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9)
2023(15151)
2022(13102)
2021(12161)
2020(10252)
2019(23419)
2018(23146)
2017(45010)
2016(23971)
2015(26550)
2014(26677)
2013(26416)
2012(24392)
2011(22295)
2010(22282)
2009(20420)
2008(19580)
2007(16989)
2006(14981)
2005(13333)
作者
(69648)
(58211)
(57495)
(55164)
(37152)
(27773)
(26258)
(22733)
(22063)
(20799)
(19746)
(19622)
(18629)
(18427)
(17956)
(17897)
(17148)
(16856)
(16666)
(16621)
(14505)
(14280)
(13924)
(13353)
(13061)
(12847)
(12836)
(12443)
(11738)
(11316)
学科
(113757)
经济(113644)
管理(67215)
(61499)
(51410)
企业(51410)
方法(45442)
数学(39331)
数学方法(38892)
中国(25916)
地方(25693)
(24765)
(24696)
(23657)
业经(22536)
(17865)
贸易(17850)
(17564)
(17245)
理论(16995)
农业(16666)
(15798)
(15689)
金融(15687)
环境(15451)
地方经济(15373)
(14813)
银行(14770)
(14587)
财务(14517)
机构
大学(345846)
学院(342131)
(144702)
经济(141746)
管理(133287)
研究(121183)
理学(115322)
理学院(114001)
管理学(112015)
管理学院(111388)
中国(88687)
科学(73870)
(73219)
(64830)
(61207)
研究所(55772)
(54117)
中心(53175)
财经(52238)
业大(50131)
(49055)
(47527)
北京(46447)
(45323)
师范(44924)
经济学(44658)
(43929)
农业(42199)
经济学院(39945)
(39833)
基金
项目(234042)
科学(183970)
基金(170901)
研究(169819)
(149564)
国家(148384)
科学基金(126859)
社会(108199)
社会科(102629)
社会科学(102602)
基金项目(90568)
(89574)
自然(82454)
自然科(80511)
自然科学(80491)
自然科学基金(79033)
教育(77038)
(76024)
资助(70424)
编号(67650)
成果(55145)
重点(52483)
(51755)
(50125)
(48218)
课题(46675)
创新(45026)
国家社会(44815)
教育部(44590)
科研(44560)
期刊
(161855)
经济(161855)
研究(106517)
中国(63003)
学报(55382)
科学(50936)
管理(50054)
(48762)
(48308)
大学(41760)
学学(39373)
教育(35601)
农业(33499)
(31245)
金融(31245)
技术(28803)
经济研究(27173)
财经(26360)
业经(23929)
(22701)
问题(20661)
技术经济(17540)
(17396)
图书(16646)
理论(16475)
科技(15919)
(15905)
现代(15396)
(15135)
实践(14782)
共检索到50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晓燕  王少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四变量的结构VAR模型,以欧盟国家为参照标准,分别从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经济冲击的规模以及实际有效汇率对潜在冲击的响应模式三个方面,考察了东亚组建最适度通货区的可行性。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东亚并不满足建立全面的最适度通货区的条件,但是分别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组建子通货区,中国和香港组建另一个子通货区是可行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赵清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程度,是判断一组经济体是否可以进行货币合作的一个良好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冲击的分解变量进行了重新选择,将东亚9个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静态与动态实证结果都显示东亚目前的冲击对称性程度还不高。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方向,除了在整体上继续推动东亚各经济体在各领域的合作外,重点是要推进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钟建飞  李海英  
区域货币合作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人们对东亚能否继续进行货币合作产生了疑问,有必要结合欧债危机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新的视角探讨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文章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经济结构冲击对称性视角,对东亚10个经济体之间的冲击相关系数、冲击规模与调整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东亚区域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对称性,具有双边和次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同时文章提出东亚区域未来货币合作的形式、实现路径和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洁  
区域货币联盟以及区域货币合作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它的研究对于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VAR模型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东亚国家与地区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并通过与欧洲经验数据的比较,判断东亚实现区域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谭庆华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国内研究很少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来进行。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先对经济冲击相关性及其与货币一体化的关系进行阐述,再对现在研究经济冲击相关性最常用的向量自回归方法(VAR)进行介绍,然后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冲击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东亚地区具有较弱的经济冲击相关性,暂不宜全面实行整体货币一体化,但可以考虑先在一些子区域内进行,并据此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晓燕  
已有的研究文献普遍将贸易关联度和经济周期的相似性指标分别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两个独立的判断标准,运用历史数据来研究哪些经济体适宜组建一个最适度通货区。这种割裂两者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可能产生不正确的结论,使得某些国家事先看来满足加入最适度通货区的条件而在事后看来并不合意。本文将这两个指标作为两个相互影响的内生变量,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来判断东亚各经济体是否适宜组建最适度通货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东亚区域基本满足建立最适度通货区所需的自我强化发展的动态约束条件,即随着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开展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将随之改善,而东亚货币合作通过稳定汇率则能够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喻旭兰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同步性是衡量经济金融合作的收益与成本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研究东亚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周期是否存在同步性。本文以1994—2005年间ASEAN+3国家的GDP季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建立了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得出ASEAN+3国家的GDP季度时间序列之间在短期内有共同周期,在长期里存在共同发展趋势。因此,东亚国家(地区)经济周期在样本期间具有同步性,满足金融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东亚国家(地区)应当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经贸交流和经济金融合作,真正发挥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慧刚  
加强东亚汇率制度协调,建立东亚固定汇率区,是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的重要核心阶段。依照最优货币区标准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东亚构建固定汇率区是基本可行的,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周上尧  张源  
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几年美国利率调整与中国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美国的加息和减息政策对中国资本流动规模产生了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本文运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黏性和抵押担保约束两类摩擦的小国DSGE模型来深入分析外国利率冲击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抵押担保条件的偶然紧约束特性来解释利率冲击所造成的宏观经济非对称性,然后使用粒子滤波方法进一步验证、测算了偶然紧约束所造成的非对称资本流动规模。研究表明,外国利率的上升和下降将分别导致企业家部门抵押担保约束处于收紧与松弛的不同状态,并通过金融摩擦机制造成本国非对称的资本流动;运用实际数据与反事实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对称现象,在2011年间偶然紧的抵押担保约束导致每季度资本净流入的规模减少了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安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信贷冲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经济周期下微观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实际产出和出口,均受到劳动供给、货币、劳动生产率和外贸等方面的冲击;然后采用四变量SVAR模型对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所受的冲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区域化可以优先在香港、韩国和菲律宾展开;总体上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程度不低于日本,但与韩国存在一定差距;新冲击下,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和外贸冲击的对称性程度有所下降,这是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的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彤娟  孙瑾  
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VAR模型,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中国-东盟各国在经济开放度、经济周期同步性、通货膨胀相似性等方面具备货币合作基础。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6国的供给冲击对称性较高,货币冲击次之,需求冲击最差。中国-东盟具有深入开展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但未来还需克服政治障碍和外来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蕾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双方关系的实质性提升,也必将促进双方在货币金融上的进一步合作。本文运用SVAR模型和相关性分析,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10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10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年的建设期内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5国最适宜成为未来中国货币合作的备选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