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9)
- 2023(6224)
- 2022(5242)
- 2021(4781)
- 2020(4022)
- 2019(8947)
- 2018(8801)
- 2017(16882)
- 2016(9308)
- 2015(10457)
- 2014(10460)
- 2013(10221)
- 2012(9509)
- 2011(8679)
- 2010(8888)
- 2009(8407)
- 2008(8576)
- 2007(7827)
- 2006(6841)
- 2005(6504)
- 学科
- 济(35143)
- 经济(35063)
- 管理(32662)
- 业(27730)
- 企(24510)
- 企业(24510)
- 制(13374)
- 财(12150)
- 方法(11390)
- 体(10447)
- 中国(9478)
- 数学(9322)
- 数学方法(9217)
- 农(8807)
- 业经(8774)
- 体制(7776)
- 融(7512)
- 金融(7509)
- 务(7246)
- 财务(7230)
- 银(7223)
- 银行(7215)
- 财务管理(7209)
- 贸(7064)
- 贸易(7060)
- 行(6905)
- 易(6903)
- 企业财务(6830)
- 环境(6321)
- 划(6224)
- 机构
- 大学(132854)
- 学院(132137)
- 济(56135)
- 经济(54914)
- 管理(49589)
- 研究(45961)
- 理学(41782)
- 理学院(41352)
- 管理学(40805)
- 管理学院(40556)
- 中国(34974)
- 财(29907)
- 京(27524)
- 科学(24788)
- 所(22634)
- 财经(22537)
- 江(20936)
- 中心(20906)
- 经(20327)
- 研究所(20020)
- 农(19422)
- 北京(17354)
- 经济学(17338)
- 院(16957)
- 业大(16887)
- 财经大学(16751)
- 州(16298)
- 范(16218)
- 师范(16079)
- 经济学院(15512)
- 基金
- 项目(85176)
- 科学(67655)
- 研究(65628)
- 基金(62006)
- 家(53098)
- 国家(52670)
- 科学基金(45426)
- 社会(42416)
- 社会科(40214)
- 社会科学(40203)
- 省(32922)
- 基金项目(32190)
- 教育(30763)
- 自然(27799)
- 划(27627)
- 编号(27006)
- 自然科(26953)
- 自然科学(26944)
- 自然科学基金(26478)
- 资助(24731)
- 成果(23439)
- 制(22510)
- 部(19759)
- 重点(19275)
- 课题(19179)
- 创(18349)
- 国家社会(17857)
- 性(17618)
- 发(17584)
- 教育部(17476)
共检索到211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王丹阳
东亚地区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着国家财政、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东亚地区的地缘特征与多灾现象,使得东亚国家间灾害合作机制与跨国自然灾害基金的成立可以有效管理灾害风险,提高救灾效率和减少灾害影响。本文从自然灾害对国家财政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入手,研究了东亚地区的灾害风险特征以及对国家的影响,并借鉴国际上地区间应对巨灾风险的主要融资方案,提出了建立东亚自然灾害基金的救灾合作机制,并就其运行和赔付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兰英 叶陈毅 李娜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资金严重缺乏成为制约企业恢复重建的重要原因。本文正是基于此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设置灾害补偿基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企业应采取自有资金自救与税收减免措施,发展保险市场;政府要制定法律,启动救灾保险机制;保险公司应拓展自然灾害保险业务,创新风险证券化产品;借鉴国外经验,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加强企业灾害救助工作。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补偿基金 政府 企业 保险公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吉东 吉中会 范碧航 金宝森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庆霞
从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入手,揭示了我国应急物流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基于自然灾害的我国应急物流的合作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机制、政府保障机制及控制反馈机制三个板块。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合作机制 协同运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萍
本文基于1982~2006年全球94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中长期角度考察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所有国家样本的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对发展中国家样本的研究表明,旱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洪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增长。地震带来了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政府应科学评估不同自然灾害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差异,以制订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经济增长 系统GMM估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君 王海兵 潘春华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台风、洪涝、旱灾、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据民政部统计,2009-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别高达2523.7亿元、5339.9亿元、3096.4亿元、4185.5亿元、5808.4亿元、3373.8亿元和2700多亿元,因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持续高位运行,全国抗灾防灾形势严峻。自然灾害使我国每年的GDP损失3-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生华 马丽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山区、牧区、林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特定的地理和气象因素影响,农业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和频发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民族聚居地区如果说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家庭具有个别性,则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的家庭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救灾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建立民族地区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助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业 自然灾害 救助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南申 彭岳
自然灾害保险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单纯通过市场手段难以有效解决。在采取以商业保险为基础、政府财政补贴为补充的混合型保险模式时,应确保保险产品的价格以风险为依据、交易对象以值得保护为依据。在条件成熟时,应放松资本市场的管制,允许保险风险证券化,积极扩充保险赔付资金池,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险需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常青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当前应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金融措施大多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性,尚未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可持续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本文在剖析目前金融体系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银行灾难备份、保险市场、金融产品创新、信托制度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自然灾害 长效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薇
针对我国突发性灾害事件频发的状况,指出应急物流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应急物流的保障特点,指出两个影响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关键因素,即响应速度和保障能力,并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从多方面强化物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物资保障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刘煌 许俊鑫 林晓刚 周永务
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众多小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刻画农户的风险规避特性,构建风险规避农户和风险中性保险公司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机制下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以及双方的险种选择。研究发现:(1)产量保险会抑制农户生产投入的努力水平,气象指数保险却能激励农户提升努力水平进而增加市场中农产品的供应量,但是气象指数保险下农户的效用并不一定优于产量保险。(2)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是影响其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农户才会选择投保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而且随着农户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其最优险种选择将由产量保险转为气象指数保险。数值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淼
城乡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监管,不仅直接关系到应急决策政令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效果,也关系到灾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突飞猛进,但应急监管机制建设却进展缓慢,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近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并确立的监管模式,由于只是一种常态监管模式,其在应急状态下的监管力量、动力机制、方式手段、组织体系等方面暴露出了不适应的问题。因此,立足现有工作基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应急监管模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监管机制 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淼
城乡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监管,不仅直接关系到应急决策政令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效果,也关系到灾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突飞猛进,但应急监管机制建设却进展缓慢,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近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并确立的监管模式,由于只是一种常态监管模式,其在应急状态下的监管力量、动力机制、方式手段、组织体系等方面暴露出了不适应的问题。因此,立足现有工作基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应急监管模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监管机制 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宗龙
文章基于熵权理论构建一种新的农业自然灾害灾情指数,以该指数为标的开发自然灾害灾情指数期权合约。以保险精算定价理论为基础,基于跳扩散过程对期权定价。研究表明:不同地区评价因子的权重不同,基于熵权理论的灾情指数编制法能有效避免人为设置权重的主观任意性,该指数能有效捕捉并刻画灾情程度。含跳扩散过程的二元期权价格普遍高于B-S模型下的价格,且到期时间越长,价差越大。
关键词:
熵权理论 灾情指数 跳扩散过程 期权定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丹 郑智峰
依据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及美国、日本的救灾经验,构建我国重大灾害救灾机制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充分的预防机制、完备的应对机制、高效的反应机制和科学的重建机制。救灾机制的建设,应以完善救灾法律体系、提高政府救灾效率、优化救灾资源配置、扶持民间救灾力量和建立监督评价体系为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