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1)
- 2023(8847)
- 2022(7471)
- 2021(6767)
- 2020(5539)
- 2019(12716)
- 2018(12368)
- 2017(23535)
- 2016(12834)
- 2015(14323)
- 2014(14305)
- 2013(13860)
- 2012(13350)
- 2011(12231)
- 2010(12723)
- 2009(11542)
- 2008(11433)
- 2007(10150)
- 2006(9202)
- 2005(8606)
- 学科
- 济(64094)
- 经济(64026)
- 业(33478)
- 管理(31538)
- 企(25466)
- 企业(25466)
- 方法(23902)
- 数学(21292)
- 数学方法(20916)
- 中国(19743)
- 地方(18949)
- 农(16689)
- 业经(13598)
- 融(11687)
- 金融(11687)
- 农业(11623)
- 学(11296)
- 财(11267)
- 贸(10943)
- 贸易(10930)
- 地方经济(10713)
- 银(10638)
- 银行(10623)
- 发(10594)
- 易(10528)
- 行(10407)
- 制(9547)
- 环境(9358)
- 技术(9096)
- 和(8365)
- 机构
- 学院(183372)
- 大学(182765)
- 济(78652)
- 经济(77143)
- 研究(70301)
- 管理(67409)
- 理学(57203)
- 理学院(56466)
- 管理学(55228)
- 管理学院(54877)
- 中国(52281)
- 科学(41813)
- 京(40197)
- 所(36413)
- 财(35437)
- 研究所(32853)
- 农(31553)
- 中心(31339)
- 江(28357)
- 财经(27452)
- 范(26548)
- 北京(26378)
- 师范(26263)
- 业大(25925)
- 院(25265)
- 经(24903)
- 农业(24371)
- 经济学(24157)
- 州(23112)
- 经济学院(21633)
- 基金
- 项目(119856)
- 科学(94771)
- 研究(88637)
- 基金(85934)
- 家(75908)
- 国家(74848)
- 科学基金(63183)
- 社会(56642)
- 社会科(53770)
- 社会科学(53758)
- 省(47658)
- 基金项目(43961)
- 教育(40753)
- 划(40121)
- 自然(39449)
- 自然科(38546)
- 自然科学(38539)
- 自然科学基金(37802)
- 资助(36456)
- 编号(35019)
- 发(31822)
- 成果(29268)
- 重点(27565)
- 部(26513)
- 课题(25857)
- 发展(25762)
- 展(25338)
- 创(25021)
- 国家社会(23479)
- 创新(23353)
共检索到293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克·比森 刘智利
继东亚金融危机和日本长期的经济萧条之后,很多观察家认为东亚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已是穷途末路。尽管日本试图改革这种既有的发展模式,但其经济中仍留有该模式的某些印记,而中国也在积极采纳新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一些做法。此外,中国的成功和"北京共识"的影响正鼓励着其他国家步其后尘。文章在分析了东亚发展模式的轨迹后,指出宣布这种模式终结还为时过早。
关键词:
东亚经济发展 发展型国家 中国 日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国强
日本经济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政府主导,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又与日本发展模式极为相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东亚"发展型国家"。那么,日本政府导向型经济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影响?发展型国家与比较优势是怎样结合的?日本主导的东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那些变化?本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关键词:
日本 东亚 发展型国家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国强
日本经济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政府主导,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又与日本发展模式极为相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东亚"发展型国家"。那么,日本政府导向型经济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影响?发展型国家与比较优势是怎样结合的?日本主导的东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那些变化?本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关键词:
日本 东亚 发展型国家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丽 刘昭媛
介绍了东亚国家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城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认为城镇化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借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将有益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具体经验包括政府的适度引导、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并形成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东亚国家 模式 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康晶
日本从1955年至1975年,中国从1980年至2000年,国民经济都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20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过比较分析,两国存在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起步时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同 1955年,日本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并实现了企业组织多元化。此后在美国扶持下,成为美、欧的最重要贸易伙伴。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步的,边改革边发展,除少数政策性开放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到1992年以后才向市场经济过渡。缺乏竞争机制,市场准入门坎高、退出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露萍
一、导论 近二、三十年来,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倍受世界瞩目。从1960年以来,HPAEs的增长速度比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快一倍多,比拉丁美洲和南亚将近快两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快5倍。同样,它们的发展速度也远高于工业化国家和中东北非的石油输出国。在1960年至1985年之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实际人均收入增加了四倍多,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增加了一倍多。如此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被世界银行1993年政策调研报告誉为“东亚奇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欧阳芳 施国洪
物流业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的复合型产业。新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抓住我国物流业发展契机,优化升级物流产业结构,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亚国家物流业市场开放较早,应借鉴其在国家物流规划层面的做法,加速制定物流总体规划推动计划,建立实施保障体系,改善现有物流宏观管理机制,规范行业标准,探索物流发展方式,创新供应链营运模式,加强先进物流技术的开发应用,优化技术结构,发展亚洲绿能低碳技术,构筑国际物流枢纽基地,推动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流规划 基本法 模式创新 绿能低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对一些东亚和拉美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进程做了比较分析,发现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绩效远远好于拉美国家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保持物价相对稳定;二是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三是制造业发展快;四是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五是国家有效干预。而两类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忽视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能源和环境问题重视不够。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跨过1000美元大关,以上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我们既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又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光
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探讨万光MODELSOFDEVELOPMENTINEASTASIANDEVELOPINGCOUNTRIES¥WANGUANGAbstract:InthefastgrowthofEastAsianEconomies,therea...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多边合作 双边关系稳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昌黎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形势下,中国确立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大国,在世界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该共同推动东亚和谐。为此,中日两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战略互惠关系下实现中日和谐。
关键词:
中日两国 和平发展 和谐世界 东亚和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冬梅 张永辉 王大志
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在中国整个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后期以来,中日经贸摩擦不断,使中日经贸关系在总体上陷于停滞甚至后退状态。双方应认识到彼此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关键词:
经贸摩擦 中日经贸关系 互补 合作 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珊萍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呈低速增长之时,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却保持了令人振奋的高经济增长率,国际间认为这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良好的投资环境下国际直接投资的效果。今后在国际资本供给相对短缺的前景下,拥有相对优势的投资环境对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本国经济起飞更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东亚诸发展中国家纷纷致力于改善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真庸
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最稳定又是经济贸易最具活力的地区。该地区两大发展中集团,四小龙、除新加坡外的东盟四国,经济实绩尤为引人瞩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通过积极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八十年代逐渐步入了东亚外向型经济国家的行列。与东亚两个组别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因此,学习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