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6)
- 2023(12718)
- 2022(10674)
- 2021(9905)
- 2020(8517)
- 2019(19178)
- 2018(18746)
- 2017(37003)
- 2016(19560)
- 2015(21695)
- 2014(21382)
- 2013(20801)
- 2012(18621)
- 2011(16510)
- 2010(16175)
- 2009(14709)
- 2008(14231)
- 2007(12192)
- 2006(10207)
- 2005(9089)
- 学科
- 济(77857)
- 经济(77739)
- 管理(62028)
- 业(57973)
- 企(49700)
- 企业(49700)
- 方法(37608)
- 数学(33386)
- 数学方法(32954)
- 财(25049)
- 农(19964)
- 制(19460)
- 中国(18984)
- 业经(17412)
- 务(16251)
- 财务(16206)
- 财务管理(16171)
- 企业财务(15477)
- 学(14819)
- 体(13969)
- 贸(13383)
- 贸易(13378)
- 易(13079)
- 地方(13038)
- 银(12968)
- 银行(12949)
- 农业(12936)
- 融(12867)
- 金融(12864)
- 技术(12680)
- 机构
- 大学(271812)
- 学院(270430)
- 济(114022)
- 经济(111840)
- 管理(107622)
- 理学(94214)
- 理学院(93265)
- 管理学(91690)
- 管理学院(91172)
- 研究(86358)
- 中国(64297)
- 财(55269)
- 京(54491)
- 科学(50789)
- 财经(44517)
- 所(41229)
- 农(41010)
- 经(40718)
- 中心(40607)
- 业大(39001)
- 江(38599)
- 研究所(37499)
- 经济学(36605)
- 财经大学(33667)
- 范(33265)
- 经济学院(33144)
- 北京(32980)
- 师范(32866)
- 农业(32085)
- 院(31897)
- 基金
- 项目(191757)
- 科学(154027)
- 基金(143729)
- 研究(139396)
- 家(124858)
- 国家(123901)
- 科学基金(108405)
- 社会(91998)
- 社会科(87494)
- 社会科学(87473)
- 基金项目(76334)
- 省(73807)
- 自然(70426)
- 自然科(68872)
- 自然科学(68853)
- 自然科学基金(67628)
- 教育(65158)
- 划(62284)
- 资助(57853)
- 编号(54109)
- 部(44079)
- 重点(43440)
- 成果(43070)
- 创(40837)
- 制(40210)
- 发(40169)
- 国家社会(39169)
- 教育部(38698)
- 创新(38300)
- 人文(37593)
- 期刊
- 济(117231)
- 经济(117231)
- 研究(75975)
- 中国(48162)
- 财(44823)
- 学报(40639)
- 管理(40055)
- 科学(38388)
- 农(36423)
- 大学(32326)
- 学学(30924)
- 教育(24781)
- 农业(24517)
- 融(24036)
- 金融(24036)
- 技术(23445)
- 财经(22476)
- 经(19307)
- 经济研究(19271)
- 业经(18928)
- 问题(15715)
- 版(12786)
- 业(12653)
- 财会(12540)
- 技术经济(12490)
- 理论(12316)
- 科技(12203)
- 贸(11667)
- 统计(11662)
- 现代(11589)
共检索到381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久
东亚是支撑全球美元本位制的一个重要区域。从性质上看,东亚美元本位制是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在战后的长期交往中所达成的互惠性和恐怖性兼具的"博弈均衡"。其特征体现在高额的美元储备、对美元的"浮动恐惧"、美元作为主要贸易计价及结算和外汇交易货币、缺乏对贸易长期失衡的有效调节及东亚陷入不对称调节困境。东亚美元本位制可持续的根源是美国在安全、生产、金融、知识和贸易等方面拥有对东亚的结构性权力。作为今后东亚摆脱美元依赖的一个合意选择,中国需重点在生产、金融、知识和贸易四个方面重塑东亚的权力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本文分析了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实质,界定其内涵、外延及演进逻辑。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国在东亚美元本位制中的货币权力,并选取日本和中国作为分析样本。最后考察了东亚主要经济体所做的"去美元化"努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亚 贸易账户区 美元本位制 货币权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麦金农 王宇
Before the crisis of 1997-98,the East Asian economies-except for Japan but including China-pegged their currencies to the US dollar.To avoid further turmoil,the IMF now argues that these currencies should float more freely. However,our econometric estimations how that the dollar's Predominant weight...
关键词:
浮动汇率 美元本位 新兴市场 资本管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实施美元本位模式的东亚地区因此受到冲击,美元的地位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的研究对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未来走向和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汇率的低频和高频波动这两个角度考察东亚美元本位模式在美金融危机前后的表现程度,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它的发展趋势,进而通过加入"估值效应"和资产不完全替代的转移效应模型说明了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继续存在的内在机制,以及美元本位下的双重矛盾,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的持续使得未来美国金融危机还有持续爆发的可能,研究表明,放弃美元本位后的均衡状态完全取决于放弃东亚美元本位的时间,越早放弃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涂万春
一国经常项目赤字只有获得足够资金支持才能维持,基于此文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性问题转化为能否稳定地获得外源性融资的问题。文章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探讨了美国与东亚地区之间特殊融资安排的形成与稳定性问题,并用两种方法估计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的必要条件及调整的时间。本文认为国际金融体系下美元霸权和东亚地区内需不足导致了东亚地区的资金供给,美国消费主导型经济导致经常项目赤字进而引致资金的需求,供求之间能达到短期均衡。但是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这种特殊的融资安排长期必然走向崩溃。届时美国赤字调整不可避免,中国应采取措施避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调整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美国 经常项目赤字 可持续性 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剑
本文运用生存分析法,对东亚9国近60年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国家维持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的总“生存时间”至多为51年,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经济变量,故一国若要实现钉住汇率制度的维持与存续,需要保持相对较低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以及相对较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和国内信贷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立斌 李铭辉
受大国数字技术博弈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高半导体企业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与可持续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以我国30家半导体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扎根理论、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基于TOE框架,探讨技术自主创新、组织管理、环境支持和价值链结构性权力四个维度的七种前因条件影响我国半导体企业全球供应链可持续性及其三元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在不同组态路径中,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只有至少存在一种,才能与其他变量联动协同实现全球供应链可持续性及三元绩效提升,且技术自主创新通过价值链结构性权力中介机制,成为驱动全球供应链可持续性及三元绩效提升的最优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明兴 张冬 史宗翰 祝猛昌
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献倾向于将经济改革等同于经济分权。然而,各种经济指标均显示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有差别的:经济分权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发生了,在时间上早于经济改革。本文认为,经济分权实际上是政治精英权力结构变迁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中央政治精英的比重下降,而地方政治精英的比重大幅上升。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影响了经济分权政策的持续性,因此中央政府在80年代继续推行了迎合地方利益的经济改革。由于权力结构的变化,90年代开始的经济集权也可以用类似的逻辑来解释。此外,对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台湾和对苏联的案例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解释框...
关键词:
经济分权 权力结构 经济改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东亚地区事实上处于美元区内,没有自己的货币定价权。为了克服美元本位制度的弊端和对美元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东亚地区需要积极开展汇率协调或汇率合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我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步伐,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东亚国家的汇率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美元本位 影响 汇率协调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晓兰 许晏君 刘若鸿
结构性减税虽然有着拓宽税基和涵养税源的作用,但也给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笔者选取2010—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财政反应函数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进行量化,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并且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在政策实施当期表现为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后逐渐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及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营改增"主要通过企业生产激励效应和地方政府行为扭曲效应两种作用渠道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在推进减税政策过程中切实保障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利敏 王建秀 阎俊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匹配性,以支撑整个经济有机体再生产过程持续更新。依据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动力源于再生产过程的持续更新。再生产的持续进行依赖于"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产品的成功交换,以及生产要素的再次投入。从生产持续性视角探究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并着重强调从"去杠杆化",防范金融风险;淘汰落后产能,扩大"有效供给",避免"生产危机";以及部门间按比例协调发展,解决"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这三方面加快改革,寻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平衡,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红 贾宁 周伟
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水平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基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背景,运用PADIS-INT软件对2015-2085年间的城乡人口进行了预测,利用ELES模型和趋势外推等方法估算出了各年的乡村老人基本生活支出,并构建了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新农保收支精算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当前状况下新农保的运行情况和趋势。研究发现,新农保基金应会在2051年耗尽,2085年新农保累计基金缺口达到57855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34.9%,而直到2055年,新农保提供的保险金才能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需求。运用政策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