农业(11396)
(11303)
贸易(11290)
机构
大学(228466)
学院(227716)
(96045)
经济(94000)
研究(82135)
管理(81624)
理学(69728)
理学院(68837)
中国(67655)
管理学(67600)
管理学院(67171)
科学(48935)
(48347)
(47579)
(41857)
中心(38312)
(38162)
研究所(37843)
财经(37679)
(35400)
(34083)
业大(31823)
经济学(31228)
(30194)
(29767)
北京(29738)
农业(29650)
师范(29425)
(28369)
经济学院(28151)
基金
项目(151892)
科学(120439)
基金(111540)
研究(110848)
(97819)
国家(97062)
科学基金(82575)
社会(72527)
社会科(68951)
社会科学(68935)
(59241)
基金项目(58570)
自然(51844)
自然科(50608)
自然科学(50592)
教育(50487)
(50057)
自然科学基金(49722)
资助(44900)
编号(43386)
成果(36849)
重点(35596)
(34093)
(33878)
(32728)
(32091)
课题(31297)
国家社会(30855)
创新(30315)
教育部(29302)
期刊
(108441)
经济(108441)
研究(70486)
中国(47370)
(37948)
(37531)
金融(37531)
学报(36987)
(35730)
科学(34279)
管理(30995)
大学(28204)
学学(26907)
农业(22874)
教育(22608)
财经(19560)
技术(17724)
经济研究(17049)
(16746)
业经(16292)
问题(14041)
(11582)
国际(11556)
(11313)
(11234)
理论(10629)
世界(10362)
科技(10303)
技术经济(10012)
现代(9986)
共检索到35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权  
区域成员在法律制度和执法效率上的差异,将体现为金融结构的差异,这会导致共同货币政策在区域成员间的传导效果出现较大差异,影响货币联盟的稳定性。东亚各经济体的金融法律制度呈现较大的差异,相应地金融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机制化的区域金融合作,采取最低协调一致标准,促进东亚各经济体法律制度和金融结构的渐进趋同,是未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仲伟周  任炳群  张金城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存在金融创新与市场约束等市场监管制度供给不足和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及市场退出等行政监管制度供给过剩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是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而需求主导型变迁尚未形成,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易引致金融监管制度供需的非均衡。要实现金融监管制度供给、需求的均衡,仅从供给和需求的单方面改进无法实现,这就必须寻求第三条道路:既要有供给的适当超前性,也要满足市场监管的需求,走供给拉动和需求推动的金融监管演进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怡欣  
2014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有1.43×106 km2雾霾笼罩,其中重度雾霾区更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可见当前雾霾治理之迫切。长期以来雾霾治理往往强调行政手段,突出的矛盾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从2013年底开始,我国许多城市为治理雾霾而开展排放权交易业务,而从国际法上讲,以排放权为核心的碳金融法律制度对雾霾的治理已有20余年历史,与行政手段相比其更加注重市场的价格机制,不仅效率更高而且避免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园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认识到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以增强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而美元区和欧元区的相继建立既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上的可能性,也增强了东亚各国成功合作的信心。文章从合作的背景和动因,实际进展情况和最终目标,以及面临的困难这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在合作中可扮演的角色。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明华  黄兆乾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进程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至今东亚一直在努力探索加强区域货币一体化建设的途径及策略,从而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背景 (一)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直接动因就是1997年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铁强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虽然东亚金融危机已经平息,但是留给各国的教训是深刻的。东亚金融危机的迅速扩散及东亚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使各国和地区认识到区域金融合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近年来,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2000年的“10+3”(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会晤中,东亚领导人提出成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构想,特别是2001年11月5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10+3”领导人会议,中国总理朱(?)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东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促使该地区各国为自救和互救、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各项合作倡议,逐渐形成了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为减弱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东亚各国推进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地区外汇储备库不断扩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比例不断减少。为增进和巩固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效率,东亚各国加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整合了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的进程,为促进东亚地区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霞  
本文分析法律环境对不同结构的金融体系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在中国健全法律制度,以发挥金融体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康  
随着金融体系运行对环境保护的促进效果日益凸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共识。在总结各国绿色金融实践与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绿色金融工具品种,支持绿色金融机构,培育绿色金融投资者以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结构,同时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绿色认证制度、绿色金融激励制度和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制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是我国未来发展绿色金融的必由之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康  
随着金融体系运行对环境保护的促进效果日益凸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共识。在总结各国绿色金融实践与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绿色金融工具品种,支持绿色金融机构,培育绿色金融投资者以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结构,同时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绿色认证制度、绿色金融激励制度和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制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是我国未来发展绿色金融的必由之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颖  
本文首先分析和评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变革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决定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刘红  
通过对欧美与非洲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合作金融机构比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更强,但是非洲合作金融机构抵御金融危机的优势却不如欧美那么明显。原因在于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目标的非营利性、资金筹集的特殊性和管理控制的民主性,以及欧美的合作金融机构比非洲的运作更规范、制度更健全。中国、非洲等国家只有坚持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并规范基层合作金融机构、健全不同层级的合作金融联合机构和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合作金融立法,才能充分发挥合作金融机构的价值和功能,彰显其相对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树  
中国入世后,变化最大的将是法律环境。鉴于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与WTO的法律精神和规则还不完全相适应,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德瑞  
作为部门行政法律制度建构的一部分,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突出表现在金融监管立法不完备,法律、法规混杂、重复、遗漏及空白之处甚多,对监管主体的规定存在缺失,央行的独立监管地位弱化,关于金融监管的手段、方法的规定不完善,以致造成执法缺乏力度。在国外资金大量涉入国内、国际金融及监管规则约束国内的金融机构之前,必须完备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