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3)
2023(9036)
2022(7822)
2021(7168)
2020(5975)
2019(13595)
2018(13389)
2017(26635)
2016(14518)
2015(16289)
2014(16386)
2013(15905)
2012(14893)
2011(13568)
2010(13843)
2009(12969)
2008(12844)
2007(11677)
2006(10509)
2005(9642)
作者
(40494)
(34086)
(33763)
(32302)
(21743)
(16121)
(15453)
(12846)
(12764)
(12462)
(11593)
(11331)
(11049)
(10871)
(10779)
(10446)
(10214)
(10050)
(10002)
(9897)
(8738)
(8219)
(8134)
(7744)
(7729)
(7637)
(7557)
(7530)
(6727)
(6718)
学科
(56611)
经济(56529)
管理(47258)
(42708)
(35375)
企业(35375)
方法(21894)
数学(19407)
数学方法(19168)
(18059)
(17246)
(17244)
中国(14659)
业经(13141)
(12806)
贸易(12799)
(12518)
(12115)
(11091)
银行(11067)
(10927)
农业(10647)
(10627)
(10472)
财务(10444)
财务管理(10418)
(10296)
金融(10294)
企业财务(9873)
地方(9589)
机构
学院(205282)
大学(204722)
(90485)
经济(88529)
管理(78969)
研究(71550)
理学(66989)
理学院(66308)
管理学(65382)
管理学院(64982)
中国(56326)
(46166)
(41816)
科学(38918)
(35539)
财经(34762)
(33384)
中心(33112)
(32989)
(31486)
研究所(31409)
业大(27988)
经济学(27587)
北京(26338)
农业(25760)
(25720)
财经大学(25663)
(25433)
(25252)
师范(25217)
基金
项目(130427)
科学(104038)
研究(99169)
基金(95627)
(81990)
国家(81282)
科学基金(70116)
社会(64127)
社会科(60959)
社会科学(60947)
(50300)
基金项目(49629)
教育(46332)
自然(43546)
自然科(42540)
自然科学(42529)
(42475)
自然科学基金(41835)
编号(40392)
资助(39444)
成果(34826)
(30449)
(30389)
重点(29281)
课题(28644)
(27760)
(27529)
教育部(26667)
国家社会(26556)
(26453)
期刊
(104763)
经济(104763)
研究(66521)
中国(44630)
(36359)
(31321)
管理(30532)
(27514)
金融(27514)
学报(27237)
科学(26383)
教育(23811)
大学(21914)
农业(20637)
学学(20603)
财经(17599)
技术(17513)
经济研究(16357)
业经(16249)
(15110)
问题(13275)
(12553)
国际(12128)
世界(10245)
(10017)
理论(9943)
(9635)
论坛(9635)
现代(9493)
技术经济(9439)
共检索到32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延良  
根据建立货币区的相关衡量标准,目前东亚地区还存在着经济趋同障碍、政治障碍、第N种货币问题以及缺乏区域性的超国家货币管理机构等制约因素。因此,现阶段尚无法建立东亚货币合作区。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是分阶段渐进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包括加强区域内的多边汇率政策协调、建立次区域货币区、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中海  李利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任晴  
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当局采取了以频繁运用利率杠杆为显著特点的货币政策,以达到拉动国内有效需求的目的。本文拟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居民层面的传导效果,分析影响政策效果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主导货币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亚洲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货币的首要选择。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冲击、两岸四币尚未统一、人民币交易受限、全球化银行系统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游资问题,有计划地形成"中元",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汇率往来,建立全球化银行系统和改革金融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主导货币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亚洲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货币的首要选择。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冲击、两岸四币尚未统一、人民币交易受限、全球化银行系统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游资问题,有计划地形成"中元",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汇率往来,建立全球化银行系统和改革金融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主导货币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亚洲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货币的首要选择。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冲击、两岸四币尚未统一、人民币交易受限、全球化银行系统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游资问题,有计划地形成"中元",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汇率往来,建立全球化银行系统和改革金融市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平  
2007年以来,针对中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投资过热、物价高位运行等问题,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但困扰经济运行的通货膨胀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事实表明,在"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制特征下,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完善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必要对其中的制约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慧刚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为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施了积极的货币冲销政策。短期内,我国货币冲销在遏制信贷增长率和货币乘数等方面的效力是显著的,但长期内,冲销手段的制约因素及其负面效应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和经济滞胀,冲销效力将逐步减弱、消失,难以实现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不具可持续性。为提高货币冲销效果,对货币冲销本身及一些相关环节进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邱丹阳  冯清云  
本文通过纵向地考察美国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政策转变的历史,分析了美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战略诉求以及美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得出结论: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美国的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东亚货币合作不可能摆脱美国的影响而建立起一个封闭的东亚货币共同体。东亚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应该在不触及美国关键利益的前提下谨慎行事,东亚货币合作只有保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合作状态才利于其向前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国华  
近几年来,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内需、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经济效益明显。总体上说,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颁布,然后通过商业银行体系传导到微观经济主体,最终影响国民经济。但从区域情况特别是从欠发达地区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与政策预期之间却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笔者对余江县的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银行贷存比率逐年下降,今年二月份为71.23%,其中最低的一个行为34.21%,低于50%;银行系统内上存资金增多,而县内具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半数左右能够获得贷款的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毅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继续出现贸易、资本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加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存在。国外游资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并凸显通货膨胀压力。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利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重,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严重受到了汇率政策的制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苏红红  
以区域合作为时代背景的中日双边经济合作,是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乃至东亚一体化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地缘安全、大众舆论、域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中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在总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不佳状态。两国应在东亚"10+3"框架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东亚经济合作形势的新变化与新趋向,以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新起点,不断开拓新思路,努力创建新模式。要不断促进中日各领域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要进一步推动形成中日围绕东亚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新格局,实现两国在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苏红红  
以区域合作为时代背景的中日双边经济合作,是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乃至东亚一体化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地缘安全、大众舆论、域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中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在总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不佳状态。两国应在东亚"10+3"框架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东亚经济合作形势的新变化与新趋向,以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新起点,不断开拓新思路,努力创建新模式。要不断促进中日各领域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要进一步推动形成中日围绕东亚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新格局,实现两国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双重良性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宏潇  赵硕刚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与困难。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在制度缺陷、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不清、服务缺位等,是影响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理清政府职能以及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途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