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8)
- 2023(8402)
- 2022(6493)
- 2021(5978)
- 2020(5090)
- 2019(11234)
- 2018(10840)
- 2017(21314)
- 2016(11484)
- 2015(12589)
- 2014(12704)
- 2013(12064)
- 2012(11151)
- 2011(9945)
- 2010(10270)
- 2009(10005)
- 2008(8913)
- 2007(8138)
- 2006(7175)
- 2005(6731)
- 学科
- 济(41214)
- 经济(41165)
- 业(32307)
- 管理(29609)
- 融(27111)
- 金融(27104)
- 企(25481)
- 企业(25481)
- 银(25475)
- 银行(25450)
- 行(24608)
- 中国(21833)
- 制(16538)
- 方法(15565)
- 财(15425)
- 数学(13842)
- 数学方法(13734)
- 体(11346)
- 中国金融(11336)
- 农(11084)
- 地方(11025)
- 险(10889)
- 保险(10798)
- 务(10747)
- 财务(10716)
- 财务管理(10695)
- 业经(10519)
- 企业财务(10289)
- 体制(8766)
- 学(8657)
- 机构
- 学院(151085)
- 大学(149724)
- 济(63412)
- 经济(61924)
- 管理(53642)
- 研究(52895)
- 中国(51376)
- 理学(44485)
- 理学院(44010)
- 管理学(43209)
- 管理学院(42936)
- 财(34776)
- 京(31423)
- 科学(30222)
- 中心(26700)
- 所(26694)
- 财经(26598)
- 农(26103)
- 经(24137)
- 研究所(24088)
- 江(23828)
- 融(22037)
- 银(21691)
- 金融(21646)
- 经济学(20975)
- 银行(20821)
- 业大(20763)
- 农业(20394)
- 北京(20041)
- 财经大学(20031)
- 基金
- 项目(97594)
- 科学(75994)
- 研究(72546)
- 基金(70020)
- 家(60831)
- 国家(60293)
- 科学基金(51119)
- 社会(46105)
- 社会科(43741)
- 社会科学(43729)
- 省(38824)
- 基金项目(36107)
- 教育(32865)
- 划(32265)
- 自然(31634)
- 自然科(30926)
- 自然科学(30914)
- 自然科学基金(30387)
- 资助(29398)
- 编号(29234)
- 成果(24683)
- 重点(22461)
- 发(21416)
- 部(21354)
- 课题(21310)
- 创(20580)
- 性(19603)
- 创新(19360)
- 国家社会(19174)
- 科研(18789)
共检索到245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汪方舟
近年来欧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动荡给东亚带来了持续的外部冲击,使其金融体系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新形势对东亚金融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区域内的债券市场应该成为东亚金融体系结构转型的重点,藉此可以实现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起到维护东亚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哲英 张玉鹏
本文以韩国为例,分析东亚经济赶超过程中金融体系的转型。文中运用一个经济模型解释经济赶超过程中韩国集中化银行体系的软预算约束与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的情况,认为在信息技术革命迅速发展和外部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条件下,集中化的金融体系已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向分散化的市场方向转变。
关键词:
东亚 经济赶超 金融体系转型 预算软约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颖
本文首先分析和评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变革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决定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金融体系 区域金融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荣
金融体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策选择。本文从此问题入手,比较了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与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机制的不同,对广大东亚国家来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大力发展银行体系。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市场主导 银行主导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心丹 傅浩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各种形式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金融体系困境、1994—1995年的墨西哥货币金融危机和今年以来东南亚各国货币危机。这告诉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认识金融风险产生和积累的原因和性质,从而寻找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方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崎
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本文从金融体系变革的角度来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途径。次贷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了现代金融体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内生于金融体系的,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潜伏期,最终以灾难性的金融危机方式释放出来。监管当局应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职能。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变革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凡保
风险投资模式的选择与金融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体系可以从风险资本的来源、风险投资的中介形式以及风险资本的退出途径三个方面影响一个国家风险投资模式的选择。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使得风险资本有丰厚的来源,有合理的风险投资中介组织,而且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美国 金融体系 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雪梅 石大龙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CoVaR方法,本文度量了我国公开上市的27家金融机构2008-2013年的系统性风险,并建立了一个预测系统性风险的模型。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较大,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小;金融危机期间,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而2012年7月以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呈上升趋势;根据系统性风险的预测模型,财务杠杆率高、规模小、盈利能力好的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更高,自身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其系统性风险贡献也更高。系统性风险预测模型能有效指导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并能避免依据当期系统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林 高佳琳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导致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并重点围绕气候变化对银行、保险等金融体系风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金融风险 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久磊
增加国内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成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方。围绕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分析研究成果丰富。关于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析却鲜有所闻。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V A 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然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鼓励居民消费的同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加强对银行体系监管,控制金融体系风险;提高银行体系自身经营能力,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龙 吴永
文章利用股票收盘价数据进行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首先,选取我国金融体系的32家金融机构的股票数据,根据Adrian和Brunnermeier提出的CoVaR技术,对CoVaR进行了再次定义。其次,关于CoVaR的求解,将学生t-分布作为收益率序列的分布函数。并将GARCH模型与DCC方法用于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波动性与时变相关性模型的建立,然后通过数值求解DCoVaR。最后,实证分析多个金融机构同时处于不同财务困境状态或不同基准状态下对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得出在什么条件下对我国金融系统产生的联合系统性风险贡献达到最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从金融的本质和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角度出发,分析金融体系结构如何转型可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时序变迁特征,然后将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转变与金融调控的中枢机构(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和金融价格传导体系建设联系起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结构转型以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融资功能的实际情况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比例已经突破了“二八格局”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传统印象,迈入“三七格局”。本文提出,从实践层面看,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结构转型的重点不仅在于推动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规模的比例转变,也不仅在于权衡市场主导还是银行主导更占优势,而更在于直接和间接融资的市场化机制转变和现代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和深化程度,对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伍琴
银行中介的信贷配给与股权融资中的逆向选择,既源于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又是不同金融结构风险管理的特点所致。现有两种金融结构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不适应以技术创新为增长动力的“新经济”需要。风险投资是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创新。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信贷配给 逆向选择 风险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