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3)
- 2023(10436)
- 2022(8803)
- 2021(8097)
- 2020(7236)
- 2019(16645)
- 2018(16206)
- 2017(32127)
- 2016(17425)
- 2015(20085)
- 2014(20282)
- 2013(20424)
- 2012(19536)
- 2011(17605)
- 2010(18208)
- 2009(17627)
- 2008(17065)
- 2007(15461)
- 2006(13368)
- 2005(12167)
- 学科
- 济(79307)
- 经济(79214)
- 业(53162)
- 管理(51425)
- 企(44301)
- 企业(44301)
- 方法(40687)
- 数学(36868)
- 数学方法(36554)
- 融(28347)
- 金融(28345)
- 银(25570)
- 银行(25543)
- 中国(24698)
- 财(24639)
- 行(24625)
- 农(19994)
- 制(18513)
- 务(17515)
- 财务(17483)
- 财务管理(17441)
- 地方(17263)
- 企业财务(16771)
- 业经(15416)
- 贸(14970)
- 贸易(14960)
- 易(14515)
- 学(14486)
- 农业(13566)
- 体(11871)
- 机构
- 大学(259032)
- 学院(256595)
- 济(108821)
- 经济(106516)
- 管理(97592)
- 研究(84296)
- 理学(83644)
- 理学院(82749)
- 管理学(81345)
- 管理学院(80871)
- 中国(71762)
- 京(54204)
- 财(53300)
- 科学(49746)
- 农(43915)
- 所(42857)
- 财经(42632)
- 中心(42440)
- 江(38946)
- 经(38721)
- 研究所(38485)
- 业大(37263)
- 经济学(34973)
- 农业(34806)
- 北京(34381)
- 经济学院(31957)
- 财经大学(31923)
- 州(31908)
- 范(31776)
- 师范(31428)
- 基金
- 项目(163974)
- 科学(128297)
- 基金(119988)
- 研究(118139)
- 家(103265)
- 国家(102392)
- 科学基金(87934)
- 社会(75351)
- 社会科(71631)
- 社会科学(71606)
- 基金项目(63560)
- 省(62816)
- 自然(56875)
- 自然科(55617)
- 自然科学(55601)
- 教育(55201)
- 自然科学基金(54643)
- 划(53351)
- 资助(51199)
- 编号(47717)
- 成果(39487)
- 部(37619)
- 重点(36782)
- 发(34590)
- 创(33743)
- 课题(32641)
- 教育部(32620)
- 科研(32066)
- 大学(31787)
- 创新(31649)
共检索到389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南
东亚金融危机中股市震荡的实证分析张南ABSTRACTThepaperhasmadeanalysisonprofitrateandthestatisticalcharacteristicsofriskinstockmarketduringthefina...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卡玟.M.蕾妮海特 肯尼斯·罗格夫
对由二战以后暴发的历次重大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和深度进行研究发现,由危机引起的资产市场的跌落过程是漫长的,从经济周期峰值到谷底,房地产价格平均下降35%,需要花6年时间才能触底;证券跌到谷底的时间略短,约3年半,但市值将大幅缩水约55%。金融危机还会造成实体经济中产出的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失业率平均会上升7%,几乎花4年时间,产出下降幅度将超过9%。对过去金融危机余波的分析可以为预测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流动 金融危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英杰
随着美国股市大幅波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已转化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本文主要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基于有向无环图(DAG)结果的VAR结构化、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危机前和危机期间六个主要国家(地区)的股市进行联动性实证分析,发现危机期间股市联动性加强,美国股指对其他股指的影响增大;英美之间因实体经济竞争产生的联动在危机期间被全球风险导致的共同震荡所取代;危机期间日元套利资本在美日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加剧了美股波动,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日股波动;危机期间日经指数取代恒生指数而成为美股向亚洲市场的直接价格传导者;上证指数与世界股指的联动在危机期间显著增强,但仍然是六...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后,美国等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历史罕见。金融市场震荡是疫情影响投资者信心,金融市场本身的风险需要释放,以及经济基本面悲观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来看,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疫情应对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市场震荡是否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国外金融市场震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传导需要审慎理性处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忠 张涤新
本文建立了由上证综指、汇率、利率与道.琼斯指数构成的多变量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汇市场与股票市场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上汇率变动对股票价格有明显的短期作用,而股票价格变动对汇率没有影响;美国股市波动对我国股市的短期冲击超过人民币汇率对股市的冲击;我国的利率调整对汇率有短期效应,但对股票价格无影响。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秋灵 赵蕊
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等对金融危机发生前和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汇市和股市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金融危机发生前汇率是股价的单向Granger原因,汇率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较大,股价对汇率的波动影响很小。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汇率和股价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汇率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以及股价对汇率波动的影响都较大。金融危机发生后汇市和股市的关联效应明显增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股市 汇市 关联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凡 王铮
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东亚地区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文章运用VAR-GARCH-BEKK模型,选取1997—2016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次贷危机期间东亚主要经济体证券市场指数数据,研究东亚区域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两次金融危机对东亚资本市场具有很大差别的冲击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亚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但东亚区域市场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稳定和持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齐建国 张青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资本市场的联系也比以往更加紧密,文章通过ARCH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ECM模型,对中国沪深两市和香港、日本、美国、日本、欧洲以及新加坡等主要国际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股票价格和收益率两个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和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辉
现代金融危机以90年代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为代表,即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也使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广、程度深,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议题。即通过汇总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并予以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