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8)
- 2023(11801)
- 2022(9760)
- 2021(8949)
- 2020(7337)
- 2019(17052)
- 2018(16981)
- 2017(32261)
- 2016(17134)
- 2015(19359)
- 2014(19245)
- 2013(19035)
- 2012(17999)
- 2011(16808)
- 2010(17603)
- 2009(16135)
- 2008(15794)
- 2007(14238)
- 2006(13078)
- 2005(12254)
- 学科
- 济(98629)
- 经济(98555)
- 管理(42330)
- 业(39927)
- 方法(33827)
- 企(30547)
- 企业(30547)
- 数学(30083)
- 数学方法(29528)
- 地方(26155)
- 中国(25496)
- 农(21576)
- 贸(19876)
- 贸易(19864)
- 易(19262)
- 业经(18995)
- 学(18039)
- 地方经济(16016)
- 财(14801)
- 农业(14662)
- 融(14139)
- 金融(14137)
- 制(13451)
- 银(13169)
- 发(13165)
- 银行(13149)
- 行(12881)
- 出(12696)
- 环境(12597)
- 理论(12454)
- 机构
- 学院(255203)
- 大学(253896)
- 济(115777)
- 经济(113543)
- 研究(95857)
- 管理(91742)
- 理学(77597)
- 理学院(76624)
- 管理学(74996)
- 管理学院(74538)
- 中国(72771)
- 科学(56908)
- 京(55296)
- 财(50316)
- 所(49556)
- 研究所(44681)
- 中心(41714)
- 农(41367)
- 江(40083)
- 财经(39106)
- 经济学(37043)
- 北京(35824)
- 范(35516)
- 经(35315)
- 师范(35178)
- 业大(34767)
- 院(34317)
- 经济学院(32934)
- 州(31961)
- 农业(31949)
- 基金
- 项目(160966)
- 科学(126571)
- 研究(118110)
- 基金(115558)
- 家(100787)
- 国家(100009)
- 科学基金(84692)
- 社会(76180)
- 社会科(72422)
- 社会科学(72403)
- 省(63377)
- 基金项目(59312)
- 教育(54248)
- 划(53040)
- 自然(52621)
- 自然科(51432)
- 自然科学(51418)
- 自然科学基金(50444)
- 资助(48847)
- 编号(46897)
- 发(40686)
- 成果(38857)
- 重点(37018)
- 部(35177)
- 课题(34261)
- 创(32975)
- 发展(32955)
- 展(32423)
- 国家社会(31848)
- 创新(30993)
- 期刊
- 济(140232)
- 经济(140232)
- 研究(83184)
- 中国(56057)
- 农(39225)
- 学报(37617)
- 管理(37237)
- 财(36469)
- 科学(36298)
- 教育(29847)
- 大学(29113)
- 学学(27326)
- 农业(26983)
- 融(26414)
- 金融(26414)
- 技术(25149)
- 经济研究(24049)
- 业经(21498)
- 财经(19896)
- 问题(18040)
- 经(17316)
- 贸(16510)
- 国际(15190)
- 统计(15169)
- 技术经济(14801)
- 世界(14524)
- 业(14508)
- 策(13347)
- 商业(12475)
- 决策(12158)
共检索到409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俭
The effective working that economy - developing mode of east Asia countries has achieved was determined by the introdution of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lso, by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s analysis. But it of ten led to a sery of problems including: imbalance of r...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桂龙 张建良
“苏南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苏南乡镇企业的初创时期,它曾有过历史功绩,有利于企业生产要素的动员和组织,有利于企业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企业强化积累、开拓市场和扩大规模。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的逐步形成,该模式赖于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运行机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苏南模式”已经到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进铭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财政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而且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影响中国经济转轨进程;政府管理成本(行政管理费)急剧增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腐败难以根治,等等。因而,我们应该加快政府改革的步伐,实现由经济主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政府主导 弊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歧主要是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之争,前者执著于静态的比较优势,后者迷信于威权政治。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扩散效应与产业转移,促进本国技术进步,改善贸易条件,节约技术开发的资金与时间,但对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来说,后发优势递减,技术引进日益困难,自由贸易将导致长期的贸易条件恶化;权威政府则由于社会资本的消蚀,民主法制的不健全,也产生了严重失灵现象,并进一步加剧市场失灵,双重失灵使东亚模式已不可持续。只有在建立民主宪政体制,制约政府失灵的基础上,通过有限贸易保护和积极的产业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后发国家才能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加速工业化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宗斌
由于日本充当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雁行模式”已经崩溃,因此,“日本在前面拉、中国在后面推”的东亚经济发展的“双头列车”模式也就失灵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构建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具备了引领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条件,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是东亚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方面离不开中日两国的密切合作。因此,未来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在前面拉、日本在后面推。”这种模式和传统“双头列车”模式相比,中日在东亚经济中作用的角色发生了换位,故称之为“新双头列车”模式。“新双头列车”模式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东亚模式”的种种非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大力发展科教,并就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
东亚模式 政府作用 科技 教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易娅莉
东亚经济模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或由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东亚地区实行的一种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又不同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东亚国家和地区长期推行经济的国际化与市场化,在此过程中,东亚国家大胆借鉴了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露萍
一、导论 近二、三十年来,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倍受世界瞩目。从1960年以来,HPAEs的增长速度比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快一倍多,比拉丁美洲和南亚将近快两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快5倍。同样,它们的发展速度也远高于工业化国家和中东北非的石油输出国。在1960年至1985年之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实际人均收入增加了四倍多,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增加了一倍多。如此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被世界银行1993年政策调研报告誉为“东亚奇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北京市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主办的"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9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农业部、北京市平谷区等国家和政府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农林中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良
东亚经济模式造就了亚洲经济奇迹,给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成功的经验。但东亚模式的缺陷也使东亚诸国陷入了金融危机而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东亚经济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正确地认识彼此间的异同,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东亚各国经济发展中走过的弯路,对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史龙祥
本文从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揭示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动因,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比较优势的角度对“后雁行模式”形态进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将逐步形成网络型复合分工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炜
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道路和东亚其他地区一样有着很多共同的特征,被称为东亚模式。本文首先分析这种带来东亚经济奇迹的发展模式如何引领日本取得上个世纪战后的经济奇迹,进而分析这种模式和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有着怎样复杂的联系。最后对比了中国当前的经济深层次矛盾和日本某些方面的共同点。分析的目的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问题的成因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探索出能治本并可长期持续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
东亚模式 日本经济 发展型国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东亚模式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盛松成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对于东亚模式的讨论不断深入。我们认为,这一讨论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推进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思考,因为透过亚洲国家货币、金融失控的表象,可以看到亚洲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而在这一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