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0)
2023(3212)
2022(2470)
2021(2512)
2020(2224)
2019(5431)
2018(5564)
2017(11243)
2016(5957)
2015(6957)
2014(6998)
2013(6625)
2012(5661)
2011(5174)
2010(5475)
2009(4971)
2008(4710)
2007(4126)
2006(3567)
2005(3142)
作者
(16393)
(13666)
(13546)
(13017)
(8694)
(6468)
(6136)
(5289)
(5112)
(4926)
(4743)
(4573)
(4356)
(4339)
(4246)
(4153)
(4123)
(3982)
(3889)
(3858)
(3391)
(3344)
(3322)
(3179)
(3045)
(3043)
(3030)
(2894)
(2733)
(2622)
学科
(26454)
经济(26437)
方法(15874)
管理(15371)
数学(14810)
(14443)
数学方法(14337)
(12563)
企业(12563)
理论(5487)
(5463)
中国(5345)
业经(4639)
(4557)
(4297)
贸易(4294)
(4188)
教学(4091)
(3914)
技术(3580)
(3385)
农业(3382)
(3330)
地方(3324)
(3184)
金融(3183)
(2978)
银行(2976)
(2964)
(2954)
机构
学院(82961)
大学(82632)
管理(33594)
(31932)
经济(31243)
理学(29542)
理学院(29269)
管理学(28351)
管理学院(28226)
研究(24979)
中国(18543)
(17162)
科学(15676)
(13241)
(12344)
业大(12077)
(11641)
(11513)
中心(11495)
研究所(11324)
北京(10837)
财经(10835)
(10786)
师范(10684)
技术(9872)
(9864)
(9545)
经济学(9445)
(9183)
农业(9059)
基金
项目(56719)
科学(44714)
基金(40833)
研究(40415)
(35561)
国家(35333)
科学基金(30746)
社会(24703)
社会科(23512)
社会科学(23503)
(22577)
自然(20968)
基金项目(20842)
自然科(20555)
自然科学(20553)
教育(20415)
自然科学基金(20153)
(19159)
资助(18372)
编号(16903)
成果(13246)
重点(12833)
(12332)
(11858)
课题(11817)
(11423)
创新(11067)
科研(10948)
大学(10833)
教育部(10758)
期刊
(32198)
经济(32198)
研究(21823)
中国(14994)
管理(13040)
教育(11605)
学报(11382)
科学(11364)
(10295)
技术(9919)
(9788)
大学(9099)
学学(8537)
农业(7299)
统计(6746)
(6137)
(5843)
金融(5843)
经济研究(5596)
决策(5582)
业经(5375)
财经(4980)
技术经济(4669)
(4408)
(4238)
商业(3947)
科技(3851)
职业(3850)
(3777)
论坛(3777)
共检索到11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申健  
鉴于东亚在战后几十年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世界银行于1993年10月发表了一篇题为《东亚奇迹》的长篇调查报告,首次提出了“东亚模式”的概念。 对于“东亚模式”,中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彼特·伯格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的学者认为,东亚独特的儒家文化促进了东亚的快速发展;以安妮·克鲁格为首的新古典经济主义学者却认为,东亚的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制度促成了东亚的快速发展,国家只制定有利于自由市场的经济政策,基本上不起作用;而以罗伯特·韦德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的学者认为,东亚正是由于独特的国家制度和企业制度的结合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静  
一、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开放型的赶超模式东亚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概念,包括整个东亚地区①经济。当今世人热切关注的东亚经济所指地区则主要指以下1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东盟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振坤  
论文依据辩证唯物史观,分析了“东亚模式”出现的历史背景,全面论述了模式的实质,评价了这个模式的功过,并着重探讨了由权威主义向现代民主过渡的条件与历史必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  
近年来,伴随着东亚经济的起飞和迅速发展,分析东亚经济崛起的原因,研究“东亚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热点。但目前人们对“东亚模式”的认识分歧颇大。归纳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论点: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东亚发展模式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温彬  
本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概括了“东亚模式”的特点,即集权统治与自由化相结合;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体系。本文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那些正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非“西化”的现代化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程  
在经历了从"奇迹"到"神话"的沧桑变迁后,技术供给和销售市场过分受制于美国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在结构转型的挑战下多少显得有些迷茫。作为一个群体的东亚经济,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整的转型过程漫长且痛苦。由相关大国带动的合作模式是东亚诸国更为现实的选择。鉴于自身战略重点的转移和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国于心于力,都越来越难以担当东亚经济坚强"后盾"的角色。而在东亚群体内部,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力量对比也正在发生心照不宣的变化。庞大的市场规模,相对稳健、坚挺的货币,更具可比性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在未来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可以有所作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薛锋   蒋运宏   徐炯  
自从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它的研究报告:《东亚奇迹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以来,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C.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1980)、A.H阿姆斯登的《亚洲的下一个巨人》、R.韦达的《驾驭市场——经济理论和政府在东亚工业的作用》等书中,倾向认为,东亚经济的成功的秘密在于:它们的强势政府对经济的大量干预弥补了发展时期大量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促进了产业的繁荣。离开了政府的干预,这些都将难以实现。然而对于由九七年爆发的韩国金融危机,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难辞其咎。那么韩国政府的过多干预对韩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东亚经济的崛起对当今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对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说更是如此。目前,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试图对“东亚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种种缺陷,它们的分析或失之偏颇,或苍白无力,自70年代以来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尤为如此。因此,对“东亚模式”的新的理论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经济学摆脱目前的危机和困境,寻找到途径或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本文试图对“东亚模式”的内涵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界定,并通过对金融危机中暴露 出的东亚经济内在问题的分析,阐明东亚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前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信欣  
肇始于1997年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不仅给东亚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冲击,同时电使学术界对东亚模式的评价产生了戏剧式的变化。然而,随着东亚金融危机研究热潮的消退,有关东亚模式的探讨并未取得新的进展,反而陷入了某种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一)在本世纪70年代,东亚“四小龙”经济迅速起飞,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新加坡为94%,中国台湾为18%,香港地区为193%,韩国为248%。进入80年代以后,除“四小龙”外,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也名列前茅,当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只有两三个百分点时,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