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3)
2023(5442)
2022(4345)
2021(4155)
2020(3133)
2019(7182)
2018(6940)
2017(13581)
2016(7350)
2015(8330)
2014(8111)
2013(8199)
2012(7693)
2011(7242)
2010(7149)
2009(6468)
2008(6405)
2007(5777)
2006(5241)
2005(4788)
作者
(22711)
(19000)
(18878)
(18196)
(12083)
(9249)
(8579)
(7391)
(7375)
(6780)
(6660)
(6484)
(6245)
(6202)
(6184)
(5943)
(5778)
(5776)
(5694)
(5503)
(4922)
(4840)
(4774)
(4533)
(4442)
(4397)
(4164)
(4162)
(3896)
(3869)
学科
(32016)
经济(31988)
管理(17287)
(16390)
(13045)
企业(13045)
方法(11993)
数学(10576)
数学方法(10444)
(9033)
中国(8475)
业经(6894)
(6775)
贸易(6769)
(6753)
(6599)
(6469)
农业(6018)
(5803)
(5495)
(5471)
金融(5470)
地方(5454)
理论(5198)
(5090)
银行(5067)
(4917)
关系(4858)
(3962)
技术(3928)
机构
大学(107048)
学院(106232)
(44524)
经济(43533)
研究(43268)
管理(35357)
中国(32995)
理学(29742)
理学院(29409)
管理学(28823)
管理学院(28671)
科学(26355)
(23172)
(22996)
(22581)
研究所(21022)
(20396)
中心(19157)
农业(17861)
业大(17203)
(16547)
财经(15913)
(15735)
北京(14853)
(14565)
经济学(14034)
(13856)
师范(13601)
(13250)
(12810)
基金
项目(70148)
科学(54165)
研究(49998)
基金(49977)
(45527)
国家(45148)
科学基金(36624)
社会(30729)
社会科(29041)
社会科学(29032)
(27106)
基金项目(25147)
(24115)
自然(24028)
教育(23744)
自然科(23449)
自然科学(23439)
自然科学基金(23033)
资助(21576)
编号(19750)
成果(17157)
重点(16859)
(15940)
(15886)
课题(15253)
(14822)
创新(13902)
计划(13629)
科研(13543)
(13343)
期刊
(51149)
经济(51149)
研究(34219)
中国(23463)
(21743)
学报(20518)
科学(17730)
(15615)
金融(15615)
大学(15217)
(14622)
农业(14529)
学学(14429)
教育(14147)
管理(13898)
技术(8986)
经济研究(8456)
财经(8183)
业经(7657)
国际(7434)
(7217)
(7131)
(6775)
问题(6724)
世界(6138)
业大(5643)
(5584)
(5144)
论坛(5144)
科技(4877)
共检索到169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蓝中  郑伟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不同的。金融危机前,东亚各国大多保持稳定的汇率政策,本币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从1997年泰国受到冲击开始,泰国、印尼、韩国、新加坡等爆发危机的国家在政府干预未果的情况下,纷纷与美元脱钩,放宽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慧刚  
文章首先论述了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比较货币合作的美元化模式和欧元模式,指出东亚货币合作模式应该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以“10+3”的合作机制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相结合的、多重的、动态的、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渐进式模式;最后探讨了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和阶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慧刚  
东亚货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东亚汇率稳定。BBC规则、AERM和YenBloc等六种构想是目前关于构建东亚稳定汇率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构建东亚汇率稳定机制,首先是要实现双边汇率稳定,再实现“次区域”汇率稳定,最后实现东亚整体汇率稳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新功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东亚经济货币金融合作问题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引起该地区的高度关注。本文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现状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即该地区能否进入货币合作的第二阶段——进行了政治和经济的分析。论文的结论是,第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现处于初级阶段,即准备阶段;第二,从静态上分析,该区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但是却具备了最优货币区的第一个动态标准;第三,该地区建立货币区的政治基础还很薄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国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雪  
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了东亚地区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并将冲击对称性分析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的欧盟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以揭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所处水平,从而判断该地区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及可行性。研究发现,与欧元流通前欧洲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当前东亚地区无论在冲击相关性、冲击幅度,还是应对冲击的调整速度上均优于欧洲当时水平,该地区已经具备开展诸如双边汇率机制等较高层次货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交通线,并打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中的北冰洋航线间的连接,实现东北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面临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进一步规划合作路径和打造合作重点,推动东北亚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共建产业合作走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芳  刘兴华  
东盟的共同利益取向及与中、日、韩的互补性是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本文对"清迈协议"、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成立等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富有  于静  
本文对欧盟由"准平行货币"向"单一货币"逐步推进的货币合作路径及其政策协调机制进行了探索。从中得到了5点启示,并结合东亚经济金融合作的状况,提出了东亚金融合作应实施渐进式、梯度推进的多重平行货币合作、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协调趋同的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珺  周雯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其他货币之间汇率合作基础不同,现阶段港元、台币、泰铢是人民币最佳的汇率合作伙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绍洲  
本文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人均GDP最高的6个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依存度的回归分析和趋势预测,对比欧元区的历史经验得出,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尚不具备建立整个东亚货币区的条件下,东亚货币区的建设值得考虑的路径应该是:第一,首先推动中国的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大经济体的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第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和东盟人均GDP最高的6个国家组成“1+6”货币区;第三,“1+6”货币区再分阶段吸引韩国、日本和其他4个东盟成员国加入,从而最终促成东亚货币区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