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8)
2023(4675)
2022(4089)
2021(3592)
2020(3327)
2019(7565)
2018(7415)
2017(15313)
2016(8453)
2015(9773)
2014(9748)
2013(9818)
2012(9363)
2011(8380)
2010(8574)
2009(8191)
2008(8204)
2007(7474)
2006(6547)
2005(5999)
作者
(23396)
(19751)
(19690)
(18968)
(13001)
(9591)
(9110)
(7616)
(7578)
(7271)
(7005)
(6714)
(6379)
(6312)
(6236)
(6168)
(5963)
(5773)
(5731)
(5688)
(5224)
(4877)
(4851)
(4528)
(4525)
(4478)
(4466)
(4439)
(3983)
(3854)
学科
(41541)
经济(41480)
管理(28382)
(28356)
方法(23534)
(22487)
企业(22487)
数学(21846)
数学方法(21716)
(13062)
(11060)
中国(10228)
(8739)
财务(8708)
财务管理(8685)
(8405)
企业财务(8021)
农业(7864)
(7005)
贸易(7001)
地方(6986)
业经(6931)
(6776)
(6696)
(6676)
银行(6665)
(6530)
金融(6528)
(6261)
(5253)
机构
大学(124533)
学院(121179)
(55304)
经济(54216)
管理(49542)
理学(42250)
理学院(41916)
管理学(41392)
管理学院(41171)
研究(38146)
中国(31682)
(27929)
(25187)
财经(22109)
(20130)
(19902)
科学(19635)
中心(19586)
经济学(18175)
(18069)
(17865)
经济学院(16648)
财经大学(16556)
北京(15856)
研究所(15850)
业大(15791)
(15318)
(14505)
师范(14361)
(13727)
基金
项目(77516)
科学(62100)
基金(59008)
研究(57333)
(50028)
国家(49633)
科学基金(43571)
社会(38648)
社会科(36830)
社会科学(36823)
基金项目(30445)
(28257)
教育(27497)
自然(27410)
自然科(26828)
自然科学(26822)
自然科学基金(26378)
资助(25789)
(24116)
编号(22216)
成果(19154)
(18881)
教育部(17086)
重点(17042)
国家社会(16606)
人文(16445)
大学(15624)
(15440)
(15428)
课题(15203)
期刊
(58726)
经济(58726)
研究(37849)
(23726)
中国(23263)
管理(17756)
学报(16929)
(16836)
金融(16836)
(15495)
科学(14963)
大学(13816)
学学(12734)
财经(12239)
教育(11843)
技术(10878)
(10381)
农业(9692)
经济研究(9240)
业经(8302)
问题(8221)
(7235)
图书(6977)
技术经济(6717)
理论(6381)
统计(6347)
国际(6218)
财会(5919)
会计(5747)
实践(5692)
共检索到18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泽荣  严青  陈奉先  
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正式成立。本文使用保险指数指标测算了在外汇储备库建设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参与动力差异,并藉此计算出参与者的成本/收益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库建设中呈现阶段性、"危机驱动型"特征;不同经济体从中受益差异明显,就中国而言,虽然在外汇储备库建设中投入了最高的份额,但收益十分显著;未来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应该重点考虑对无参与动力经济体的补偿问题和参与动机强度不一致经济体的协调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严青  陈奉先  
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正式成立。本文使用保险指数指标测算了在外汇储备库建设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参与动力差异,并藉此计算出参与者的成本/收益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库建设中呈现阶段性、"危机驱动型"特征;不同经济体从中受益差异明显,就中国而言,在外汇储备库建设中投入了最高的份额,收益也十分显著;未来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应该重点考虑对无参与动力经济体的补偿问题和参与动机强度不一致经济体的协调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海青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东亚货币合作背景下的外汇储备管理。文章运用俱乐部理论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给各经济体带来的收益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在危机前、危机期间和危机后三个时期内,危机期间外汇储备库带来的收益是最显著的;二是东亚部分储备库带来的收益大于100%储备库,这些结论为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东亚发展外汇储备库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薛伟  陈奉先  
基于2004~2016年金砖经济体的数据,采用横截面方差分解法,将外汇储备库因素引至方差分解模型中,考察不同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的风险分担程度及福利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所实现的风险分担程度较低,但伴随着外汇储备库规模的扩大,其风险分担程度大幅度提升;金砖经济体已实现的福利收益甚微,仍存在较大的潜在福利上升空间。因此,金砖经济体应适时增加成员国,逐步扩大外汇储备库规模,以更好发挥外汇储备库风险分担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倩  
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对于区域内成员国而言机会成本与潜在收益并存。准备金指数法研究表明:同危机前相比,从外汇储备库制度安排中受益的国家数目和受益的幅度都有大幅增加,这表明外汇储备库的制度安排能使各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未来独立经济监控实体加之合理的东亚储备库制度安排就会形成亚洲货币基金(AMF)的雏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琛  周宇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了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步伐,由"10+3"国家共同发起的东亚外汇储备库逐渐浮出水面。东亚外汇储备库自提出以来就被寄予厚望,被看作是亚洲地区的自救机制,是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雏形。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东亚外汇储备库的背景、特征、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及它的未来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青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和增资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东亚地区资金救助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东亚区域加强合作、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本文研究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缘起、基础和成立过程,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意义和制度安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中国的对策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三兴  杜厚文  
通过对东亚和拉美的外汇储备累积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帐户盈余积累等实际因素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结论。东亚比拉美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东亚依附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战略不仅能够增加出口,且获得经常帐户盈余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拉美。但东亚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积累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预防性动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兵权  
近年来东亚承接了发达国家移出的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函数,经济实力开始增加,在世界贸易中份额上升,出口增长,经常项目顺差增多;东亚国家经济运行的良好表现,亦吸引了国际资本的流入,进而造成了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通过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在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后,制造业出口迅猛发展,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顺差,间接引发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同时,国际产业转移通过FDI的持续涌入促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直接造成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在今后甚至较长一段时期东亚外汇储备还将处于高水平并仍将继续增加,这是东亚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现在或者不久的将来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是此次峰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分析人士认为,金砖国家设立外汇储备库,意在织就一张自身的金融安全网,共同应对资本运作的风险和金融领域的动荡。金砖国家范围内设立外汇储备库的动向由来已久,2012年外界就曾传出金砖国家将设立共同基金以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中国外交部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金砖国家正在就建立外汇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珍  赵瑞君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各项可量化成本,包括冲销成本、资本损失、债务性储备的成本和机会成本等;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勋  赵正一  李永乐  
200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蝉联世界首位,巨额外汇储备在保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本币汇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也同样面临着收益率缩水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演化过程的动态比较方法,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工具,对1997—2012年间我国外汇储备间接投资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要集中于政府中长期债权和货币市场工具,债权投资的比重大于股权投资的比重,外汇储备投资优先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将盈利性置于次要位置,外汇间接投资结构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伊丽  
尼克松冲击后,为抑制日元升值,日本官方长期进行外汇干预。"特别会计账户"中的外汇资金是较为合理的外汇干预资金的代理变量,根据该代理变量估算得出日本1971年8月至1991年3月的外汇干预月度数据,进而分析1971年8月至2017年3月日本的外汇干预行为及其效益与风险。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外汇干预行为在稳定汇率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尤其是外汇干预的账面收益和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收益非常显著,这证明日本官方的外汇干预是成功的。为更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日本今后应适当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三兴  杜厚文  
以东亚和拉美两个地区为样本,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账户盈余积累等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东亚比拉美保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即东亚依附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够增加出口,而且获得经常账户盈余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拉美,东亚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积累上表现出了一定的预防性动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斌  
本文利用国际和国内外汇储备的历史数据 ,通过国际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全球外汇储备发展变化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和适度性规模等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外汇储备的状况 ,论证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因素 ,并对如何实施科学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