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9)
- 2023(16615)
- 2022(13758)
- 2021(12597)
- 2020(10642)
- 2019(24573)
- 2018(24153)
- 2017(46934)
- 2016(25247)
- 2015(28493)
- 2014(28375)
- 2013(27849)
- 2012(25412)
- 2011(22787)
- 2010(22936)
- 2009(21493)
- 2008(20060)
- 2007(17755)
- 2006(15695)
- 2005(14023)
- 学科
- 济(101634)
- 经济(101492)
- 管理(72134)
- 业(69619)
- 企(57979)
- 企业(57979)
- 方法(45833)
- 数学(39814)
- 数学方法(39399)
- 中国(33473)
- 融(28831)
- 金融(28823)
- 财(28027)
- 农(27695)
- 银(27039)
- 银行(26993)
- 行(25993)
- 业经(23463)
- 制(22532)
- 学(22122)
- 地方(21882)
- 农业(18693)
- 务(18373)
- 财务(18292)
- 财务管理(18255)
- 理论(18061)
- 贸(17630)
- 贸易(17614)
- 企业财务(17473)
- 易(17074)
- 机构
- 大学(353788)
- 学院(350483)
- 济(140425)
- 管理(137359)
- 经济(137322)
- 理学(118670)
- 研究(118241)
- 理学院(117403)
- 管理学(115309)
- 管理学院(114691)
- 中国(93415)
- 京(75493)
- 科学(71468)
- 财(66910)
- 所(58735)
- 农(57430)
- 中心(55018)
- 财经(53570)
- 研究所(53333)
- 业大(51961)
- 江(51740)
- 经(48781)
- 北京(47766)
- 范(46053)
- 师范(45573)
- 农业(44848)
- 院(43269)
- 经济学(43067)
- 州(42291)
- 财经大学(40104)
- 基金
- 项目(239762)
- 科学(188270)
- 研究(176656)
- 基金(174000)
- 家(151094)
- 国家(149826)
- 科学基金(128772)
- 社会(111294)
- 社会科(105509)
- 社会科学(105480)
- 省(93219)
- 基金项目(91689)
- 自然(82858)
- 教育(81322)
- 自然科(80953)
- 自然科学(80933)
- 自然科学基金(79460)
- 划(78267)
- 编号(72185)
- 资助(71959)
- 成果(59485)
- 重点(53504)
- 部(52935)
- 发(50594)
- 课题(49947)
- 创(49588)
- 创新(46209)
- 国家社会(45914)
- 科研(45801)
- 教育部(45732)
- 期刊
- 济(151625)
- 经济(151625)
- 研究(106523)
- 中国(70049)
- 学报(56721)
- 农(52487)
- 财(51115)
- 科学(50549)
- 管理(50125)
- 融(43959)
- 金融(43959)
- 大学(43330)
- 教育(41758)
- 学学(40504)
- 农业(35316)
- 技术(29946)
- 财经(26591)
- 经济研究(24656)
- 业经(24378)
- 经(22593)
- 问题(19834)
- 图书(18699)
- 业(18193)
- 理论(17676)
- 技术经济(16345)
- 版(16190)
- 实践(16156)
- 践(16156)
- 科技(16066)
- 现代(15384)
共检索到524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利用1970—2004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以消费风险分担来衡量的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以及东亚地区在实现完全风险分担后带来的潜在的福利收益。相比OECD国家和欧盟国家,东亚国家和地区风险分担的福利收益是比较高的,因此可以得出东亚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一体化应进一步深化,但在开放金融的同时应加强银行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合作,以促进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东亚 金融一体化 风险分担 福利收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安蕾
近年来,东亚一系列区域金融合作引起了学术界对地区金融一体化现状和收益的极大兴趣。文章基于价格和数量的测度考察了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抛补利差和股权溢价的β收敛结果表明,危机之前东亚金融市场的全球和区域一体化并行,但在近几年,区域一体化趋势更强劲,超过了全球一体化;金融引力模型的结果表明,东亚主要的跨境金融投资者的区域内金融资产持有量比金融引力模型预测的水平更大。此外,面板回归确定了较高的金融一体化作为更广泛的金融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会显著降低东亚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失衡,因此,区域层面的金融一体化可以作为加强东亚国家的增长来源和提高经济弹性的重要政策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再勇
本文通过使用汇率波动率、人均消费增长率的相关度、未抛补的利率平价偏差、双边贸易强度、利率相关度这五个指标来反映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任意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任意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大小。最后,本文依照分析结果结合目前东亚金融合作现状、东亚经济体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提出了促进东亚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亚金融合作 金融一体化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俞颖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亚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消费风险分担的水平、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得出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其原因与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及贸易开放度较低、金融发展较为滞后、消费平滑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应从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完善跨国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商品和要素的跨国流动性等方面,完善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机制。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国际消费风险分担 消费平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颖
结合东亚经济体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差异,构建计量模型系统研究了东亚各国(地区)与美国非抵补利率平价的长、短期成立条件、长期均衡水平及动态调整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对外金融一体化及其动态变化。结论是:东亚经济体与美国的非抵补利率平价短期不成立,长期成立但存在偏离;金融自由化差异会部分影响对外一体化程度;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可以显著促进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金融自由化 非抵补利率平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恒龙 袁路芳
上海合作组织自开展区域金融合作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明显进展,但相比于贸易领域,上海合作组织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仍然比较缓慢,金融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基于消费风险分担理论,通过将福利收益表示为永久可贸易商品消费的增加百分比,测算了上合组织在实现完全金融一体化情况下成员国的潜在福利收益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实现完全金融一体化能够为上合组织所有成员国带来较大的福利收益,且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中亚国家的福利收益大于俄罗斯,俄罗斯大于中国。测算结果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应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进而推进上合组织金融一体化。之后,文章进一步对目前阻碍上合组织金融合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金融一体化 福利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一体化 区域金融 金融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建议,并针对京津冀三地不同分析结果和特点提出了有地区特色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一体化 区域金融 金融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海青 王世文
文章利用1980~2003年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决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决定金融一体化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消费占GDP的比重、贸易开放度、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和流动负债占GDP的比重。东亚应继续加快各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强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采取与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开放政策。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资本管制 经常账户 资本流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小凡 邹宏元 陈丽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使规模持续增长的估值效应成为促进东亚风险分担的潜在渠道。基于对外净资产跨期变动来源的构成,梳理并修正跨国风险分担机制和实现渠道,在传统的净要素投资收入和储蓄渠道的基础上,纳入估值效应潜在渠道,探讨该渠道影响风险分担的机理以及促进风险分担需满足的条件。之后,运用纳入估值效应渠道的ASY方差分解模型,分析东亚风险分担的水平及各渠道的贡献。结果显示,东亚金融一体化并未促成风险分担水平的持续改善。其中储蓄仍是东亚风险分担最有效的渠道,但其作用正在缓慢下降;净要素投资收入并非是东亚风险分担持续有效的渠道;由于估值效应的周期性特征日益满足促进风险分担的前提,其积极作用开始显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婷婷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经济和金融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加强国家、区域以及全球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通过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来稳定东亚地区的经济形势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以东亚的几个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使用VAR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的分析方法对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具有着可行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本文采用Lane and Milesi-Ferretti的数据,运用实际指标和理论指标来衡量东亚国家对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并与欧洲国家及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在衡量结果的基础上,文章从东亚国家的资金双边对流及资本结构两方面对东亚与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东亚国家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上升。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资金双边对流 资本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德勇
金融业一体化战略包括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与混合一体化。金融企业一体化战略的收益包括可以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实现协同效应、获得垄断利润和竞争优势、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重现被低估的价值等。金融业一体化战略的风险就其影响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企业 一体化战略 收益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颖
运用修正后的实际利率平价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法研究了东亚国家(地区)和美国、日本实际利率的长短期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论是,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体对外金融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内金融一体化则无显著变化;东亚经济体的资本管制、合作深度及核心利率的缺失是影响东亚金融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取消管制、促进合作、形成东亚本土化的"驱动利率"是提高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茜 杨攻研 刘洪钟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在日趋增强,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体化呈现加速态势。但东亚金融一体化存在明显的失衡,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和推进速度存在显著差距。与此同时,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也为东亚带来了国内、区域和全球三个层面的挑战,这些挑战成为东亚金融一体化继续推进的重要"反作用力"。
关键词:
东亚 金融一体化 数量衡量法 价格衡量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