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4)
- 2023(14547)
- 2022(11802)
- 2021(10513)
- 2020(9225)
- 2019(20979)
- 2018(20624)
- 2017(39742)
- 2016(21603)
- 2015(24671)
- 2014(24690)
- 2013(24302)
- 2012(22607)
- 2011(20322)
- 2010(20771)
- 2009(19801)
- 2008(18868)
- 2007(17287)
- 2006(15157)
- 2005(13795)
- 学科
- 济(92496)
- 经济(92394)
- 管理(59114)
- 业(58729)
- 企(47164)
- 企业(47164)
- 方法(42486)
- 数学(37859)
- 数学方法(37525)
- 中国(31196)
- 融(28600)
- 金融(28592)
- 银(26655)
- 银行(26602)
- 农(26014)
- 行(25646)
- 财(25635)
- 制(21217)
- 业经(20212)
- 地方(19702)
- 学(18679)
- 农业(17483)
- 贸(17107)
- 贸易(17095)
- 易(16588)
- 务(16491)
- 财务(16441)
- 财务管理(16399)
- 企业财务(15669)
- 理论(15066)
- 机构
- 大学(310965)
- 学院(308837)
- 济(128618)
- 经济(125867)
- 管理(114129)
- 研究(106654)
- 理学(97801)
- 理学院(96720)
- 管理学(94920)
- 管理学院(94361)
- 中国(85972)
- 京(65625)
- 科学(64113)
- 财(61576)
- 农(57310)
- 所(54471)
- 中心(51319)
- 研究所(49356)
- 财经(48788)
- 江(47918)
- 业大(47308)
- 农业(45243)
- 经(44295)
- 北京(41121)
- 经济学(41031)
- 范(40276)
- 师范(39788)
- 州(38163)
- 院(37998)
- 经济学院(37313)
- 基金
- 项目(203248)
- 科学(159086)
- 研究(147931)
- 基金(147039)
- 家(128299)
- 国家(127237)
- 科学基金(108209)
- 社会(93992)
- 社会科(89224)
- 社会科学(89193)
- 省(80160)
- 基金项目(77122)
- 教育(69334)
- 自然(68527)
- 划(67070)
- 自然科(67024)
- 自然科学(67003)
- 自然科学基金(65852)
- 资助(60675)
- 编号(60161)
- 成果(50250)
- 重点(46388)
- 部(45344)
- 发(44109)
- 课题(42373)
- 创(42333)
- 创新(39627)
- 国家社会(39383)
- 科研(39228)
- 教育部(38950)
- 期刊
- 济(138927)
- 经济(138927)
- 研究(92188)
- 中国(64283)
- 农(52408)
- 学报(52337)
- 财(49029)
- 科学(45224)
- 融(43047)
- 金融(43047)
- 管理(40147)
- 大学(39562)
- 学学(37124)
- 教育(35229)
- 农业(34252)
- 技术(26362)
- 财经(25074)
- 经济研究(23218)
- 业经(22234)
- 经(21520)
- 问题(18798)
- 业(18582)
- 贸(15892)
- 版(15662)
- 统计(15176)
- 理论(15045)
- 技术经济(14983)
- 图书(14690)
- 商业(13863)
- 国际(13856)
共检索到47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海青 王世文
文章利用1980~2003年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决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决定金融一体化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消费占GDP的比重、贸易开放度、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和流动负债占GDP的比重。东亚应继续加快各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强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采取与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开放政策。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资本管制 经常账户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朝凤 朱丹丹
寻找出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的决定因素,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结构的优化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不完全契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引入金融发展与不完全契约的经济模型,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与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会促使地区企业更多地选择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契约的宽泛实施会扩大其对企业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决策的正向影响。利用中国30个省份2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证实,上述结论显著成立;在控制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禀赋和市场规模等变量,并解决金融发展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金融发展与垂直...
关键词:
垂直一体化 金融发展 不完全契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利用1970—2004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以消费风险分担来衡量的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以及东亚地区在实现完全风险分担后带来的潜在的福利收益。相比OECD国家和欧盟国家,东亚国家和地区风险分担的福利收益是比较高的,因此可以得出东亚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一体化应进一步深化,但在开放金融的同时应加强银行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合作,以促进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东亚 金融一体化 风险分担 福利收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俞颖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亚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消费风险分担的水平、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得出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其原因与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及贸易开放度较低、金融发展较为滞后、消费平滑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应从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完善跨国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商品和要素的跨国流动性等方面,完善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机制。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国际消费风险分担 消费平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颖
结合东亚经济体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差异,构建计量模型系统研究了东亚各国(地区)与美国非抵补利率平价的长、短期成立条件、长期均衡水平及动态调整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对外金融一体化及其动态变化。结论是:东亚经济体与美国的非抵补利率平价短期不成立,长期成立但存在偏离;金融自由化差异会部分影响对外一体化程度;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可以显著促进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金融自由化 非抵补利率平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文章基于2001-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跨境资产投资组合数据,对现阶段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不及欧盟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美国仍然是东亚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但美国对于东亚金融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还对制约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东亚各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制定适合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尽可能摆脱美国干预的情况下,加强政治互信合作的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加强东亚金融一体化。
关键词:
东亚金融 资产投资 金融合作 投资组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文章基于2001-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跨境资产投资组合数据,对现阶段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不及欧盟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美国仍然是东亚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但美国对于东亚金融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还对制约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东亚各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制定适合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尽
关键词:
东亚金融 资产投资 金融合作 投资组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文章基于2001-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跨境资产投资组合数据,对现阶段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不及欧盟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美国仍然是东亚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但美国对于东亚金融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还对制约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东亚各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制定适合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尽
关键词:
东亚金融 资产投资 金融合作 投资组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孙大超
本文使用东亚8个投资国和9个东道国2001~2010年双边权益类与债券类资产组合投资头寸数据,采用金融资产交易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动因与阻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全球金融资产交易额来说,东亚经济体并没有更多地持有本区域的金融资产;东亚经济体双边金融资产头寸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引力模型理论相背离,双边贸易是东亚金融一体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交易币种的选择是阻碍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颖
运用修正后的实际利率平价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法研究了东亚国家(地区)和美国、日本实际利率的长短期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论是,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体对外金融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内金融一体化则无显著变化;东亚经济体的资本管制、合作深度及核心利率的缺失是影响东亚金融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取消管制、促进合作、形成东亚本土化的"驱动利率"是提高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伟 程艳
本文评估了大中国(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并将之和日本、美国做了比较。真实利息平价、公开利息平价和购买力平价被分别用来测量资本、金融和商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研究显示,没有重要的证据表明“大中国”经济体间的一体化水平强于大陆和其他两个非“大中国”经济体,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依靠政府的制度。
关键词:
大中国 一体化 平价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东海
本文扼要回顾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复兴过程,认为自发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各国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各国政府偏好和观念的转变是东亚区域合作取得进展的根本动因。但是,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前景并不确定,有赖于中日互信的建立和美国对东亚合作的态度。东亚区域一体化最终取决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远见卓识和共同努力。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东亚合作 大国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小凡 邹宏元 陈丽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使规模持续增长的估值效应成为促进东亚风险分担的潜在渠道。基于对外净资产跨期变动来源的构成,梳理并修正跨国风险分担机制和实现渠道,在传统的净要素投资收入和储蓄渠道的基础上,纳入估值效应潜在渠道,探讨该渠道影响风险分担的机理以及促进风险分担需满足的条件。之后,运用纳入估值效应渠道的ASY方差分解模型,分析东亚风险分担的水平及各渠道的贡献。结果显示,东亚金融一体化并未促成风险分担水平的持续改善。其中储蓄仍是东亚风险分担最有效的渠道,但其作用正在缓慢下降;净要素投资收入并非是东亚风险分担持续有效的渠道;由于估值效应的周期性特征日益满足促进风险分担的前提,其积极作用开始显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晓军
随着欧盟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中国的崛起,日本也日益关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煞费苦心地争夺着该一体化中的主导权。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日本在东亚地区战略上的优劣因素,同时对错综复杂的中日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日本 东亚经济一体化 东盟 中日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婷婷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经济和金融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加强国家、区域以及全球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通过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来稳定东亚地区的经济形势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以东亚的几个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使用VAR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的分析方法对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具有着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