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5)
2023(6936)
2022(5696)
2021(4905)
2020(4143)
2019(9001)
2018(8511)
2017(16998)
2016(8593)
2015(9709)
2014(9847)
2013(9890)
2012(9577)
2011(8929)
2010(9569)
2009(9452)
2008(8226)
2007(7341)
2006(7003)
2005(6671)
作者
(25655)
(21338)
(21292)
(20411)
(13757)
(10212)
(9774)
(8282)
(8008)
(7631)
(7579)
(7064)
(7051)
(7007)
(6781)
(6745)
(6205)
(6146)
(6091)
(5672)
(5667)
(5099)
(4980)
(4977)
(4949)
(4869)
(4600)
(4356)
(4345)
(4186)
学科
(61590)
经济(61548)
(26121)
金融(26121)
管理(23010)
(22586)
银行(22578)
(22004)
(21988)
中国(19406)
地方(18877)
(17881)
企业(17881)
方法(16977)
数学(15203)
数学方法(15126)
地方经济(12224)
(11766)
(11760)
业经(11150)
中国金融(11048)
(10201)
(9615)
(8464)
(7603)
贸易(7592)
(7412)
财务(7388)
财务管理(7378)
产业(7326)
机构
大学(132956)
学院(132725)
(71240)
经济(69989)
研究(50883)
管理(45538)
中国(45176)
理学(37925)
理学院(37497)
管理学(37030)
管理学院(36776)
(31992)
(27024)
科学(26004)
(25781)
财经(25247)
经济学(24924)
中心(24203)
研究所(22999)
(22755)
经济学院(22233)
(20048)
(19025)
财经大学(18739)
金融(18717)
(18508)
(18324)
银行(17888)
北京(17727)
(17537)
基金
项目(78300)
科学(61321)
研究(59041)
基金(57160)
(48629)
国家(48228)
科学基金(40806)
社会(40544)
社会科(38711)
社会科学(38703)
(29820)
基金项目(28972)
教育(25522)
资助(24413)
(24274)
自然(22960)
自然科(22421)
自然科学(22417)
编号(22326)
自然科学基金(22009)
(19328)
成果(19128)
重点(17945)
(17624)
国家社会(17598)
发展(16599)
(16380)
(16267)
课题(16185)
(16162)
期刊
(85889)
经济(85889)
研究(48364)
(31318)
金融(31318)
中国(25427)
(24332)
管理(18573)
(17324)
学报(16838)
科学(15626)
经济研究(15319)
财经(14000)
大学(13531)
学学(13014)
(12181)
农业(10813)
技术(10798)
问题(10703)
业经(10268)
国际(9155)
世界(8871)
(8723)
教育(8459)
技术经济(8060)
统计(7597)
理论(6930)
经济问题(6794)
(6505)
经济管理(6212)
共检索到22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催生了"10+3"等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合作的深入使东亚的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如何在相互依赖中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吴茂松  
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东亚和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区域危机后的经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国家和地区危机后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后的恢复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地域特征。接着本文对可能导致各国在危机后经济恢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模式、储蓄率和外债负担等对原因的解释力较强。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晓君  刘冬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学成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危机国家忽视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内部宏观管理失误、监管不力等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引以为鉴的。(一)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首先要高度注意国际资本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南泉  陈颖  
东亚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陆南泉陈颖乔治·索罗斯在俄罗斯《消息报》今年3月5日刊登的该报记者对他的采访录中说,东亚金融“虚脱”已经结束,但其后果难以预料,并认为俄罗斯处在危险之中。看来,他的预测应验了。1998年5月27日,俄罗斯再次出现金融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琪  
经历了一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东北亚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使西方国家乘机加大了对东亚国家政治经济的压力。虽然东西方关系的调整发生明显变化,但同时也使亚太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有新的发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成为东亚地区的重要课题。此次危机对东亚国家不仅是挑战,同时也给它们建立新型关系提供了机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朝翰  杨大群  
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体产生的传染效应。文章认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其金融部门的结构性问题,它会影响到东亚大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金融部门的发展。当然,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基础,中国也不例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会蓉  张二震  
一、从开放型经济的角度看东亚金融危机如果要评选1997年世界经济10大新闻,当首推东亚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曾经说,1994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是“20世纪的第一次金融危机”,那么,东亚金融危机就可算是20世纪的第二次金融危机。引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文全  陈文婷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海啸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控制和战略转型问题。不过,金融危机也为新兴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条件。对于经历过1997年金融危机阵痛的东亚地区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在此次金融—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其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如何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问题,也包括作为世界新兴经济的主导者,如何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经济未来的持续成长和世界经济格局的优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综述了两次以金融危机下东亚经济复苏与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讨论,对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企业和国家的风险控制和发展战略进行重新认识,并强调指出,东亚地区要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芳芸  
在金融危机中受灾的东亚国家在经济复兴上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样式:马来西亚模式和 IMF模式。本文从两者的产生背景出发,比较了两种样式的内容,并就近年来各自的 发展进行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红芳  
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东亚经济发展的逆向转变引发了有关国际经济理论的纷争并促使各种理论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组合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州  司马亚玺  
尽管亚洲和欧洲经济危机的背景和细节有所不同,但深层次的根源并没有不同十五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和意义深远的经济与金融改革。我们不得不进行法律、监管和治理改革,商业部门不得不削减债务,而银行家们也变得更加谨慎和更具风险意识。今天,世界正在见证另一场金融危机,它与我们所经历的危机没有什么不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从亚洲金融危机得出的一些教训。这说起来有些讽刺,因为我们一直将欧洲视为榜样和标杆。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婕  
2009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拉动美国经济实现稳健增长的深层次动因应从两个维度加以分析,一是强力的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组合的支持;二是增长理论框架下不同要素变动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拉动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化解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保持宏观政策的协调匹配是确保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基础;推进经济转型应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着力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为长期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平衡不同经济部门的杠杆率,为资本积累创造条件;多维度保障我国长期能源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