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5)
2023(12395)
2022(10336)
2021(9274)
2020(7833)
2019(17859)
2018(17234)
2017(33765)
2016(17304)
2015(19165)
2014(18993)
2013(18883)
2012(17753)
2011(16253)
2010(16235)
2009(14985)
2008(14550)
2007(12634)
2006(11291)
2005(10343)
作者
(49157)
(41503)
(41202)
(39446)
(26770)
(19939)
(18754)
(15836)
(15734)
(14917)
(14378)
(13795)
(13570)
(13131)
(13080)
(12793)
(12086)
(12014)
(11988)
(11642)
(10501)
(10006)
(9993)
(9580)
(9300)
(9225)
(9050)
(8525)
(8393)
(8012)
学科
(99891)
经济(99798)
管理(48837)
(44808)
方法(40527)
(36761)
企业(36761)
数学(36053)
数学方法(35782)
(23017)
贸易(23004)
地方(22875)
(22256)
中国(21950)
(19586)
(18924)
业经(17270)
(16836)
地方经济(14574)
(14313)
(14000)
金融(14000)
(12442)
银行(12416)
农业(12406)
(11952)
(11648)
财务(11623)
关系(11605)
财务管理(11592)
机构
大学(256414)
学院(253684)
(124239)
经济(122274)
管理(95345)
研究(90595)
理学(82661)
理学院(81802)
管理学(80589)
管理学院(80107)
中国(67806)
(55028)
(51612)
科学(49648)
(44534)
财经(44451)
经济学(41533)
(40588)
研究所(40072)
中心(39861)
(37772)
经济学院(37407)
(36997)
业大(33335)
财经大学(33260)
(32746)
北京(32092)
(31286)
师范(31010)
农业(29557)
基金
项目(168115)
科学(134537)
基金(126750)
研究(122431)
(110033)
国家(109238)
科学基金(94288)
社会(83798)
社会科(79934)
社会科学(79915)
基金项目(65897)
(62943)
自然(58492)
自然科(57258)
自然科学(57243)
自然科学基金(56268)
教育(55980)
(53018)
资助(52309)
编号(45861)
(39095)
重点(38119)
成果(37501)
(36832)
国家社会(36535)
(35121)
教育部(34709)
人文(33636)
创新(32977)
(32389)
期刊
(135916)
经济(135916)
研究(81620)
中国(48260)
(41537)
学报(37677)
管理(37253)
科学(34197)
(33568)
大学(29396)
学学(27937)
(26448)
金融(26448)
经济研究(25271)
财经(23696)
农业(22378)
教育(20873)
技术(20678)
(20596)
(20229)
业经(18949)
问题(18666)
国际(17728)
世界(14236)
技术经济(13952)
统计(13662)
商业(12770)
(12650)
(12274)
决策(10768)
共检索到388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恩专  刘立军  
本文运用产品层面的H-K贸易分解框架,深入总体贸易数据内部,构建以双边贸易边际强度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分别考察出口广度边际、数量边际与价格边际对东亚10经济体周期协动性的作用效果,进而揭示其协动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广度边际强度对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具有显著正效应,是其协动性的主要贸易传导渠道;双边数量边际强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协动性;双边价格边际强度的效应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相似度、金融结构相似度等非贸易因素促进了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美国经济变动对东亚10经济体间的周期协同性同样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希丽  张兵  李可爱  
影响中国(大陆)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金融开放度、产业结构相似度、财政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政策等。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1992-2009年中国(大陆)及其贸易伙伴共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协动性主要受到产业内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朱剑光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对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基于1990-2009年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各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动态变化;其次,运用HP滤波方法提取周期因子ct,验证了东亚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贸易强度和产业内贸易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运用分期数据对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揭示:相较于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传导渠道。随着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高,中国与东亚贸易伙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趋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会政  杨楠  
国际贸易是经济周期传导的重要途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发展使国家间贸易关联程度与生产分割程度提高,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影响。本文使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间经济周期协同性为研究对象,探究贸易关联程度以及生产分割程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其贸易传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附加值的复杂生产贸易活动带来的贸易关联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更大。此外,生产分割程度越高,垂直专业化分工传递机制作用更明显,对经济冲击的传递性更强。(2)全球价值链分工通过提高增加值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供给和需求,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差异度,提高经济周期协同性。(3)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联程度高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且更多集中于附加价值高的生产与贸易活动中,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湘雄  李浩  
文章采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巴西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建立VEC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并基于七国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得出结论:首先,大部分国家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趋同性,但存在差别。其次,国际贸易及他国的经济对中国GDP同时存在着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贸易波动会在相当程度上引致GDP波动。最后,双边贸易往来对双边经济协动促进作用的大小一样,但各国固定效应不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高莉  
贸易究竟如何影响经济波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与贸易有关的其他经济变量加以研究。实证研究证实了“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向关系”的结论,并且更深入地指出影响协动性的关键是贸易强度,而非受贸易模式影响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在理论上,学者们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如不可贸易品、南北贸易模式等,试图对贸易传导机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并力图解决两国模型中产生的“数量异常”和“价格异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志祥  宋玉华  
20世纪中期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与此同时,该区域内各国(地区)的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明显的协动现象,区域经济周期初露端倪。本文在分析国际经济周期贸易传导机理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与东亚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流动对经济周期协动性(co-movement)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东亚区域内贸易对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与东亚区域各贸易伙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将随着相互间贸易联系的增强而趋于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恩专  刘立军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间的出口贸易三元边际对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运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基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双边出口贸易边际动态变化的特征性事实的统计描述,构建了以双边贸易边际强度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而进行"协同性"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广度边际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结果对于周期协同性替代变量同样稳健,而双边数量边际、双边价格边际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的效应不显著,出口广度边际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传导渠道。研究还发现,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星  陈乐一  
文章在充分考虑中美两国贸易结构与贸易条件等实际因素的基础上,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货物贸易途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美国不仅可以通过其与我国密切的货物贸易往来对我国经济周期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其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对我国经济周期产生影响。其中,美国进口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大于美国出口波动所产生的影响,而两国贸易条件与贸易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志辉  宋玉华  
自《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签订并实施以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三国间经贸投资联系的加强必然会作用于三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并改变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加、墨三国经济周期协同的特点。本文首先探讨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间贸易与投资的积极效应,然后对三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后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进行了分析,最后考察并检验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三国间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星  陈小虎  邹战勇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成为常态。文章在区分中美两国产业内、外贸易的条件下,控制资本账户,利用MSAR-TVTP与SVAR模型,引入中美产业结构、汇率制度等因素,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影响显著,但是之后,其传导效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传导过程中也发挥着不一样的效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黄红梅  邓创  
对中日韩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双边产业内贸易强度的大小。产业内贸易强度大,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正相关;产业内贸易强度小,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负相关。另外,中日贸易中纺织纱线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服装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中韩贸易中有色金属相关行业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塑料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研究目标:两岸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典型经济体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框架的冲击响应分析与实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两岸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经济体才是中国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来源;两岸技术冲击相关性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在双边贸易,还是双向投资方面,两岸经济关系都仅处于"浅层"相互依存状态,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也以间接性、表象性为主要特征。研究创新: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应用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研究。研究价值:揭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研究目标:两岸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典型经济体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框架的冲击响应分析与实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两岸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经济体才是中国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来源;两岸技术冲击相关性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在双边贸易,还是双向投资方面,两岸经济关系都仅处于"浅层"相互依存状态,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也以间接性、表象性为主要特征。研究创新: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应用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两岸经济相互依存的内在特征,为旨在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良性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赵晓军  张梦云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国的国际经济周期模型,分析不同类别的商品贸易对跨国经济协动性的影响。文章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表明,消费品贸易的规模越大,两国的经济协动性越低,消费品的替代弹性越大,在同样的消费品贸易规模变动下,经济的协动性下降幅度越大;生产品贸易的规模越大,两国的经济协同程度越高;进口的生产品与本国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越大,同样的生产品贸易规模变动下,经济的协动性上升越小。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和货币合作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