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8)
2023(8735)
2022(7266)
2021(6552)
2020(5152)
2019(11707)
2018(11159)
2017(21224)
2016(11145)
2015(12263)
2014(12284)
2013(12263)
2012(11862)
2011(10984)
2010(11520)
2009(10869)
2008(9788)
2007(8842)
2006(8162)
2005(7869)
作者
(32521)
(26974)
(26743)
(25165)
(17038)
(13008)
(12132)
(10438)
(10321)
(9755)
(9169)
(9041)
(8693)
(8655)
(8464)
(8363)
(7898)
(7881)
(7775)
(7583)
(7008)
(6576)
(6498)
(6209)
(6196)
(6044)
(6020)
(6013)
(5482)
(5365)
学科
(54950)
经济(54902)
(30524)
管理(27300)
(25982)
金融(25981)
中国(24917)
(23448)
银行(23436)
(22938)
地方(22368)
(22303)
企业(22303)
(16727)
业经(13837)
(13134)
方法(12535)
农业(12299)
地方经济(11740)
(11505)
中国金融(11074)
数学(10609)
数学方法(10516)
(10296)
(9759)
贸易(9741)
(9302)
(8952)
(8357)
技术(8190)
机构
学院(157169)
大学(152715)
(69517)
经济(67930)
研究(62273)
管理(54638)
中国(53586)
理学(45059)
理学院(44451)
管理学(43812)
管理学院(43522)
科学(35413)
(33857)
(32196)
(32033)
中心(29682)
研究所(28638)
(27797)
(25195)
财经(24297)
(22502)
北京(22413)
(22303)
师范(22286)
(21877)
(21744)
经济学(21448)
农业(21109)
(20869)
业大(20513)
基金
项目(97677)
科学(76616)
研究(75844)
基金(68097)
(58810)
国家(58239)
科学基金(49010)
社会(48050)
社会科(45624)
社会科学(45619)
(39571)
基金项目(35611)
教育(33432)
(32843)
编号(31615)
自然(28664)
(28644)
自然科(27967)
自然科学(27963)
自然科学基金(27445)
资助(27302)
成果(26353)
发展(23653)
(23244)
课题(23105)
重点(22700)
(21168)
(20840)
(19789)
创新(19785)
期刊
(87957)
经济(87957)
研究(54075)
中国(40115)
(34031)
金融(34031)
(28275)
(23000)
管理(22078)
学报(20962)
科学(20870)
教育(20428)
农业(18639)
大学(16266)
业经(15256)
学学(15208)
技术(13960)
经济研究(13585)
财经(11885)
问题(10958)
(10272)
国际(9925)
(9521)
(9032)
世界(8952)
(8664)
论坛(8664)
(7798)
商业(7634)
现代(7593)
共检索到269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此后十年来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虽然步履缓慢,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表明了其从象征性的合作向实质性的现实合作开展的进程。对今后的东亚金融合作,笔者提出了五条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当善  刘小坤  
本文认为,把中国与东亚金融合作作为中国进入金融全球化的出发通道。对此必须:利用亚洲债券基金,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运用货币互换协议,扩大我国外汇市场干预力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灵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7月7日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召开。来自中央各部委、银行、金融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中国银行系统的近300名官员、专家、学者及金融实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大会。第三届国际金融学会会长、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委托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向大会致开幕词。致辞中,王兆星指出,当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调控机制,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健全金融法制,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他要求,理论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使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筱原兴  王于苗  张虎  
本文是日本国际货币研究所前专务理事筱原兴先生专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曾参与1997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文章分析了"清迈倡议"的形成、变革及取得的成果;针对流动性危机对策、地区监控体系、新的区域金融机构以及亚洲货币单位等问题阐述了日本官方和学界的看法。特别针对由中国负责的"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工作组撰写的政策建议提出了意见,主张在CMI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推进亚洲货币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并指出日中两国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促使该地区各国为自救和互救、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各项合作倡议,逐渐形成了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为减弱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东亚各国推进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地区外汇储备库不断扩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比例不断减少。为增进和巩固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效率,东亚各国加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整合了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的进程,为促进东亚地区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权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相互提供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各层级的流动性救援设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于东亚地区尚未进入汇率协调阶段,建立在丰富流动性资源基础上的东亚各层级流动性救援设施的有效性不足。若将这些流动性资源用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则有助于区域金融稳定,同时可为区域货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在参与东亚金融合作进程中,应积极主张区域金融市场发展路径,并籍此助推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2003年6月2日,国际清算银行(BIS)、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及其11个成员同时发布新闻公告,宣布启动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ABF),其初始规模为10亿美元,将投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立谦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东亚金融合作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本文认为中国作为东亚重要国家,与东亚各国的经济金融联系将日益密切,中国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又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阿德莱·斯蒂文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2021年12月7日,作为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东盟及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举行了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首份官方回顾报告。2022年1月31日,AMRO正式运作10周年。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生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东亚金融合作,正在接受反复无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供应链的重构、气候问题的紧迫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都对东亚金融合作的内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珏  
国家形象特别是大国形象,对东亚国家间各种政治经济关系、包括金融合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入手,归纳了中国在东亚地区国家形象的三个矛盾性特点,进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与东亚金融合作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剖析东亚金融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灏  李罗力  冯苏宝  
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经济、贸易、金融和信息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尽管东亚地区构筑经济一体化已具备一定条件并打下相当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因此有必要以"10+1"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合作契机,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范围,形成涵盖整个东亚的"共同体"合作框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俊江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经济互补为基础的沿海域型合作模式;二是以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沿边型合作模式;三是次区域或增长三角型合作模式。这三种合作模式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虽然目前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合作仍会稳步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在下世纪初,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