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6)
- 2023(19700)
- 2022(16708)
- 2021(15428)
- 2020(13288)
- 2019(30272)
- 2018(30038)
- 2017(57940)
- 2016(31628)
- 2015(36163)
- 2014(35928)
- 2013(35220)
- 2012(32603)
- 2011(29693)
- 2010(29970)
- 2009(28146)
- 2008(27734)
- 2007(25047)
- 2006(21747)
- 2005(19557)
- 学科
- 济(141007)
- 经济(140836)
- 管理(96724)
- 业(89357)
- 企(76074)
- 企业(76074)
- 方法(62555)
- 数学(55122)
- 数学方法(54318)
- 财(36439)
- 中国(33970)
- 农(32622)
- 学(28700)
- 业经(28685)
- 制(28619)
- 地方(27429)
- 贸(23274)
- 贸易(23261)
- 务(22945)
- 财务(22859)
- 财务管理(22801)
- 理论(22625)
- 易(22539)
- 银(22405)
- 银行(22359)
- 融(22176)
- 金融(22168)
- 技术(22009)
- 企业财务(21650)
- 行(21299)
- 机构
- 大学(456441)
- 学院(455640)
- 济(191158)
- 经济(187156)
- 管理(173674)
- 研究(153568)
- 理学(149199)
- 理学院(147594)
- 管理学(144610)
- 管理学院(143790)
- 中国(118033)
- 京(95532)
- 科学(92791)
- 财(90571)
- 所(78247)
- 农(75062)
- 财经(71503)
- 中心(71208)
- 研究所(70621)
- 江(69618)
- 业大(67001)
- 经(64744)
- 北京(59925)
- 经济学(59736)
- 农业(59038)
- 范(57152)
- 师范(56489)
- 院(55233)
- 州(54719)
- 经济学院(53583)
- 基金
- 项目(300970)
- 科学(237160)
- 基金(219365)
- 研究(216499)
- 家(191821)
- 国家(190285)
- 科学基金(163465)
- 社会(137780)
- 社会科(130705)
- 社会科学(130671)
- 省(117974)
- 基金项目(114573)
- 自然(106692)
- 自然科(104309)
- 自然科学(104279)
- 自然科学基金(102438)
- 教育(101898)
- 划(99231)
- 资助(91947)
- 编号(86357)
- 成果(71035)
- 重点(68131)
- 部(66958)
- 创(63419)
- 发(63322)
- 课题(60959)
- 创新(59450)
- 科研(57916)
- 教育部(57702)
- 国家社会(57298)
- 期刊
- 济(211203)
- 经济(211203)
- 研究(133582)
- 中国(91986)
- 财(73053)
- 学报(72638)
- 农(67034)
- 管理(66741)
- 科学(65629)
- 大学(55511)
- 学学(52520)
- 教育(48211)
- 融(46288)
- 金融(46288)
- 农业(44702)
- 技术(42844)
- 财经(36683)
- 经济研究(35119)
- 业经(31870)
- 经(31540)
- 问题(26795)
- 统计(25358)
- 业(24528)
- 技术经济(23785)
- 策(23199)
- 贸(21897)
- 版(21750)
- 理论(20810)
- 决策(20655)
- 科技(20176)
共检索到684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倩
东亚经济体汇率动态和汇率相关性检验表明:人民币两次汇改后,东亚货币整体关联度较高,出现了联动的态势。本文基于新外部货币模型估计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中隐含锚货币的权重,同时测度汇率制度弹性指数,重点考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影响。各经济体汇率制度出现在钉住美元——钉住货币篮子切换的趋势。人民币对一些东亚货币的影响明确显现。未来东亚区域锚货币的选择中,人民币具有潜力成为区域锚货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黄婷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问题。研究发现:(1)汇改后货币政策有效性明显增强;(2)汇改后利率管制放宽和利率—汇率联动作用的发挥,使价格型政策有效性提升更显著;(3)从外部冲击角度看,汇改后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在当期和长期都更多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货币政策 SFAVAR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阳 原雪梅 范跃进
对外宣称与事实上的汇率机制具有广泛的不一致性。本文在估计一篮子名义锚货币方法的模型框架下,引入汇率市场压力变量来刻画汇率制度的弹性程度,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国际比较。分析发现:(1)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名义锚货币发生了转换,欧元开始发挥显著作用,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仍然采取了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2)在调节汇率市场压力的三种方式中,我国主要通过对外汇储备的购买来缓解货币升值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则是汇率、利率与外汇储备兼而有之,并主要表现为汇率本身的调整。(3)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仍显不足,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事实汇率机制 汇率市场压力 汇率制度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英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的中美两国月度数据,应用计量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及模型中的三个相对变量(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相对国民收入、相对利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有效汇率下,三个相对变量不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在名义人民币汇率下,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和相对利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反向的,而相对国民收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理论结论不完全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三个长期影响因素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与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存...
关键词: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人民币汇率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伊楠 李婧
在总结识别一篮子汇率制度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主要篮子货币汇率数据、中国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数据,首次运用BP检验方法对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在5个时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中2005年7月、2008年7月和2010年6月3次变化非常显著,2006年12月和2011年10月2个首次被检验出的时点同样显著,且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模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臻 谢朝阳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海红
反思这次东亚货币危机,我们不能不考虑其中的汇率制度因素。东亚各国普遍采用的类似钉住的汇率制度曾经在东亚经济起飞和快速增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同时,也正是这种汇率安排成为促成这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多数危机国家已经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汇率制度,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美姬
目前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唯独亚洲地区仍然是一盘散沙,亚洲 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更加让东亚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东亚 汇率制度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求得在非合作与合作的条件下东亚货币篮子货币 构成的纳什均衡解,并给出东亚地区最优汇率制度安排。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篮子构成 博弈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Frankel and Wei(2008)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滚动回归等方法解构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货币篮子构成具有时变性。美元占比虽在下降但仍最大;欧元曾占有10%以上份额,近几年却保持较低比例;东亚货币①在篮子中的重要性加大。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是决定我国货币篮子构成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对外汇市场压力的反应、人民币升值、货币篮子构成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三,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货币篮子 汇率弹性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易萍 李海英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的货币替代扩展模型,以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货币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具有替代美元的潜质,这为人民币区域化可行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使用月度数据实证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探讨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可发现:以短期存款利率代表官方利率,以同业拆借利率代表市场利率,分析两种国内利率对于世界利率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官方利率独立性较强,而市场利率独立性很弱。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两种利率独立性大幅提高;鉴于两种国内利率都有缺陷,对货币供给量对国外利率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具有中等的独立性,汇率制度改革后货币独立性显著提高;通过分析货币与外汇储备的关系,可发现冲销操作仍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改革 货币政策独立性 利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本文在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基础上,加入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差异因素进行扩展,运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了产出、货币供给、利率对1994-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各个因素。贸易品非贸易品的价差显著影响着货币模型的购买力平价和名义汇率的偏离,但是BS效应并不存在。主要原因是作为政策手段的人民币汇率一直被低估,名义汇率低于贸易品购买力平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智 邱念坤
货币主义汇率决定模型是在浮动汇率制下发展起来的极具影响力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但在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研究中,对该模型涉及较少。运用中美两国1994-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货币主义模型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狭义的货币模型以及调整后的狭义货币模型和调整后的广义货币模型均不适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而考虑了持币机会成本的广义货币模型可以较好的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关键词:
货币主义模型 人民币 汇率决定 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