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6)
- 2023(8583)
- 2022(7016)
- 2021(6836)
- 2020(5496)
- 2019(12854)
- 2018(12976)
- 2017(24960)
- 2016(13744)
- 2015(15829)
- 2014(15929)
- 2013(15520)
- 2012(14026)
- 2011(12932)
- 2010(13145)
- 2009(11936)
- 2008(11787)
- 2007(10728)
- 2006(9480)
- 2005(8619)
- 学科
- 济(55918)
- 经济(55865)
- 管理(35712)
- 业(32953)
- 企(27759)
- 企业(27759)
- 方法(26080)
- 数学(23136)
- 数学方法(22566)
- 农(14811)
- 中国(13915)
- 业经(11747)
- 理论(11709)
- 财(11501)
- 学(11244)
- 贸(10772)
- 贸易(10762)
- 制(10749)
- 易(10465)
- 农业(9582)
- 地方(9153)
- 银(8646)
- 银行(8619)
- 融(8390)
- 金融(8388)
- 行(8218)
- 体(7986)
- 和(7710)
- 教学(7651)
- 技术(7561)
- 机构
- 学院(193306)
- 大学(190941)
- 济(73795)
- 经济(71944)
- 管理(69266)
- 研究(66174)
- 理学(58714)
- 理学院(58094)
- 管理学(56550)
- 管理学院(56259)
- 中国(51911)
- 科学(41400)
- 京(40974)
- 所(34753)
- 财(34704)
- 农(33981)
- 研究所(31226)
- 江(30908)
- 中心(30609)
- 业大(29300)
- 财经(26997)
- 农业(26679)
- 北京(26204)
- 州(25216)
- 范(25165)
- 师范(24800)
- 经(24442)
- 技术(24271)
- 院(24221)
- 经济学(22158)
- 基金
- 项目(124053)
- 科学(95604)
- 研究(90026)
- 基金(86730)
- 家(76826)
- 国家(76182)
- 科学基金(63788)
- 社会(53490)
- 社会科(50553)
- 社会科学(50537)
- 省(50023)
- 教育(44152)
- 基金项目(44095)
- 自然(42530)
- 划(42443)
- 自然科(41556)
- 自然科学(41545)
- 自然科学基金(40772)
- 资助(38460)
- 编号(38161)
- 成果(31882)
- 重点(28850)
- 课题(28115)
- 部(26807)
- 发(26576)
- 创(26026)
- 创新(24269)
- 科研(23884)
- 大学(23592)
- 计划(23103)
共检索到29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慧刚
文章首先论述了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比较货币合作的美元化模式和欧元模式,指出东亚货币合作模式应该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以“10+3”的合作机制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相结合的、多重的、动态的、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渐进式模式;最后探讨了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和阶段。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 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选择 路径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雪
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关键词:
金融合作 资源整合 自由贸易区 汇率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珺 周雯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其他货币之间汇率合作基础不同,现阶段港元、台币、泰铢是人民币最佳的汇率合作伙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述华 宋博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富有 于静
本文对欧盟由"准平行货币"向"单一货币"逐步推进的货币合作路径及其政策协调机制进行了探索。从中得到了5点启示,并结合东亚经济金融合作的状况,提出了东亚金融合作应实施渐进式、梯度推进的多重平行货币合作、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协调趋同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蓝中 郑伟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不同的。金融危机前,东亚各国大多保持稳定的汇率政策,本币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从1997年泰国受到冲击开始,泰国、印尼、韩国、新加坡等爆发危机的国家在政府干预未果的情况下,纷纷与美元脱钩,放宽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新功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欧元作为欧盟单一货币取得的成功,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给人的深刻教训,东亚各国和地区普遍认识到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指出:虽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东亚各国和地区加强货币合作,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从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东亚 货币合作 探讨 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卞政惠 周丽华
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日本政府对日元国际化的推动以及欧元的诞生给区域货币合作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近年来亚洲货币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其中最主要的是东盟10+3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达成的清迈协议。但是由于工资与价格的灵活性不强;产品分散程度不高;区内贸易占各国与各地区贸易额的比例不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经济政策差异较大;经济合作的基础与机构缺乏;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历史、宗教相近程度不高;政治摩擦依然存在等原因,东亚目前要开展大规模货币合作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但是该地区今后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能和愿望会不断的加剧,如果进行合作的话,可分为三个阶段渐次展开:亚洲货币基金阶段、汇...
关键词:
东亚 货币合作 亚元 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勇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近年来人民币日益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成为流通中硬通货。尤其港、澳回归之后,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台湾经济与大陆关系的日益密切,以“两岸四地”为依托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人民币国际化 区域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慧刚
东亚货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东亚汇率稳定。BBC规则、AERM和YenBloc等六种构想是目前关于构建东亚稳定汇率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构建东亚汇率稳定机制,首先是要实现双边汇率稳定,再实现“次区域”汇率稳定,最后实现东亚整体汇率稳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汇率稳定机制 方案 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国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洪梅 汪晓红
作为两种典型的国际货币合作模式,欧元模式和东亚货币合作模式适应了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领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动因、路径选择、"锚货币"确立及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二者之间既有一定共性又有诸多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东亚货币合作的优长和不足之处、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快前行的方向所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