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5)
- 2023(10323)
- 2022(8174)
- 2021(7474)
- 2020(6131)
- 2019(13504)
- 2018(13831)
- 2017(26075)
- 2016(14587)
- 2015(16549)
- 2014(16550)
- 2013(15750)
- 2012(14263)
- 2011(12874)
- 2010(13350)
- 2009(12835)
- 2008(12066)
- 2007(10734)
- 2006(9632)
- 2005(9091)
- 学科
- 济(51847)
- 经济(51771)
- 管理(37296)
- 业(33392)
- 企(26417)
- 企业(26417)
- 中国(17899)
- 农(17637)
- 方法(17280)
- 财(14083)
- 数学(14042)
- 制(13871)
- 数学方法(13779)
- 业经(13498)
- 贸(12968)
- 贸易(12961)
- 易(12653)
- 融(12527)
- 金融(12519)
- 学(12147)
- 银(11785)
- 银行(11759)
- 行(11312)
- 农业(11128)
- 理论(11071)
- 体(10660)
- 地方(10547)
- 发(8384)
- 教育(8133)
- 务(7970)
- 机构
- 学院(198903)
- 大学(196376)
- 济(77727)
- 经济(75824)
- 研究(73212)
- 管理(66996)
- 中国(58753)
- 理学(55208)
- 理学院(54601)
- 管理学(53347)
- 管理学院(53035)
- 科学(43750)
- 京(42859)
- 财(39321)
- 所(38482)
- 农(35372)
- 研究所(34319)
- 中心(33571)
- 江(32198)
- 财经(29699)
- 业大(28436)
- 范(28093)
- 师范(27760)
- 农业(27585)
- 北京(27494)
- 经(26760)
- 院(26595)
- 州(26214)
- 技术(23719)
- 经济学(23602)
- 基金
- 项目(123343)
- 科学(94849)
- 研究(93280)
- 基金(85687)
- 家(75145)
- 国家(74513)
- 科学基金(61859)
- 社会(56493)
- 社会科(53350)
- 社会科学(53338)
- 省(49298)
- 基金项目(43754)
- 教育(43509)
- 划(41383)
- 编号(39920)
- 自然(38246)
- 自然科(37356)
- 自然科学(37343)
- 自然科学基金(36615)
- 资助(35624)
- 成果(34634)
- 课题(29225)
- 重点(28449)
- 发(27203)
- 部(26166)
- 创(25045)
- 年(24622)
- 性(24600)
- 项目编号(24197)
- 创新(23449)
共检索到325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瑞平
日元国际化进程在 80年代中期后才全面展开 ,到 90年代又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日本及东亚金融危机是导致 90年代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甚至倒退的重要原因 ,而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滞后 ,东亚货币过度钉住美元的背景下 ,日元汇率剧烈波动 ,尤其是 1 995年中期以后对美元巨幅贬值 ,又成为诱发此次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走出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体系重建中必将提高日元在汇率决定机制中的地位 ,这又会对日元国际化进程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在欧元启动、欧元区形成和北美乃至美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美元化趋向增强的双重压力下 ,日本政府及有关方面采取的力度空前加大的日元国际化推进对策 ,亦会...
关键词:
日元国际化 东亚货币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梦婕 张寻远
一、货币国际化及其条件货币国际化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目前,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当前已经国际化的货币。通俗的讲,货币国际化就是使一国货币能够在国际上自由流通的过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表现,掌握任何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其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国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露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瑞德 查胜举
日本早在80年代就曾大力倡导日元国际化,希望实现美、欧、日三分天下的国际货币格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国际化的进程时断时续,进入九十年代后曾一度中断,甚至有所倒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原有的汇率制度受到重创。日本在继推出自己旨在稳定东亚货币体系的“亚洲货币基金”的改革方案因美国的反对而受挫之后,又将日元的国际化问题重新推上历史舞台。东亚动荡的货币体系及欧元的诞生使这次日元的国际化倍受人们的关注。日本重提推出日元国际化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否像以前那样属于一种短期行为?日元能否像美元、欧元那样在东亚货币格局中建立起自己“地缘霸主”的地位?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展开一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遵义
东亚货币危机刘遵义为什么发生危机?自1997年7月份以来,东亚一些国家的货币相继发生危机,有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超过了50%。这是为什么?常规的解释是由于这些货币对美元相对购买力的变化,也就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长期差异所导致。但这不能解释这些货币对美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奇渊 李婧
本文基于分工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的交互作用,从国际分工体系的角度来阐述国际货币的本质含义。国际货币的形成基于这样的经济系统:它具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之间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其分工优势进一步扩展。本文考察了美元和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特别分析了日元国际化的奇异之路,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分工地位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国际分工体系 美元和日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群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本次金融危机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碧琴 何碧英 何曾
日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居全球第四位。本文在简述日元国际化历程及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日本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经验,以及日本中央银行对离岸日元支付系统实施监管的做法,总结了日本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对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贵平
本轮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连累世界各国,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框架下世界各国不得不以美元为储备的被动局面有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虽势在必行,然而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持有巨额美元外汇的中国,更需小心谨慎,对内要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对外加强国际合作,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同时要吸取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教训,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风险 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占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艳杰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美元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递减效应,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呈现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本质是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曙霞
经济危机发生前,国际货币体系表现为中心——外围格局,这种格局使全球国际收支产生了严重的失衡。一方面是美国经济项目逆差和财政的严重双赤字,另一方面是资源性输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累积。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这种格局能否持续产生担忧。但至目前来看,人们尚未对美元汇率失去信心,美元本位仍没有动摇,这种失衡的格局短期内还将持续。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育生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