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5)
2023(8280)
2022(6721)
2021(6246)
2020(5142)
2019(11452)
2018(11377)
2017(21012)
2016(11427)
2015(12511)
2014(12747)
2013(11883)
2012(10872)
2011(9938)
2010(10359)
2009(9905)
2008(8805)
2007(7779)
2006(7124)
2005(6632)
作者
(31429)
(26398)
(25802)
(24876)
(16369)
(12511)
(11946)
(10127)
(10107)
(9314)
(8916)
(8906)
(8478)
(8434)
(8425)
(8198)
(7725)
(7658)
(7444)
(7421)
(6817)
(6372)
(6342)
(6016)
(5955)
(5899)
(5695)
(5680)
(5367)
(5344)
学科
(44463)
经济(44407)
管理(27653)
(25716)
金融(25708)
(24878)
(22978)
银行(22955)
(22386)
(20787)
企业(20787)
中国(20617)
(15726)
地方(15581)
(12627)
(12592)
(12075)
方法(11411)
中国金融(11028)
业经(10632)
数学(9941)
数学方法(9827)
(9179)
理论(8487)
体制(8332)
农业(8250)
地方经济(8209)
(7725)
制度(7722)
(7297)
机构
学院(147751)
大学(145566)
(59998)
经济(58429)
研究(57371)
管理(49643)
中国(49298)
理学(41115)
理学院(40584)
管理学(39846)
管理学院(39568)
科学(33942)
(31386)
(31078)
(29601)
中心(27513)
(27198)
研究所(26773)
(24288)
财经(23026)
(21330)
(21144)
农业(20934)
师范(20887)
(20811)
业大(20549)
北京(20099)
(19826)
(18880)
经济学(18850)
基金
项目(96806)
科学(75298)
研究(74456)
基金(67054)
(59023)
国家(58485)
科学基金(48660)
社会(45838)
社会科(43391)
社会科学(43384)
(39946)
基金项目(34780)
教育(34340)
(33271)
编号(31404)
自然(29128)
自然科(28422)
自然科学(28409)
自然科学基金(27859)
成果(26972)
资助(26769)
课题(23440)
(23063)
重点(22919)
(20819)
(20610)
(19766)
创新(19593)
(19332)
国家社会(19024)
期刊
(71934)
经济(71934)
研究(49361)
中国(38335)
(31340)
金融(31340)
(25712)
教育(24135)
(23907)
学报(23656)
科学(20656)
管理(18730)
大学(17848)
学学(16650)
农业(16185)
技术(13281)
财经(11527)
业经(11472)
经济研究(11309)
(9972)
问题(8574)
职业(8308)
(7961)
(7845)
论坛(7845)
国际(7575)
理论(7205)
(6897)
(6869)
世界(6556)
共检索到247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颖  
本文首先分析和评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变革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决定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2021年12月7日,作为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东盟及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举行了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首份官方回顾报告。2022年1月31日,AMRO正式运作10周年。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生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东亚金融合作,正在接受反复无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供应链的重构、气候问题的紧迫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都对东亚金融合作的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靖三  
中国作为亚投行的最大股东,开始承担大国经济责任,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亚投行的出现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固有成分必然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利用亚投行在提高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同时,谋求进一步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完善,推动世界经济良性发展以及国际间金融秩序的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汪方舟  
近年来欧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动荡给东亚带来了持续的外部冲击,使其金融体系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新形势对东亚金融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区域内的债券市场应该成为东亚金融体系结构转型的重点,藉此可以实现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起到维护东亚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张若谷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中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各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克服自身的缺陷,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园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认识到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以增强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而美元区和欧元区的相继建立既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上的可能性,也增强了东亚各国成功合作的信心。文章从合作的背景和动因,实际进展情况和最终目标,以及面临的困难这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在合作中可扮演的角色。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明华  黄兆乾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进程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至今东亚一直在努力探索加强区域货币一体化建设的途径及策略,从而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背景 (一)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直接动因就是1997年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铁强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虽然东亚金融危机已经平息,但是留给各国的教训是深刻的。东亚金融危机的迅速扩散及东亚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使各国和地区认识到区域金融合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近年来,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2000年的“10+3”(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会晤中,东亚领导人提出成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构想,特别是2001年11月5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10+3”领导人会议,中国总理朱(?)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东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逢明  应惟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圣泉  
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应以市场化原则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形成一个包含组织机构、监管体系、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的高效、合理的农村金融有机统一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德旭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金融体系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形成、变迁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观点争论和严重的意见分歧。对人们密切关注的有关银监会的设立和商业银行的前景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柯  
加拿大金融体系的变革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进行金融体系改革。这些国家都面对一个共同的挑战:既要从开放向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中争取经济利益,又得尽量减轻因此而产生的金融动荡。一个国家要成功地克服这个挑战,必须巧妙地将金融管理与变化不定的实际市场情况协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崎  
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本文从金融体系变革的角度来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途径。次贷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了现代金融体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内生于金融体系的,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潜伏期,最终以灾难性的金融危机方式释放出来。监管当局应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