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3)
- 2023(4690)
- 2022(3745)
- 2021(3473)
- 2020(2612)
- 2019(6222)
- 2018(5894)
- 2017(11292)
- 2016(5872)
- 2015(6390)
- 2014(6109)
- 2013(6144)
- 2012(5574)
- 2011(5272)
- 2010(5267)
- 2009(4764)
- 2008(4611)
- 2007(4077)
- 2006(3763)
- 2005(3555)
- 学科
- 济(26221)
- 经济(26205)
- 管理(12789)
- 业(11287)
- 方法(9321)
- 企(9127)
- 企业(9127)
- 数学(8168)
- 数学方法(8045)
- 农(6996)
- 中国(6948)
- 贸(6487)
- 贸易(6480)
- 易(6351)
- 业经(5675)
- 关系(5538)
- 地方(4873)
- 融(4553)
- 金融(4552)
- 农业(4505)
- 理论(4505)
- 制(4480)
- 财(4464)
- 学(4297)
- 银(3995)
- 银行(3988)
- 行(3881)
- 经济关系(3684)
- 教育(3334)
- 对外(3240)
- 机构
- 大学(79691)
- 学院(78778)
- 济(34841)
- 经济(34137)
- 研究(30818)
- 管理(26637)
- 中国(24884)
- 理学(22061)
- 理学院(21827)
- 管理学(21375)
- 管理学院(21231)
- 财(17035)
- 京(16875)
- 科学(16204)
- 所(15536)
- 中心(13905)
- 研究所(13738)
- 财经(13036)
- 江(12312)
- 经(11868)
- 农(11805)
- 院(11245)
- 经济学(11213)
- 北京(11067)
- 范(11054)
- 师范(10963)
- 州(10078)
- 经济学院(10073)
- 业大(9755)
- 财经大学(9736)
- 基金
- 项目(49935)
- 研究(39004)
- 科学(38955)
- 基金(35701)
- 家(31014)
- 国家(30766)
- 科学基金(25488)
- 社会(24810)
- 社会科(23600)
- 社会科学(23592)
- 省(18717)
- 教育(18278)
- 基金项目(17801)
- 划(16275)
- 编号(16033)
- 资助(14809)
- 自然(14668)
- 自然科(14340)
- 自然科学(14337)
- 成果(14133)
- 自然科学基金(14070)
- 课题(11821)
- 重点(11624)
- 部(11281)
- 发(11257)
- 性(10562)
- 国家社会(10534)
- 创(10439)
- 年(10077)
- 教育部(9958)
共检索到134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当伟 陈漓高
在东亚的若干经济体之间进行货币合作是有经济学依据的。针对东亚货币联盟实现的途径,本文提出了一个设想方案:即经过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区域内汇率安排两个中间阶段,最终达到货币联盟的高度。区域内汇率的安排一般有两种选择,即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和汇率目标区制。但由于汇率目标区理论固有的一些优点,我们倾向于选择后者。
关键词:
东亚货币联盟 实现途径 汇率目标区理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白当伟 陈漓高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目前整体上并不具备建立货币联盟的条件,但在日本等几个国家(地区)之间,则比较符合建立货币联盟的标准。所以,首先在东亚地区的这几个国家(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然后逐步向外围扩展是最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东亚 地区经济一体化 货币联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帆 覃东海
本文回顾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从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视角对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评述。结合东亚地区的经济现实,判断东亚地区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要求的经济标准,并对东亚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货币联盟 成本收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当伟
本文运用货币区的收益和成本分析法对东亚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入货币联盟的收益和成本,然后指出传统上在对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时运用国别分析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运用了组别分析法对东亚地区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目前整体上不适于建立货币联盟,但是在几个国家(地区)之间建立货币联盟则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东亚货币联盟 收益与成本 组别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经济政策协调与监督、区域融资便利和紧急救援机制、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和区域内单一货币四个层面,深刻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动因、新进展、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认为东亚各国只有加强区域内各国信息沟通与政策协调、建立区域性紧急融资救援管理机构、构建东亚汇率合作机制和区域内单一货币,才能有效地进行东亚货币合作,最终实现东亚货币合作的目标。
关键词:
东亚货币 合作问题 进展 实现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雪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及其改进。区域货币联盟是化解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且对东亚国家具有特别的意义。但东亚诸国在货币联盟的构建方式以及如何扩大货币联盟的范围以吸引更多小国加入等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本文从加入联盟的自动调节机制、通胀——失业的国别差异以及财政金融体系差异等角度分别探讨了单一国家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分析了东亚构建货币联盟的现实困境及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东亚货币联盟 最优货币区 构建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志杰
东亚区域货币联盟得到大多数理论研究的支持,各国政府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东盟10+3货币互换安排和亚洲债券基金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在可预见的将来,东亚有可能出现某种松散的货币联盟,以流动性提供机制为核心、建立相对灵活的汇率稳定机制、以其他经济领域一体化为基础、保持“亚洲传统”的特色,是东亚货币联盟的四大特点。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灵活的政策,在全面经济金融合作的基础上支持区域货币联盟,并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货币联盟 东亚模式选择 中国的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洁
区域货币联盟以及区域货币合作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它的研究对于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VAR模型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东亚国家与地区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并通过与欧洲经验数据的比较,判断东亚实现区域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亚洲货币联盟 冲击 VAR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小勤 陈卓淳
随着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国际间货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在日益深化。无论是在欧洲、美洲、非洲还是亚洲,都在试图构建出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货币合作机制。作为经济互联程度很高的欧洲和北美,其货币合作的进程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如欧元区以及正在日益强化的美元区都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佩江
欧洲货币联盟和欧洲货币吴佩江1972年欧共体国家建立了欧洲汇率联盟。而到了1979年,在欧洲汇率联盟基础上又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这标志着欧共体在货币政策一体化方面又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些重大举措旨在欧洲建立一个货币稳定区。成员国有义务使本国货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梅坚
本文分析了两种情形下信息科技对货币联盟最佳规模的影响。第一,新的信息科技会引致新的私有支付体系供给的出现,并取代现行国家(公共)支付体系;第二,新信息科技可建立于现存的国家货币网络之上。通过对意愿支付曲线、平均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分析,研究了货币网络兼容性及其影响,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支付体系的影响,最后得到了新信息科技会增加货币联盟最佳规模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能欣
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步伐正在加速。欧共体内部统一市场即将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终于在去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欧共体首脑会议上达成协议,签订了条约。 内部统一市场和经济与货币联盟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政治联盟的基础。前者的建立说明罗马条约经过30多年的实践,终于找到了贯彻的途径;后者则标志着欧洲联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超出了罗马条约的规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好文 贤成毅
本文尝试性地引入一个新的简单的货币理论研究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演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把影响东亚货币合作的因素嵌入到制度的“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最后导出一些对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有益的启示,如制定意向性的货币合作趋同标准、挖掘和宣扬东亚共同价值观、大力推进“硬制度装置”建设、中日担负起制度变迁的初级行为团体责任。
关键词:
制度需求 制度供应 东亚货币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伟
建立货币联盟的任务并不是罗马条约中所规定的内容,这个问题在共同体制度的形成时期被提出并加以讨论。60年代,"理想的货币区"假设的形成,为货币联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前提是必须实现商品、劳务、货币、劳动力完全自由的移动以及成员国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接近。尽管当时尚停在理论探讨上,实施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基本条件不完全具备,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客观存在。外在因素是尽可能地不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提高与主要货币如美元、日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