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3)
2023(15282)
2022(12609)
2021(11702)
2020(9821)
2019(22663)
2018(22407)
2017(43131)
2016(23327)
2015(26230)
2014(26285)
2013(25577)
2012(23198)
2011(20728)
2010(20923)
2009(19533)
2008(18049)
2007(15962)
2006(14111)
2005(12697)
作者
(66671)
(55001)
(54436)
(52151)
(34939)
(26223)
(24911)
(21533)
(21125)
(19667)
(18792)
(18517)
(17501)
(17439)
(17104)
(16950)
(16338)
(16186)
(15818)
(15680)
(13756)
(13546)
(13384)
(12553)
(12356)
(12200)
(12134)
(12106)
(11053)
(10919)
学科
(88900)
经济(88792)
管理(64571)
(61942)
(51768)
企业(51768)
方法(37313)
数学(31790)
中国(31619)
数学方法(31392)
(27970)
金融(27962)
(26274)
银行(26228)
(25309)
(25036)
(23948)
业经(21727)
(20796)
(20682)
地方(20271)
理论(17085)
农业(16870)
(15615)
财务(15534)
财务管理(15508)
(15255)
贸易(15239)
(15008)
(14802)
机构
大学(320946)
学院(318449)
(123700)
管理(123683)
经济(120798)
研究(109442)
理学(106447)
理学院(105267)
管理学(103284)
管理学院(102730)
中国(86490)
(69303)
科学(67675)
(58330)
(54899)
(53221)
中心(50860)
研究所(50067)
业大(47937)
(47054)
财经(46417)
北京(44013)
(42965)
师范(42505)
(42179)
农业(41635)
(40067)
(38882)
经济学(37028)
技术(34721)
基金
项目(218559)
科学(170795)
研究(161327)
基金(157021)
(136773)
国家(135599)
科学基金(115878)
社会(99806)
社会科(94487)
社会科学(94461)
(85834)
基金项目(83074)
自然(74886)
教育(73884)
自然科(73151)
自然科学(73133)
(72098)
自然科学基金(71765)
编号(66711)
资助(64336)
成果(55106)
重点(48981)
(47355)
(46593)
课题(46312)
(45428)
创新(42319)
科研(41678)
项目编号(41429)
大学(40781)
期刊
(135768)
经济(135768)
研究(96852)
中国(65478)
学报(52641)
(49201)
科学(47149)
管理(45680)
(44009)
(40634)
金融(40634)
教育(40276)
大学(39805)
学学(37099)
农业(33290)
技术(27354)
财经(22306)
业经(22156)
经济研究(21739)
(18953)
图书(18156)
问题(17596)
(16982)
理论(16358)
科技(15316)
实践(15099)
(15099)
(15016)
现代(14394)
技术经济(14201)
共检索到47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利用1970—2004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以消费风险分担来衡量的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以及东亚地区在实现完全风险分担后带来的潜在的福利收益。相比OECD国家和欧盟国家,东亚国家和地区风险分担的福利收益是比较高的,因此可以得出东亚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一体化应进一步深化,但在开放金融的同时应加强银行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合作,以促进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再勇  
本文通过使用汇率波动率、人均消费增长率的相关度、未抛补的利率平价偏差、双边贸易强度、利率相关度这五个指标来反映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任意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任意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大小。最后,本文依照分析结果结合目前东亚金融合作现状、东亚经济体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提出了促进东亚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本文采用Lane and Milesi-Ferretti的数据,运用实际指标和理论指标来衡量东亚国家对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并与欧洲国家及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在衡量结果的基础上,文章从东亚国家的资金双边对流及资本结构两方面对东亚与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东亚国家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上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安蕾  
近年来,东亚一系列区域金融合作引起了学术界对地区金融一体化现状和收益的极大兴趣。文章基于价格和数量的测度考察了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抛补利差和股权溢价的β收敛结果表明,危机之前东亚金融市场的全球和区域一体化并行,但在近几年,区域一体化趋势更强劲,超过了全球一体化;金融引力模型的结果表明,东亚主要的跨境金融投资者的区域内金融资产持有量比金融引力模型预测的水平更大。此外,面板回归确定了较高的金融一体化作为更广泛的金融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会显著降低东亚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失衡,因此,区域层面的金融一体化可以作为加强东亚国家的增长来源和提高经济弹性的重要政策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颖  
运用修正后的实际利率平价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法研究了东亚国家(地区)和美国、日本实际利率的长短期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论是,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体对外金融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内金融一体化则无显著变化;东亚经济体的资本管制、合作深度及核心利率的缺失是影响东亚金融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取消管制、促进合作、形成东亚本土化的"驱动利率"是提高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俞颖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亚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消费风险分担的水平、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得出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其原因与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及贸易开放度较低、金融发展较为滞后、消费平滑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应从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完善跨国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商品和要素的跨国流动性等方面,完善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颖  
结合东亚经济体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差异,构建计量模型系统研究了东亚各国(地区)与美国非抵补利率平价的长、短期成立条件、长期均衡水平及动态调整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对外金融一体化及其动态变化。结论是:东亚经济体与美国的非抵补利率平价短期不成立,长期成立但存在偏离;金融自由化差异会部分影响对外一体化程度;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可以显著促进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茜  杨攻研  刘洪钟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在日趋增强,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体化呈现加速态势。但东亚金融一体化存在明显的失衡,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和推进速度存在显著差距。与此同时,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也为东亚带来了国内、区域和全球三个层面的挑战,这些挑战成为东亚金融一体化继续推进的重要"反作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文章基于2001-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跨境资产投资组合数据,对现阶段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不及欧盟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美国仍然是东亚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但美国对于东亚金融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还对制约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东亚各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制定适合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尽可能摆脱美国干预的情况下,加强政治互信合作的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加强东亚金融一体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文章基于2001-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跨境资产投资组合数据,对现阶段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不及欧盟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美国仍然是东亚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但美国对于东亚金融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还对制约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东亚各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制定适合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文章基于2001-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跨境资产投资组合数据,对现阶段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不及欧盟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美国仍然是东亚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但美国对于东亚金融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还对制约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东亚各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制定适合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海青  王世文  
文章利用1980~2003年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决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决定金融一体化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消费占GDP的比重、贸易开放度、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和流动负债占GDP的比重。东亚应继续加快各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强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采取与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开放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孙大超  
本文使用东亚8个投资国和9个东道国2001~2010年双边权益类与债券类资产组合投资头寸数据,采用金融资产交易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动因与阻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全球金融资产交易额来说,东亚经济体并没有更多地持有本区域的金融资产;东亚经济体双边金融资产头寸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引力模型理论相背离,双边贸易是东亚金融一体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交易币种的选择是阻碍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基于新形势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和长三角1999~2018年的GDP、资本形成总额、储蓄(住户)存款总额等数据,使用经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easible Generalize Least Squares, FGLS)修正的Feldstein-Horioka方法测度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程度,并由此分析2010年国家政策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影响,还分别测度了三省一市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得出了长三角地区需要更高质量金融一体化的结论,提出了要在加强金融开放合作、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建设、金融风险防控、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并完善制度安排和组织框架,推进金融要素市场一体化、地区特色金融发展助力金融一体化等领域进行长三角金融深度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