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0)
2023(10175)
2022(8740)
2021(7815)
2020(6830)
2019(15597)
2018(15469)
2017(29352)
2016(16375)
2015(18895)
2014(19379)
2013(19148)
2012(18247)
2011(16998)
2010(17211)
2009(16154)
2008(15861)
2007(14651)
2006(12958)
2005(11758)
作者
(51428)
(43303)
(43230)
(41345)
(27405)
(20742)
(19761)
(17101)
(16184)
(15362)
(14909)
(14454)
(13987)
(13855)
(13752)
(13443)
(13112)
(12807)
(12593)
(12368)
(11124)
(10860)
(10614)
(10015)
(9944)
(9628)
(9515)
(9455)
(8780)
(8773)
学科
(87254)
经济(87174)
管理(42745)
(38173)
方法(32512)
(30037)
企业(30037)
数学(28792)
数学方法(28565)
地方(20915)
(19795)
中国(19791)
(19144)
(17203)
业经(15186)
(14444)
地方经济(13709)
农业(12498)
(12293)
贸易(12289)
(12037)
金融(12029)
(11789)
(11670)
(11565)
银行(11523)
(11465)
(11094)
理论(11058)
环境(11044)
机构
大学(247153)
学院(246508)
(108080)
经济(105714)
研究(92547)
管理(87318)
理学(73909)
理学院(73008)
管理学(71583)
管理学院(71144)
中国(68970)
科学(57634)
(52991)
(49377)
(48224)
(47098)
研究所(44899)
中心(41583)
(39034)
业大(38222)
财经(37809)
农业(37329)
经济学(34234)
(34051)
北京(33619)
(32957)
(32718)
师范(32579)
经济学院(30639)
(30328)
基金
项目(157668)
科学(121861)
研究(112689)
基金(112268)
(99388)
国家(98604)
科学基金(81742)
社会(70313)
社会科(66489)
社会科学(66469)
(62310)
基金项目(59075)
(52648)
自然(52267)
教育(51635)
自然科(50983)
自然科学(50963)
自然科学基金(50020)
资助(46509)
编号(45765)
成果(38294)
重点(36612)
(35520)
(34676)
课题(32704)
(31655)
科研(30240)
创新(29812)
计划(29728)
国家社会(29024)
期刊
(127271)
经济(127271)
研究(75912)
中国(49859)
学报(42943)
(42518)
(38144)
科学(37582)
管理(31281)
大学(31223)
学学(29663)
农业(28140)
教育(24777)
(22236)
金融(22236)
技术(21964)
经济研究(21290)
财经(19608)
业经(18436)
(16997)
问题(16620)
(15348)
技术经济(13645)
统计(13248)
(12822)
(12236)
世界(12154)
商业(11472)
(11442)
国际(11400)
共检索到381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悦  
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有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一些突发事件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影响下,经济波动可能会加剧。东亚经济周期波动是非对称的,且大多数国家(地区)的非对称性都表现为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长于下降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和同步性,2001年以后,东亚新兴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之间也呈现出较强的同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战勇  杨焕波  李星  
文章选取1992—2016年的经济年度数据构建经济周期指数,采用HP滤波方法,分析政府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关系,解剖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并根据中国经济特有现象和经济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了经济周期的特征,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一、经济周期的度量方法综观我国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剧烈波动的轨迹。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很多,从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时间来看,可分为中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从其与经济系统中各经济指标的影响关系来看,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由经济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即内在波动是经济周期形成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在同时允许异质性内生结构变化和关联性经济周期的情况下,笔者对1978年~2011年亚洲地区及其各子区域内的经济收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整个亚洲地区不存在广泛的经济收敛,但特定形式的经济收敛在某些亚洲子区域内部确实发生着,其中,西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存在确定性收敛,东北亚地区存在随机收敛。此外,越富裕地区的经济收敛越为缓慢,而越贫穷地区的经济收敛则越为迅速,且除东北亚地区外,西亚和南亚区域内各国的富裕程度与经济收敛速度同样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敬孝   张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周期在某些时期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而在另外一些时期则存在着离散的倾向。通过计算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实证检验了上述结论。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增长和紧密经济联系的构筑、东亚各国(地区)趋同的经济和金融政策以及世界性冲击是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周期在某些时期出现同步变动的主要原因;而东亚各国(地区)内部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的差异以及外部冲击的减弱是导致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期性在90年代上半期出现离散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兵  
经济周期同期性问题的研究是世界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周期同期性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期性的形成原因和传导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传海  
本文认为,东亚经济周期的波动较大,周期的同步性和协动性较低,并且低于欧盟的协动程度。而且从东亚的次区域进行考察,东亚并不存在明显的几个同步的经济周期的次区域,只是东盟之间存在经济周期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的调整机制。因此,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经济周期一体化标准看,东亚组成货币联盟的成本较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运用动态因子模型和B-B算法,以1993q1-2008q3时间段内GDP季度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东亚十国(地区)共同经济周期及其具体特征。再根据动态因子模型得到的参数,比较了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除中国和共同周期的关系不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和共同周期的关系比较紧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本文采用1992-2012年中国与东亚12国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程度和政策协调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中勾勒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进而传导至经济周期同步性这一间接机制。结果表明:就中国—东亚层面而言,贸易一体化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无显著的直接影响,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相似度(专业化分工)会直接减弱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首先通过B-B算法,考察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周期。然后运用动态因子模型,提取东亚共同经济周期,并通过比较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关系,直观地判断同步性问题。最后通过B-B算法计算出来各国(地区)经济周期的数据,使用一致指数方法定量地衡量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周期间的同步性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林  梁宏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共同所表现出的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异化特征,学术界兴起了一阵新兴市场研究的热潮。其中实际经济周期的研究者们也试图通过新兴市场的研究来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补充。文章归纳了至今所总结出的主要的新兴市场的一些差异特征,并且站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角度,借鉴前人的研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宋玉华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东亚经济周期(EABC)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趋凸现,本文选取10个代表性国家(地区),以实证方法对1970-2004年东亚经济周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地区性大国经济周期独立性较明显,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分析结果为东亚经济合作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初睿  张健  葛新权  
研究目标:探析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并挖掘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周期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处于10年左右中周期长度,整体经济与周期影响因素的特征相似但不完全同步,一定程度存在协同性。总体而言,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存在矛盾和经济周期有潜在波动的可能均源于协同水平的待提升。研究创新: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中微观经济周期及协同性,并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因素的联动性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价值:为提升经济协同性和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