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3)
- 2023(9350)
- 2022(8090)
- 2021(7478)
- 2020(6207)
- 2019(13716)
- 2018(13647)
- 2017(25141)
- 2016(13800)
- 2015(15496)
- 2014(15162)
- 2013(14409)
- 2012(13031)
- 2011(11648)
- 2010(11432)
- 2009(10515)
- 2008(10115)
- 2007(8944)
- 2006(7637)
- 2005(6760)
- 学科
- 济(48228)
- 经济(48176)
- 管理(34859)
- 业(30649)
- 企(26097)
- 企业(26097)
- 地方(16104)
- 方法(15993)
- 农(14422)
- 中国(13919)
- 业经(12565)
- 学(12180)
- 数学(12014)
- 数学方法(11818)
- 财(11492)
- 理论(11156)
- 和(10558)
- 农业(9922)
- 教育(9047)
- 地方经济(8668)
- 贸(8556)
- 贸易(8550)
- 制(8455)
- 环境(8298)
- 易(8183)
- 务(7591)
- 财务(7570)
- 财务管理(7546)
- 教学(7278)
- 企业财务(6947)
- 机构
- 学院(178226)
- 大学(174412)
- 管理(62284)
- 济(60897)
- 经济(59174)
- 研究(57530)
- 理学(52851)
- 理学院(52101)
- 管理学(50991)
- 管理学院(50640)
- 中国(43661)
- 科学(37596)
- 京(37278)
- 江(29376)
- 财(29205)
- 范(29125)
- 师范(28869)
- 所(28569)
- 中心(27468)
- 农(26304)
- 研究所(25697)
- 州(24163)
- 业大(24040)
- 北京(22944)
- 师范大学(22807)
- 财经(22717)
- 技术(22188)
- 院(21540)
- 农业(20343)
- 经(20293)
- 基金
- 项目(117534)
- 研究(91853)
- 科学(91492)
- 基金(80527)
- 家(69301)
- 国家(68593)
- 科学基金(58518)
- 社会(55394)
- 社会科(52190)
- 社会科学(52181)
- 省(49022)
- 基金项目(43007)
- 教育(42727)
- 编号(41648)
- 划(40485)
- 自然(36256)
- 自然科(35318)
- 自然科学(35307)
- 自然科学基金(34613)
- 成果(34398)
- 资助(30956)
- 课题(28611)
- 发(27200)
- 重点(26904)
- 年(25361)
- 项目编号(25224)
- 创(24885)
- 部(24044)
- 性(23003)
- 创新(22935)
共检索到274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顾飞
对《皕宋楼藏书志》所录域外文献学术价值的考察,需在东亚文化交流畛域下,穷究陆氏辑录域外文献之因,追溯汉籍在东亚文化融通中的传播轨迹,方可加以洞悉。其学术价值体现于三方面:一是书目提要于原书序跋、名家手跋多所辑录,二为《四库全书总目》之补充,三是补撰《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之阙漏书目。
关键词:
《皕宋楼藏书志》 域外文献 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顾飞
付梓于光绪末年的《善本书室藏书志》是清末一部具有解题性质的善本书志,著录有34部刊刻于高丽、日本的域外汉籍,内容包含经、史、子、集。书中详细考证、记载这些域外汉籍的作者履历、序跋、藏书印、版式特征、版本源流等情况。通过对《善本书室藏书志》学术价值的探究,可以反映出清末知识分子的自恋情怀以及近代以来东亚文化圈的文化交流互动。
关键词:
《善本书室藏书志》 域外文献 学术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康化
中、日、韩 3国拥有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安全对话尤其是文化对话很有必要。当前 ,“日剧”、“韩流”风行中国 ,而“汉风”在日韩也渐成风气。 3国应以和合精神为基本理念 ,共同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东亚文化 和合精神 文化产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华军 言文
“拜经道古向山阁,学稼著书别下斋。”这是日前举办的浙江省海宁市图书馆百年庆典(1904—2004年)书画邀请展上悬示的一副对联,联语是由八旬高龄的海宁耆老陈伯良先生新近撰书的,可内容说的全都是至少一百年前的往事。据智旷先生所撰《海宁历代藏书家简表》,其中的“拜经”是吴骞(1733—1813年)、“道古”乃马思赞(1669—1722年)藏书之楼,“向山”为陈鳢(1753—1817年)藏书之阁,“学稼”即许焯藏书之轩,“著书”系周春(1730—1815年)、“别下”是蒋光煦(1813—1860年)藏书之斋,在清代俱为当地名闻江南的私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增清
归安(今湖州)皕宋楼是晚清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它以收藏宋元刊本之富名闻海内外,其珍贵藏书在楼主陆心源身后被日本岩崎氏尽载东去,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沉痛教训。本文简要介绍了皕宋楼藏书聚散的概况。
关键词:
藏书楼 图书馆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立民
铁琴铜剑楼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其藏书历时百年之久。所以如此,除了在客观上深受明清藏书文化传统的影响外,也是与瞿氏子孙共同的文化素养休戚相关的。同时,瞿氏家族的雄厚经济基础又为其藏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崔欣
本文以清代嘉道年间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的藏书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图书馆所藏《慈云楼藏书志》稿本与南京图书馆所藏《古香阁藏书志》稿本进行比较考察,揭示二者之传承关系,兼对《慈云楼藏书》的成书年代等问题略加考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体杨 余光岚 赖毅
文章对云南科研工作者2000-2012年在生物科学领域发表的被SCIE收录的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引文类型、学科分布等特征,分析和归纳期刊引文的出版商和代理商特征;以云南各高校图书馆、NSTL、CALIS和读秀的期刊数据为基础分析区域外文期刊的保障情况,分析图书引文在云南和全国文献机构的保障情况,就云南开展区域外文文献保障提出建议。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外文文献保障 生物科学 云南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文文 雷晓锋 冯蓉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连续举办四届的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例,分析了国际化视域下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规划和实施、效果和反馈,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展望和建议,以期对同类型平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张类坊 闵忠荣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布局特色,最后从微观上分析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以期进一步丰富江西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成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张类坊 闵忠荣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德芳
China's acceding to WTO has great impact on original foreign document resources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our country with a guarantee for foreign document resources,the author suggests a regional system of guarantee be set up so as to supplement and perfect our country's system of guarantee ...
[期刊] 求索
[作者]
易彬
荷兰之于郭沫若的域外经历,相关线索长期湮没无闻。新近披露的传记资料表明,郭沫若与荷兰著名外交家、汉学家高罗佩有过交往;荷文版书刊则显示,多种选本译介过郭沫若的作品,郭沫若也一度受到荷兰左派文学力量的重视,且在荷文版中国文学史著之中占据一定的篇幅,但样本偏小、影响有限。尽管如此,从域外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郭沫若与荷兰"这一话题还是有其积极意义,浮现了中国现代作家与非直接关联的、小语种的国度之间的多重线索。由此拓展来看"中国现当代作家与荷兰"这一议题,可待规整的材料并不在少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