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
2023(567)
2022(437)
2021(442)
2020(435)
2019(995)
2018(1004)
2017(1865)
2016(959)
2015(1091)
2014(1112)
2013(1125)
2012(1019)
2011(1153)
2010(1156)
2009(967)
2008(943)
2007(905)
2006(840)
2005(723)
作者
(3111)
(2745)
(2716)
(2454)
(1751)
(1263)
(1244)
(1063)
(996)
(960)
(920)
(891)
(864)
(860)
(829)
(820)
(814)
(808)
(801)
(777)
(752)
(653)
(636)
(634)
(626)
(595)
(572)
(566)
(562)
(560)
学科
(4236)
经济(4232)
管理(4186)
(3686)
企业(3686)
(3374)
技术(2394)
(2200)
技术管理(2046)
科学(1736)
方法(1622)
(1399)
关系(1353)
(1263)
理论(1254)
(1205)
经营(1166)
决策(1140)
科学技术(1136)
计划(1135)
业经(1125)
知识(931)
数学(914)
数学方法(897)
经济关系(886)
(837)
贸易(837)
(828)
图书(792)
书馆(783)
机构
大学(17492)
学院(15789)
管理(7322)
理学(6262)
理学院(6211)
研究(6195)
管理学(6151)
管理学院(6127)
(5912)
经济(5766)
科学(3726)
中国(3656)
(3573)
(3286)
研究所(3028)
(2827)
师范(2809)
中心(2602)
师范大学(2375)
(2328)
北京(2123)
信息(2098)
(2078)
(2002)
业大(1995)
(1910)
(1901)
教育(1887)
科学院(1740)
图书(1709)
基金
项目(10866)
科学(8854)
基金(8215)
研究(8213)
(7285)
国家(7243)
科学基金(6132)
社会(5170)
社会科(4986)
社会科学(4985)
基金项目(4604)
自然(3874)
成果(3824)
自然科(3807)
自然科学(3806)
编号(3790)
自然科学基金(3744)
(3702)
教育(3664)
(3363)
项目编号(2968)
资助(2819)
(2639)
(2590)
(2465)
创新(2411)
知识(2401)
国家社会(2280)
教育部(2209)
重点(2195)
期刊
(6450)
经济(6450)
研究(4405)
图书(2931)
中国(2779)
管理(2642)
情报(2639)
科学(2523)
教育(2347)
学报(2293)
(1829)
论坛(1829)
书馆(1769)
图书馆(1769)
(1617)
大学(1548)
国际(1440)
理论(1385)
科技(1362)
实践(1340)
(1340)
世界(1337)
技术(1316)
学学(1307)
(1248)
农业(1223)
(1212)
(1090)
技术经济(963)
(930)
共检索到24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西蒙·马金森  赵琳  初静  叶赋桂  
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存在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差异,但全球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6年中翻了一番,其动力主要是社会需求,而不是劳动力市场需求。非英语和西欧之外的国家研究能力和世界一流大学显著成长和扩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亚,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已成为仅次于北美和欧洲的世界第三大研究和创新之地。东亚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是由经济增长、中产阶级的需求、本土儒家教育根基所推动的,并在国家赶超西方的积极助力下。虽然东西方在研究能力和资源上的差距仍然存在,但东亚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而使东亚高等教育与众不同的文化因素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东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庄子银,邹薇  
本文根据数字技术时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出现的新特征,分析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面临的“数字化的两难”。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方面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英彦  
新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价值性、相对性和情境性。知识是对环境的理解与意义建构的结果。重塑知识观念,改革高校教学,应努力做到:树立新的教学主体观;关注学习情境的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关注缄默知识的作用;重视实践教学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从公共交流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出发,回顾了图书馆学历史上的三种交流论,并从波普尔定义的"客观知识"原意出发,梳理了客观知识交流、公开知识交流、公共知识交流和私域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公共交流的特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新  陆璇  张萍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转型关注的核心,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知识服务的实践,阐述在新的信息和知识环境中知识服务的价值定位、本质内涵和意义;分析在高校图书馆的视野下知识服务与泛在的学科服务的本质区别,以及当前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知识服务在认知、理论以及实践上所应该突破的屏障;提出了知识产品是知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知识产品的水平是图书馆核心价值和能力的直接体现,并且从理论的角度对知识产品的概念、属性、类型和生产原则给出了较明确、系统的解释和描述,从实践的角度提供了案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迎春  罗永刚  穆卫国  
对目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应用Lib2.0思想,对现有的知识提取技术进行突破,构建图书馆创新知识服务模式与体系。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进行提取整合,最终达到为重点科研创新项目实现个性化、知识化、精品化、多元化服务,与科研进展同步提供知识服务的目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升  高吉魁  
新知识观关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质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内容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是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理由 ,从私人知识转化成社会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手段 ,小知与大知的分类为学生打破学科限制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祝希  
当今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都在谈论和研究所谓“第三次浪潮”或“第四次产业革命”。我国的学术界也开始在研究这个问题。新的技术革命将对社会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各经济部门应当怎样对待,我们农村金融部门不能不对这个问题引起关注。我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供同志们进一步思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刚  王家辉  
为探究区块链技术对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影响,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系统模型,分析区块链技术特性对协同创新知识共享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Steemit区块链网络社区,基于现实数据构建知识共享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构建全新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营造去信任化的知识共享环境、提升协同创新伙伴异质性,推动协同创新知识共享进程,提升知识共享水平与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忠诚  张朋柱  董兴林  崔振宇  
创新知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使得建立一个基于Web的区域创新知识市场成为可能。文章以区域内的医药行业为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设计了智能谈判平台的总体结构,改进了创新知识的分层机制,并对智能谈判规则的制定和策略的选取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鲁若愚,陈力  
本文在阐述了合作创新的一般特点以及知识分享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创新过程中知识分享与合作的动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野中郁次郎提出的转换支持(CS)工具原理、行为反应触发(ART)系统原理,修正了问题研究分析系统(PRA)原理,然后利用这些原理构建了基于分享与合作的创新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描述了知识在系统相关模块中的流动情况,阐述了该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了几点系统实施的要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省  袭讯  
在对知识溢出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海尔集团知识联盟、ofo共享单车研发联盟和华为产业园3个案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虹吸效应、漏斗效应和极化效应。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3个效应往往并存,对产学研而言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核心企业对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激发极其重要。从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培育社会资本发展和改革政府科技管理职能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文章通过归纳图书馆界对公共文化的认识,认为目前图书馆学研究将公共文化等同于公共文化建设有失偏颇;回顾了国内对公共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关系的认识,认为存在着混乱。因此,本文重新梳理了公共领域、公共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认为公共文化是公共领域中的文化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只是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服务,并不等于公共文化。公众是公共文化的主体,笔者以公众对公共性的感知为标准,对公共文化进行了分类,认为公共文化包括公共休闲文化、公共娱乐文化、公共阅读文化和公共讨论文化等类型,并分析了图书馆在这些类型中的服务空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兴坤  
随着人权与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观的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论述了传统知识观与新知识观的区别,阐述了新知识观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并在分析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价值取向、选用与评价标准三方面对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危机,更暴露了现有教育系统的学习危机。当前学校教育和课程体系的弹性与应对力不足、生活价值与育人意义剥离以及潜藏在数字鸿沟背后的学生自主性的缺失等问题,提示着我们要重新思考变局中的课程定位以及课程回应变局的举措。论文动态地审视了时代变局中课程与学习的新定位,包括回归课程建构的动态性和创造性的灵性、培养参与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思维以及聚焦课程的内在变革与知识图景重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阐发了构建课程新知识图景的四大举措:注重知识的创新创造、强调与真实生活的关联、强调学习主体的在场以及反思课程知识的价值嵌入。论文通过描绘课程建构导向的新育人图景,来强调课程领域发展更具广泛性的危机应对能力与适应性的课程生态和具有创新创造的变革性思维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