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4)
- 2023(4759)
- 2022(3816)
- 2021(3479)
- 2020(2893)
- 2019(6391)
- 2018(5923)
- 2017(10673)
- 2016(5274)
- 2015(5951)
- 2014(5684)
- 2013(5627)
- 2012(5246)
- 2011(4740)
- 2010(5254)
- 2009(5328)
- 2008(4056)
- 2007(3686)
- 2006(3359)
- 2005(3265)
- 学科
- 融(24979)
- 金融(24979)
- 银(21572)
- 银行(21569)
- 行(21063)
- 济(20907)
- 经济(20890)
- 业(16090)
- 中国(14747)
- 企(13748)
- 企业(13748)
- 管理(13606)
- 中国金融(10892)
- 制(8246)
- 财(7945)
- 地方(6878)
- 方法(6641)
- 务(6081)
- 业经(6072)
- 财务(6065)
- 财务管理(6058)
- 企业财务(5871)
- 农(5650)
- 数学(5591)
- 数学方法(5557)
- 贸(5099)
- 贸易(5090)
- 易(5009)
- 体(4828)
- 理论(4467)
- 机构
- 学院(71462)
- 大学(70627)
- 济(33607)
- 经济(32876)
- 中国(28655)
- 研究(27024)
- 管理(24202)
- 理学(19831)
- 理学院(19645)
- 管理学(19379)
- 管理学院(19256)
- 财(16983)
- 银(15701)
- 银行(15189)
- 中心(14816)
- 融(14546)
- 京(14529)
- 金融(14277)
- 行(14255)
- 所(13376)
- 财经(13110)
- 科学(13022)
- 人民(11948)
- 经(11904)
- 研究所(11897)
- 经济学(11361)
- 国人(10945)
- 中国人(10886)
- 中国人民(10776)
- 农(10535)
- 基金
- 项目(43182)
- 研究(34111)
- 科学(33492)
- 基金(30880)
- 家(26042)
- 国家(25792)
- 社会(22057)
- 科学基金(21904)
- 社会科(21065)
- 社会科学(21060)
- 省(16764)
- 基金项目(15750)
- 教育(14994)
- 编号(13962)
- 划(13671)
- 资助(12757)
- 成果(12235)
- 自然(12228)
- 自然科(11971)
- 自然科学(11970)
- 自然科学基金(11767)
- 融(10449)
- 发(10336)
- 重点(10212)
- 性(9815)
- 课题(9796)
- 创(9773)
- 部(9515)
- 国家社会(9329)
- 创新(9155)
共检索到124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漓高
90 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与经济出现了三个划时代的趋势,即: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趋势。这三大趋势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潮流。为什么美国经济进入了所谓的“新经济”时期?而在同样的国际环境之下,为什么一些东亚国家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同一国能否顺应时代大趋势,作出相应的变革或转变有密切关系。90 年代出现的三个划时代趋势在21 世纪将深入发展。
关键词:
时代大趋势 东亚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亚金融危机引人注目。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靡不振,它与东亚各国间特殊的经济、贸易关系是此次金融危机加深的重要因素。在此次危机中,日本经济不仅遭受了冲击,也面临新的机遇。为此,日本在此次东亚金融危机初期态度较积极。随着危机的深化,日本基于自身利益,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日元汇率持续下跌放任自流,致使东亚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抽走了在东亚的资金,拖延了这些国家摆脱危机,经济走上正轨的时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宁
本文通过梳理金融危机对世界城市的主要影响,分析后危机时期相关城市的新发展趋势并探讨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动因及影响要素。文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城市的财政状况、服务能力、产业机构、对外影响力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冲击。文中认为,面对上述冲击,世界城市进行了多方面的应对,在功能综合化、经济结构多样化、绿色科技助推、社会保障提升以及区域力量整合方面形成了与传统发展模式有所差异的新特征。这种新的变化反映出世界城市在后危机时期对于流动性与根植性、全球化与地方化两对关系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功能调整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红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关键词:
关税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伦·格林斯潘 历鹏翻 包明友
2009年2月17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应邀在纽约经济学家俱乐部发表演讲,回顾了本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并就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未来走向、美国政府的救助政策以及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炳才 郑慧
始于2007年8月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里,世界各国纷纷实施了各种刺激政策,以求本国经济快速回暖,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国内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政策措施也初见成效。本期专题在研判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运行、结构调整、就业的影响,分析中国政府出台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建中 陆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萼
一、亚洲的价值观当前所谓的亚洲价值实际上并不代表整个亚洲五大文化区域。所谓的亚洲价值明确的说是指东亚的价值观,这包括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五个地区,也包括1978年以后的中国大陆。这些地区构成了“儒家文化经济圈”的主要部份。以东亚儒家经济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秋
东亚金融危机是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对理论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虽然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的封闭性侥幸与这场危机擦肩而过,但其经济和金融结构中存在的与东亚国家类似的问题却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金融结构角度剖析危机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