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7)
- 2023(6228)
- 2022(5115)
- 2021(4275)
- 2020(3626)
- 2019(8082)
- 2018(7891)
- 2017(15644)
- 2016(7878)
- 2015(8836)
- 2014(8980)
- 2013(9165)
- 2012(8949)
- 2011(8156)
- 2010(8504)
- 2009(8074)
- 2008(7748)
- 2007(7161)
- 2006(6729)
- 2005(6377)
- 学科
- 济(65590)
- 经济(65563)
- 管理(26909)
- 业(26249)
- 企(20979)
- 企业(20979)
- 方法(20857)
- 数学(19042)
- 数学方法(18957)
- 地方(15789)
- 地方经济(12282)
- 技术(11923)
- 中国(11343)
- 财(10936)
- 学(9724)
- 农(9673)
- 业经(9658)
- 农业(7646)
- 融(7308)
- 金融(7308)
- 环境(7307)
- 经济学(7178)
- 贸(6981)
- 贸易(6977)
- 关系(6783)
- 易(6690)
- 技术管理(6673)
- 制(6646)
- 务(6500)
- 财务(6490)
- 机构
- 大学(130975)
- 学院(130395)
- 济(72791)
- 经济(71702)
- 研究(50034)
- 管理(48281)
- 理学(41019)
- 理学院(40624)
- 管理学(40122)
- 管理学院(39875)
- 中国(36495)
- 财(30249)
- 京(26492)
- 科学(26235)
- 所(25458)
- 经济学(24506)
- 财经(24034)
- 研究所(22695)
- 经济学院(21871)
- 经(21771)
- 中心(21042)
- 江(19468)
- 财经大学(17614)
- 院(17526)
- 农(17268)
- 北京(17130)
- 业大(15501)
- 科学院(15062)
- 州(14866)
- 范(14861)
- 基金
- 项目(79654)
- 科学(63685)
- 基金(59719)
- 研究(58295)
- 家(51660)
- 国家(51314)
- 科学基金(43987)
- 社会(40879)
- 社会科(39127)
- 社会科学(39116)
- 基金项目(30621)
- 省(29678)
- 自然(26117)
- 教育(25650)
- 自然科(25525)
- 自然科学(25522)
- 自然科学基金(25072)
- 资助(24978)
- 划(24388)
- 编号(20998)
- 发(18731)
- 部(18547)
- 国家社会(18255)
- 重点(18169)
- 成果(16900)
- 创(16686)
- 济(16548)
- 经济(16399)
- 教育部(16342)
- 人文(15887)
共检索到210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志雄
本文利用结构关联方法,实证分析1985~2004年东亚吸引外资是否会带来技术进步,并以此推动经济均衡增长。东亚经济均衡增长经历了三次路径转移,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的动态调整,但技术进步的作用具有时滞性。东亚需要增强吸收和转换技术的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春应 王波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负效应;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FDI对中国资本积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和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国内投资、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FDI;FDI与市场化程度互为因果关系;FDI是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产业资本、人力资本、R&D、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劳动力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彪 薛勇军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溢性 经济增长 比较静态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应松 肖光恩 赵月
尽管近年来湖北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集中的产业主要是是制造业。通过对湖北十六个地级市(自治州)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不平等指数和空间相关指数的测算可知:目前湖北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程度还很高,而且表现出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这说明湖北一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会对另一个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郝群花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考察究竟是哪些因素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选择行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生产规模,其次是规划规模,然后是生产成本,而研发费用支出对促进FDI流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工业数据进行协整及误差修正分析却发现,从长期来看研发费用的支出对FDI的吸引作用很大。这两个不同的实证结果充分说明,与工业相比,中国的其它行业还需大力开展研究与开发,以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关键词: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行业分布 非均衡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贺执中 盛敏
本文借助计量分析方法,对外商投资的流量与行业投向效应,资本存量效应、进出口贸易效应以及技术进步效应作了如下实证分析,有若干结论是值得深思的。 一、外商投资的净流量与行业投向效应分析 本文中,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的净流量(NFDOI)是指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各年实际值(亿元);外商投资的存量是指各年外商投资净流量和扣除折旧费用之后的累积值。由于我国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军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05年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部门生产模型,分析FDI和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就工业部门来说,国内地区间科技创新与合作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FDI直接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FDI 技术扩散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明华 张晓萌 仲崇阳 刘玉鑫
本文运用关系数据计量建模技术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及路径。结果表明:FDI、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整体来看,技术进步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最大,FDI次之;分段来看,自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力显著增强;逐年来看,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对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而FDI和人口密度的作用略有减弱,2008年以后技术进步超越FDI成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技术进步日趋重要的决定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凌云 杨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对东道国经济的资本积累作用,还表现在对东道国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与金融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居民的储蓄率有重要的联系,同时东道国技术存量对技术吸收能力有积极作用;该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性,但是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有消极的负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建华 欧阳轶雯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广东省1997—1999年39个行业和2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广东省FDI外溢过程中,示范—模仿效应和联系效应的效果较为显著,且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FDI在行业中外溢效应小于在地区内的效应;各城市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因素强烈影响FDI的外溢效果。因此,外资政策的制定不应该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重点应在于其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莉
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市场活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正效应,但并不对技术市场活跃度有积极作用;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全样本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分样本检验显示高活跃度的技术市场对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正影响;国内资本中民营资本对技术市场活跃度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分时段检验显示,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民营经济,对技术市场活跃度的影响逐渐变得积极有效,对技术开发与利用显得越来越迫切。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市场活跃度的积极作用,以及发挥技术市场活跃度在新常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本文将数字经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其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稳外资的作用;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增长分位点增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溢出效益可能远大于直接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冯根福 韦开蕾
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对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的具体机制却研究甚少。本文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视角提出并验证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个假设:(1)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减小国内生产的非效率,是提高生产技术效率的推动器;(2)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加快国内技术进步,是生产前沿的移动器。因为这种双重作用,所以外商直接投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的发展为验证这两个假设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例。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工业化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庆强
文章根据1989—2013年我国东部1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运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省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后进一步回归分析得到更切实际的结果。实证结果表明:FDI本身并未给经济增长带来多大的益处,它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国内投资和政府支出促进了FDI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东部地区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