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2)
2023(5557)
2022(4592)
2021(4224)
2020(3610)
2019(8075)
2018(7595)
2017(14797)
2016(7514)
2015(8674)
2014(8704)
2013(8498)
2012(8195)
2011(7354)
2010(7951)
2009(7932)
2008(7160)
2007(6553)
2006(5941)
2005(5553)
作者
(21646)
(18137)
(18126)
(17097)
(11395)
(8864)
(8465)
(6919)
(6888)
(6542)
(6093)
(6054)
(5817)
(5729)
(5645)
(5592)
(5337)
(5312)
(5201)
(5193)
(4700)
(4402)
(4275)
(4060)
(4020)
(4011)
(3957)
(3954)
(3745)
(3656)
学科
(31016)
经济(30984)
(25372)
金融(25372)
(21970)
银行(21963)
(21407)
(20167)
管理(19385)
(18512)
贸易(18496)
(18012)
(17360)
企业(17360)
中国(15851)
方法(12374)
中国金融(10920)
数学(10192)
数学方法(10026)
(9813)
(9597)
地方(8530)
关系(8034)
(7531)
(7359)
财务(7338)
财务管理(7325)
业经(7116)
企业财务(6915)
理论(6434)
机构
大学(109637)
学院(109247)
(50911)
经济(49874)
研究(39136)
中国(37054)
管理(35498)
理学(29458)
理学院(29160)
管理学(28574)
管理学院(28399)
(23652)
(22526)
科学(20626)
(20006)
中心(19714)
财经(18650)
研究所(17824)
经济学(17255)
(17092)
(17031)
(16844)
银行(16521)
(16486)
(16276)
金融(15986)
经济学院(15760)
(15528)
北京(14462)
(14195)
基金
项目(64609)
科学(49067)
研究(48778)
基金(46046)
(39326)
国家(38985)
科学基金(32219)
社会(30855)
社会科(29487)
社会科学(29481)
(24630)
基金项目(23257)
教育(21808)
资助(20168)
(20097)
编号(19808)
自然(18937)
自然科(18537)
自然科学(18534)
自然科学基金(18177)
成果(17117)
重点(14840)
(14581)
(14480)
课题(13765)
(13627)
(13528)
国家社会(12979)
大学(12846)
创新(12746)
期刊
(56686)
经济(56686)
研究(36208)
(28808)
金融(28808)
中国(21836)
(18070)
学报(16651)
(16559)
国际(14076)
管理(13781)
(13772)
科学(13494)
大学(13329)
学学(12624)
农业(10793)
教育(10547)
经济研究(10103)
财经(9478)
问题(8371)
(8194)
技术(8113)
世界(8060)
业经(7931)
(6791)
贸易(6791)
理论(5799)
国际贸易(5766)
(5720)
现代(5563)
共检索到18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秀英  
1993年以后日本与东亚之间形成了直接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正因为如此,从去年7月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对日本与东亚经济关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导致日本对东亚的贸易及直接投资均趋于减少。由于日元贬值,日本对美出口扩大,从美进口则由于经济衰退而趋于下降,导致日本对美贸易黑字大幅度上升,并带动日本整个外贸黑字趋于上升。估计上述趋势在今后一二年内将持续下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慧君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亚洲国家货币纷纷贬值,这对于被誉为“世界贸易中心”的香港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时间过去近一年时,日元贬值又起波澜,日元的暴跌加剧了亚洲区内的经济衰退和货币贬值。香港经济增长的放慢和出口的减少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昊虹  
金融危机通过对进口的抑制和对出口的刺激改变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这些影响首先传导到贸易收支账户,使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之后进一步传导到国民收入账户,减少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建仁  王雷  
文章从我国外贸规模与速度、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金融风险、汇率、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政策七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政策思路,并从金融、财政、组织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石红莲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恶化成为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国际传导效应大大增强了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不仅造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也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这场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传导到我国经济,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大幅下滑。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及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指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雷  
金融危机通过对美国进口的抑制作用和对美国出口的刺激作用,改变美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金融危机对美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将首先传导到美国的贸易收支账户,收缩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贸易逆差的收缩将传导到美国的国民收入账户,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美国的经济增长。所以,美国正在通过对外贸易输出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洛林  宋泓  马涛  
最近作者先后到宁波、杭州、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走访了40多家企业、40多家商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了解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者的深切体会是:沿海地区实现保就业、保增长的核心之一是保企业、稳出口;金融危机中,政府需要对外贸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扩大内需替代不了外需下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方虹  张帆  
东亚的"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加大了东亚的金融风险,也给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造成巨大的调整压力。在金融危机中,东亚出口增长下降,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东亚一方面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调整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殷越男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究竟如何判断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动趋势?尤其是它对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我国外贸来说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外贸出口锐减、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增、贸易壁垒高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吸引外商投资解决就业问题、增强外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红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国际经济陷入大幅减速和深入调整时期,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作为一个贸易大国,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经贸环境,如何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中国外贸在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和能源、资源、环境更加严格约束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必须通过深化市场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这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更好发展自己的需要,也将是对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最大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晓蕾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整体下滑和国际贸易市场的萎缩,并使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大幅下跌。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以此为研究角度,从对国际金融危机向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中获取了对文章观点的理论支持,并从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外部调整和内部优化两方面进行了实证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阳  
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稳出口、扩进口、调结构"的政策引导下对外贸易的基本态势与特点: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质量提升,贸易平衡问题逐渐得到改善,出口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有所减弱。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2012年外贸出口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对如何保持外贸稳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亚金融危机引人注目。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靡不振,它与东亚各国间特殊的经济、贸易关系是此次金融危机加深的重要因素。在此次危机中,日本经济不仅遭受了冲击,也面临新的机遇。为此,日本在此次东亚金融危机初期态度较积极。随着危机的深化,日本基于自身利益,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日元汇率持续下跌放任自流,致使东亚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抽走了在东亚的资金,拖延了这些国家摆脱危机,经济走上正轨的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