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06)
2023(21756)
2022(18460)
2021(17242)
2020(14649)
2019(33985)
2018(33918)
2017(65094)
2016(35511)
2015(40435)
2014(40765)
2013(40240)
2012(36963)
2011(33376)
2010(33666)
2009(31449)
2008(31564)
2007(28513)
2006(25075)
2005(22621)
作者
(104463)
(87180)
(86985)
(82701)
(55609)
(41932)
(39683)
(34145)
(32932)
(31562)
(29563)
(29499)
(27958)
(27844)
(27004)
(26801)
(26420)
(25953)
(25177)
(25080)
(21674)
(21554)
(21319)
(19962)
(19560)
(19463)
(19442)
(19426)
(17745)
(17333)
学科
(145434)
经济(145237)
(116340)
管理(114271)
(100924)
企业(100924)
方法(68163)
数学(56566)
数学方法(55683)
(43649)
(42560)
业经(37827)
中国(36212)
(31871)
(31854)
贸易(31836)
(30887)
(29478)
财务(29374)
财务管理(29308)
(29183)
农业(28545)
企业财务(27756)
理论(27514)
地方(27392)
技术(24483)
(24371)
(22750)
银行(22687)
(21865)
机构
学院(516985)
大学(515086)
(206090)
管理(202559)
经济(201416)
理学(173836)
理学院(171926)
管理学(168652)
管理学院(167707)
研究(167454)
中国(128764)
(109985)
科学(103804)
(98640)
(86860)
(85417)
(79234)
财经(77780)
中心(77203)
研究所(76867)
业大(76812)
(70367)
北京(69517)
农业(68126)
(66043)
师范(65393)
(63725)
经济学(61306)
(60759)
财经大学(57396)
基金
项目(339178)
科学(265647)
研究(247831)
基金(244620)
(212620)
国家(210787)
科学基金(181202)
社会(154143)
社会科(145998)
社会科学(145956)
(133439)
基金项目(128699)
自然(118764)
自然科(115974)
自然科学(115945)
教育(115029)
自然科学基金(113863)
(111281)
编号(102657)
资助(102168)
成果(83576)
重点(75692)
(74430)
(71282)
(70822)
课题(70504)
创新(65789)
科研(65014)
大学(63876)
教育部(63740)
期刊
(231655)
经济(231655)
研究(150036)
中国(100541)
学报(80445)
(80296)
(79253)
管理(77499)
科学(72902)
大学(61400)
学学(57634)
教育(56848)
农业(54118)
技术(48355)
(45652)
金融(45652)
业经(39198)
财经(38275)
经济研究(35932)
(32802)
(30585)
问题(30554)
图书(27976)
(26805)
技术经济(26733)
统计(24971)
(24936)
理论(23892)
商业(23798)
现代(23480)
共检索到773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荣艳  齐俊妍  
本文整合了国外学者相关经验研究,运用两个步骤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验证了当前生产方式下东亚地区与相关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不完全生产者服务贸易模式,此模式的中间投入品贸易是调节东亚地区与发达国家贸易模式的"引擎",主导了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最终资本品贸易的规模,而且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中间品贸易之间、东亚中间品贸易和最终资本品贸易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该模式也表现出显著的多层次双向贸易模式即生产者服务双向贸易、中间投入品双向贸易和最终资本品的双向贸易,而东亚在各层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以较低的劳动成本为主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荣艳  
本文利用RCA指标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考察了东亚各经济体生产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与东亚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生产者服务贸易,随着东亚各经济体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也得以快速发展;从生产者服务贸易总体上看,其发展依然遵循"雁阵"主导的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洪波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贸易成本对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关系的影响。该模型刻画了生产者服务业规模报酬递增、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以及由于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应用其贸易成本大幅变化等特征,并运用数值方法模拟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在不同国家间的集聚关系。研究发现:两种产业的空间集聚关系更依赖于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业的贸易成本。相同条件下,生产者服务业的贸易成本较高时,两种产业在同一国家都有相当份额地分布和集聚,形成"协同式集聚"关系,反之,两种产业趋向于分别分布和集聚在不同的国家,形成"分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国蕊  方慧  
本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国"国际代工"的背景下无法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以代工生产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水军  李虹静  
本文首先利用我国1987-2007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服务、货物贸易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产业间联系指数、直接需求系数、完全需求系数以及出口诱发系数,系统考察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产业关联度、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需求关系以及制造业出口中的内涵生产者服务。结果表明,1987-2007年期间,我国经济整体的产业关联度呈明显上升态势,这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情相吻合;我国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的直接和完全需求系数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需求结构还有待改善,而内涵于制造业出口中的生产者服务的间接出口结构则有所优化,传统的劳动、物质资本密集型生产者服务正逐渐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密集的现代生产者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惠萍  
生产者服务作为把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引入生产过程的中介,对提高劳动与其他要素的生产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服务在向制造业逐步渗透的过程中外部化、专业化发展,同时降低了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强化了二者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确实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分化和融合,使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推动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奕  李军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ir is strong hypothesis in the studies of mode of trade in services which use the gravity model.So we put forth a new way of empirical study.Our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anel data model with GLA method shows that different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has different mode.EFW,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We put forth suggestions that China should choose the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same culture,language or tradition to sign regional economic agreements for fully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周扬  
根据驱动模式的不同可将生产者服务业划分为成本驱动型和差异化驱动型,并在区间霍特林模型基础上分别探讨两种驱动模式下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揭示相对于成本驱动型、差异化驱动型与制造业之间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99-2010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对不同驱动模式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成本驱动型生产者服务业虽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却不理想;差异化驱动型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虽然良好,但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却并没有有效发挥。因此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有赖于差异化驱动型生产者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菁  齐俊妍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在Marrewijk(1997)生产函数的模型基础上,加入生产者服务变量,构建了一个生产者服务贸易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美、日两国的国别经验,简要探讨了生产者服务贸易对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影响。分析表明,生产者服务作为一种高级的中间投入要素,其贸易的发展能通过人力资本的优化和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占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攫取高附加值进而提升制造业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尹翔硕  
作为高级的要素投入,生产者服务的进口提高了进口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后,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进口;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又以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聂清  
生产者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企业的群体,它对制造业的提升表现在企业内部制造业模块化以后服务业务对企业的功能性支持以及企业外部供应链体系中服务商对制造业的支撑。从城市角度看,生产者服务业是大城市产业辐射效应的表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荣艳  
在以零部件贸易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东亚生产网络框架内,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增长。中国链接东亚区域内外的特殊地位,使其必然在发展零部件产业的同时,在生产者服务业方面也开始出现"后发"的增长态势,而在东亚生产网络中则表现为中国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涌现。本文利用动态Shift-Share方法,以东亚区域经济体为参照组,从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以及交叉效应等角度,研究中国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优势的结构性问题,即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出口优势进行结构分解研究,具体分析在中国承接外包优势中是哪些结构性因素导致了这些优势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进入2000年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承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子雷  刘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开始逐步形成以集成化产品、模块化生产和区域内贸易三位一体的产业-贸易格局。近年来,日本为了确保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尝试对产品架构进行调整。其中,模块型架构程度高的产品生产比较适合水平产业内分工;整合型架构程度高的产品生产则比较适合垂直产业内分工。随着东亚区域内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市场规模的扩大,不同的产品架构可以对产业内贸易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经历了多年的产业"空洞化"以后,日本的部分跨国制造业开始利用其在整合型架构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回归本土重新构建高端产品的出口基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这一战略调整将对以低端出口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很大的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杨永华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度量行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一种是行业中间投入品中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另一种是行业出口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并使用我国制造业数据,对26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割生产存在行业差别,且我国制造业出口包含着很大部分的国外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