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7)
2023(8240)
2022(6933)
2021(6197)
2020(4850)
2019(10912)
2018(10794)
2017(20219)
2016(10784)
2015(12059)
2014(12301)
2013(12271)
2012(12142)
2011(11524)
2010(11989)
2009(11181)
2008(10847)
2007(9812)
2006(9251)
2005(8836)
作者
(33195)
(27671)
(27650)
(26254)
(17957)
(13132)
(12605)
(10673)
(10654)
(9946)
(9709)
(9167)
(9130)
(8997)
(8817)
(8476)
(8193)
(8013)
(7964)
(7662)
(7463)
(6850)
(6638)
(6515)
(6286)
(6246)
(6074)
(6069)
(5738)
(5475)
学科
(70821)
经济(70758)
管理(24365)
地方(23638)
(22668)
中国(20132)
方法(16224)
(15655)
企业(15655)
地方经济(15236)
(15069)
(14645)
业经(14349)
数学(13697)
数学方法(13616)
(11692)
金融(11692)
(11275)
农业(10843)
(10445)
银行(10428)
(10312)
(9744)
环境(9633)
(9017)
贸易(9006)
(8543)
(8333)
发展(8273)
(8241)
机构
学院(164794)
大学(164494)
(78632)
经济(77064)
研究(68901)
管理(55016)
中国(52198)
理学(44737)
理学院(44091)
管理学(43487)
管理学院(43158)
科学(39453)
(36544)
(36196)
(34091)
研究所(32301)
中心(29398)
(26898)
(26834)
财经(25731)
(25623)
师范(25408)
经济学(25331)
北京(24385)
(24269)
(23101)
经济学院(22293)
(21766)
科学院(21101)
师范大学(20561)
基金
项目(96423)
科学(75119)
研究(74382)
基金(67009)
(57674)
国家(57135)
社会(48177)
科学基金(47315)
社会科(45650)
社会科学(45642)
(38302)
基金项目(34148)
教育(33244)
(31779)
编号(29943)
(28511)
资助(27400)
自然(26531)
成果(26244)
自然科(25809)
自然科学(25804)
自然科学基金(25322)
发展(23752)
(23356)
课题(22606)
重点(22431)
(21031)
国家社会(20024)
(19521)
(18769)
期刊
(105143)
经济(105143)
研究(60705)
中国(40468)
(26859)
(24237)
管理(23424)
学报(23051)
科学(22160)
教育(22132)
(20322)
金融(20322)
农业(18655)
经济研究(17649)
大学(17466)
学学(16051)
业经(15783)
技术(15319)
财经(13532)
问题(13124)
(11917)
世界(11255)
(10378)
国际(10198)
(9979)
技术经济(9537)
图书(8970)
(8703)
论坛(8703)
经济问题(8591)
共检索到285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朝翰  
对经济发展的理解 经济学仍然是一门不够精确的社会科学,它的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更是如此。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一个高度复杂而且多层面的过程,不仅涉及基本经济要素,如资本、劳力和技术的相互作用,而且还牵涉到价值体系、社会结构和制度机制(Institutional mechanism)。在经济发展的成功实例中,许多重要的决定因素往往是“非经济变量”。其实,“发展”一词的涵义本身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东亚经济的崛起对当今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对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说更是如此。目前,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试图对“东亚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种种缺陷,它们的分析或失之偏颇,或苍白无力,自70年代以来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尤为如此。因此,对“东亚模式”的新的理论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经济学摆脱目前的危机和困境,寻找到途径或出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彬彬  
结构刚性、价格弹性抑制、制度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政府决策理念与决策行为由结构刚性向价格弹性抑制再向制度短缺的更替演进过程 ,形成 2 0世纪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轨迹。解释多于预测的功能是发展经济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东亚模式”的种种非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大力发展科教,并就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良  
东亚经济模式造就了亚洲经济奇迹,给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成功的经验。但东亚模式的缺陷也使东亚诸国陷入了金融危机而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东亚经济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正确地认识彼此间的异同,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东亚各国经济发展中走过的弯路,对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德用  许金超  李鸿铎  李子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系统地从国外引进以来,在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发展经济学一些基本术语如增长点、发展极、二元结构以及农业剩余劳动等等,不仅为学术界普遍接受,而且成为广大人士口头中常用的名词。不少经济学家还以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式联系中国实际作出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是,对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外学术界看来尚未得到正确的共识:(1)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与当代发展经济学有何关系。(2)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发展经济学究竟属于何种基本思路。(3)发展经济学究竟是否已陷入“贫困”、甚至已走向“衰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景北  
现代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虽然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但对它的定义或者界定仍然众说纷云。具体地说,发展经济学面临的定义问题是: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发展经济学怎样才能与其它经济学科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经济学就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40多年前,当发展经济学诞生的时候,凯恩斯革命的影响正处于巅峰:萨谬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征服了西方各大学的经济系;美国和英国通过了就业法案;经济周期经过凯恩斯主义的救治也似乎消失了。凯恩斯革命对战后第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苏丽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亚洲一些国家吸取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经济取得了显著增长。而与此同时,其它一些国家的经济却增长缓慢,甚至陷入经济滞胀和衰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人们对发达工业国家所信奉的新古典范式产生质疑。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和稳定发展方面的不同经历,并对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层次解读,为"新结构主义"发展理论提供了支持。文章还探讨了增长与减贫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树立更广泛的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虽然所有国家都需要发展,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虽然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但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创立起来的。这些经济学家受西方正统经济学熏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步艳红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而转向在一定生产环境下,对价值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毓贤  
1988年苏联《经济科学》月刊第7-10期全文发表了即将出版的新编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该书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尊重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向我们提供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崭新体系,并提出了建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这种概念对统计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予了新的启示。 一、关于教科书的基本评介 教科书分为四篇,为突出重点,评述中将着重探讨各篇中新的内容和观点。 第一篇,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本篇的特点是:(1)突出了人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增长理论的集成与创新。由庇古开创并由后来者不断丰富发展的"福利经济学"对我国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借鉴。"福利经济学"关注效率、公平和发展三大议题,把"增进经济福利"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把政府解决好外部性问题、保障自由竞争作为增加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把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这对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们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实现国民共享包容性增长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