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9)
2023(3939)
2022(3117)
2021(2901)
2020(2384)
2019(5342)
2018(4972)
2017(9908)
2016(4870)
2015(5503)
2014(5446)
2013(5312)
2012(4853)
2011(4348)
2010(4753)
2009(4730)
2008(3592)
2007(3222)
2006(2901)
2005(2814)
作者
(12936)
(10751)
(10377)
(10016)
(6603)
(5162)
(4883)
(4215)
(4000)
(3823)
(3613)
(3593)
(3429)
(3419)
(3360)
(3329)
(3208)
(3102)
(3062)
(2860)
(2746)
(2556)
(2536)
(2430)
(2402)
(2377)
(2350)
(2228)
(2169)
(2130)
学科
(24460)
金融(24460)
(21070)
银行(21065)
(20588)
(20238)
经济(20221)
(14550)
中国(13754)
(12290)
企业(12290)
管理(12154)
中国金融(10833)
(8589)
(7087)
地方(6502)
(6298)
(5456)
(5443)
财务(5430)
方法(5426)
财务管理(5423)
企业财务(5266)
业经(5249)
数学(4836)
数学方法(4800)
事业(4465)
制度(4400)
(4400)
农业(4244)
机构
学院(63433)
大学(62281)
(29582)
经济(28896)
中国(25672)
研究(23671)
管理(21886)
理学(18217)
理学院(18012)
管理学(17790)
管理学院(17685)
(14872)
(14516)
银行(14057)
(13613)
金融(13359)
中心(13315)
(13222)
(12590)
科学(12174)
(11532)
财经(11501)
人民(11023)
(10807)
(10467)
研究所(10382)
经济学(10036)
国人(10012)
中国人(9956)
中国人民(9902)
基金
项目(40629)
科学(32081)
研究(31519)
基金(29592)
(25302)
国家(25078)
科学基金(21394)
社会(20245)
社会科(19399)
社会科学(19394)
(15845)
基金项目(15371)
教育(13869)
(13142)
编号(12875)
自然(12688)
自然科(12429)
自然科学(12428)
自然科学基金(12220)
资助(12132)
成果(11077)
(10164)
(9750)
重点(9550)
(9294)
(9050)
(8994)
课题(8956)
创新(8737)
国家社会(8581)
期刊
(32387)
经济(32387)
(25559)
金融(25559)
研究(20859)
中国(14589)
(11093)
(10763)
学报(7947)
管理(7772)
科学(7768)
大学(6519)
学学(6237)
农业(6227)
教育(6128)
财经(5722)
国际(5071)
经济研究(4914)
(4851)
技术(4741)
中国金融(4647)
业经(4645)
理论(4032)
问题(3805)
(3764)
实践(3649)
(3649)
世界(3643)
(3582)
论坛(3582)
共检索到108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2021年12月7日,作为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东盟及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举行了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首份官方回顾报告。2022年1月31日,AMRO正式运作10周年。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生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东亚金融合作,正在接受反复无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供应链的重构、气候问题的紧迫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都对东亚金融合作的内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灵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7月7日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召开。来自中央各部委、银行、金融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中国银行系统的近300名官员、专家、学者及金融实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大会。第三届国际金融学会会长、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委托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向大会致开幕词。致辞中,王兆星指出,当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调控机制,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健全金融法制,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他要求,理论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使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颖  
本文首先分析和评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变革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决定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从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看,东亚金融合作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诞生,又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不断发展的。尽管东亚金融合作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但此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全球化下东亚各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东亚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阿德莱·斯蒂文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筱原兴  王于苗  张虎  
本文是日本国际货币研究所前专务理事筱原兴先生专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曾参与1997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文章分析了"清迈倡议"的形成、变革及取得的成果;针对流动性危机对策、地区监控体系、新的区域金融机构以及亚洲货币单位等问题阐述了日本官方和学界的看法。特别针对由中国负责的"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工作组撰写的政策建议提出了意见,主张在CMI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推进亚洲货币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并指出日中两国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促使该地区各国为自救和互救、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各项合作倡议,逐渐形成了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为减弱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东亚各国推进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地区外汇储备库不断扩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比例不断减少。为增进和巩固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效率,东亚各国加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整合了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的进程,为促进东亚地区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  
世纪之交,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已经形成并迅速发展。本文分析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大致表现、基本特征、主要根源及恶化趋势,进而剖析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发展对东亚经济体的长期负面影响和短期冲击,以及近期全球性金融动荡对东亚经济体造成的严重态势,最后提出应对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东亚经济体金融合作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新功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磊  
东亚货币合作在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现代的货币一体化理论无法解释东亚的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东亚货币合作在理论上难以突破,同时,东亚的现实状况也阻碍了东亚的地区合作,而欧洲的制度创新给了东亚地区以启示,东亚必须打破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路径依赖,寻求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现实道路,积极推进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当善  刘小坤  
本文认为,把中国与东亚金融合作作为中国进入金融全球化的出发通道。对此必须:利用亚洲债券基金,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运用货币互换协议,扩大我国外汇市场干预力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立谦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东亚金融合作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本文认为中国作为东亚重要国家,与东亚各国的经济金融联系将日益密切,中国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又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加快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这既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安排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顺序,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以期将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我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雪  
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