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9)
2023(10652)
2022(8437)
2021(7263)
2020(6099)
2019(13563)
2018(13557)
2017(25264)
2016(13703)
2015(15509)
2014(15637)
2013(15147)
2012(14174)
2011(13203)
2010(13470)
2009(12694)
2008(12264)
2007(11369)
2006(10705)
2005(10036)
作者
(43449)
(36176)
(36051)
(34427)
(23098)
(17133)
(16237)
(14062)
(13978)
(12934)
(12637)
(12069)
(12031)
(11842)
(11622)
(11224)
(10813)
(10652)
(10369)
(10153)
(9457)
(9118)
(9053)
(8575)
(8293)
(8024)
(7953)
(7829)
(7492)
(7303)
学科
(77440)
经济(77364)
管理(35921)
(29550)
(23307)
企业(23307)
方法(21307)
中国(20461)
地方(20007)
数学(18023)
数学方法(17808)
(17659)
(16675)
业经(15719)
地方经济(13087)
(13041)
(12401)
(11419)
农业(11135)
(11041)
金融(11034)
(10374)
理论(10277)
(10231)
银行(10191)
(9903)
环境(9510)
(9360)
贸易(9352)
(9225)
机构
大学(206096)
学院(203668)
(91121)
经济(89265)
研究(82529)
管理(68635)
中国(61001)
理学(57462)
理学院(56740)
管理学(55456)
管理学院(55106)
科学(49931)
(45456)
(43730)
(40510)
(39548)
研究所(39536)
中心(35402)
(33283)
农业(31110)
财经(31085)
业大(30926)
(29828)
经济学(29327)
北京(29165)
(28034)
(27731)
师范(27325)
经济学院(25847)
(25791)
基金
项目(129785)
科学(100637)
基金(92931)
研究(92439)
(83375)
国家(82729)
科学基金(68358)
社会(59366)
社会科(56103)
社会科学(56083)
(50805)
基金项目(47081)
(42894)
自然(42870)
自然科(41864)
自然科学(41844)
教育(41816)
自然科学基金(41072)
资助(38548)
编号(35901)
成果(30726)
重点(30346)
(29976)
(27728)
课题(27188)
(25810)
国家社会(25416)
科研(24346)
创新(24329)
计划(24024)
期刊
(113808)
经济(113808)
研究(68345)
中国(47996)
学报(37872)
(37524)
科学(32982)
(30957)
管理(29688)
大学(28329)
学学(26594)
农业(24933)
教育(24327)
(20099)
金融(20099)
经济研究(19681)
技术(18556)
财经(16869)
业经(15882)
(14809)
问题(14557)
(13422)
(11610)
世界(11512)
国际(11198)
技术经济(11048)
统计(10311)
(10304)
业大(9672)
现代(9263)
共检索到335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权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宏程   王维贞  
新世纪中日经济紧密合作背景下的经济摩擦 中国的和平崛起过程对中日两国来说本来应是“双赢”的过程,也是有利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定核  丁勇刚  
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探讨中国人民银行胡定核,丁勇刚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当今世界上,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跨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另一方面,在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其共同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亚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鸿飞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焦点。事实上,尽管东亚未能实现经济联合,但以区域内贸易和相互投资的扩大为基础,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也日趋密切,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东亚经济圈。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角度看东盟具备了领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能力,东盟和东亚主要国家也都认识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意义,以东盟为枢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东亚为保障和出口促进所必要的市场一体化成本削减收益,必须实现相当程度的政策深化,以克服区域内的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促进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向东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谭向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原有的区域性安排正在恢复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员国;新的地区组合也在逐步酝酿形成。区域主义的复活,尤其从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温彬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欧洲联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欧洲经济圈”和“北美经济圈”已初显其形。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一般认为,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制度各不相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迥异而不易做出制度上的安排,只能是一种开放的、松散的功能型联合。笔者认为:东亚国家(地区)如果一味强调开放性、松散性,各自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全毅  张旭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参与方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组建区域经济集团的实践是颇具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淑娟  
鉴于目前东亚地区双边FTA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全地区一体化目标实现的因素,及早采取对策,把双边FTA的发展纳入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大框架下,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是目前东亚地区合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高长春  刘淑懿  
本文在分析中日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日两个经济强国在经贸合作上产生的效用会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运用非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和点预测,得出两国经贸合作存在较强相关性的结论。最后,对两国经贸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淑梅  全毅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亚洲经济地位的增强及其区域主义的扩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参与并主导TPP的谈判。从关税减让到规则制定,TPP似有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之势。但东盟推动的RCEP将与TPP形成强烈的竞争。本文重点解析TPP谈判议题,并讨论TPP和RCEP两条路径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按地理概念划分,东北亚除中、日、韩三国外,还应包括蒙古、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但从经济活力和市场联系的角度分析,中日韩则构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的核心,是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洁香  
从纯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的相对脆弱性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需要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加强整个区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长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