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9)
- 2023(10081)
- 2022(9073)
- 2021(8604)
- 2020(7192)
- 2019(16963)
- 2018(16926)
- 2017(33029)
- 2016(17814)
- 2015(20174)
- 2014(20275)
- 2013(20128)
- 2012(18474)
- 2011(16712)
- 2010(16570)
- 2009(15031)
- 2008(14607)
- 2007(12564)
- 2006(11034)
- 2005(9576)
- 学科
- 济(73951)
- 经济(73877)
- 管理(48385)
- 业(46362)
- 企(38206)
- 企业(38206)
- 方法(35011)
- 数学(29702)
- 数学方法(29380)
- 贸(22531)
- 贸易(22520)
- 易(21821)
- 农(19291)
- 地方(17788)
- 中国(17347)
- 财(15720)
- 业经(15718)
- 学(15702)
- 农业(12869)
- 理论(12386)
- 和(11913)
- 环境(11850)
- 制(10959)
- 技术(10833)
- 务(10000)
- 财务(9941)
- 财务管理(9925)
- 划(9720)
- 融(9671)
- 金融(9669)
- 机构
- 大学(254518)
- 学院(252982)
- 济(102569)
- 管理(102371)
- 经济(100371)
- 理学(89295)
- 理学院(88305)
- 研究(86837)
- 管理学(86817)
- 管理学院(86391)
- 中国(61776)
- 京(54732)
- 科学(53976)
- 所(43873)
- 财(42612)
- 研究所(40185)
- 农(39620)
- 中心(38314)
- 业大(38265)
- 财经(35097)
- 江(34864)
- 北京(34747)
- 范(33953)
- 师范(33686)
- 经(31911)
- 院(31860)
- 农业(31175)
- 经济学(29433)
- 州(29270)
- 师范大学(27399)
- 基金
- 项目(177141)
- 科学(138244)
- 研究(130321)
- 基金(127859)
- 家(111325)
- 国家(110452)
- 科学基金(94096)
- 社会(79978)
- 社会科(75741)
- 社会科学(75718)
- 基金项目(68907)
- 省(68267)
- 自然(62025)
- 自然科(60532)
- 自然科学(60520)
- 自然科学基金(59416)
- 教育(58943)
- 划(57767)
- 编号(53920)
- 资助(52952)
- 成果(43531)
- 重点(39399)
- 部(39066)
- 发(38076)
- 创(36482)
- 课题(36348)
- 创新(33974)
- 科研(33912)
- 教育部(33362)
- 项目编号(33057)
- 期刊
- 济(109704)
- 经济(109704)
- 研究(74573)
- 中国(42897)
- 学报(39246)
- 科学(36562)
- 管理(36530)
- 农(35680)
- 大学(29346)
- 财(29204)
- 学学(27544)
- 教育(27189)
- 农业(25678)
- 技术(20988)
- 融(18441)
- 金融(18441)
- 业经(18043)
- 经济研究(17966)
- 贸(15887)
- 财经(15713)
- 问题(15494)
- 图书(14372)
- 国际(14182)
- 业(13405)
- 经(13304)
- 理论(12941)
- 科技(12401)
- 资源(12219)
- 技术经济(12102)
- 实践(12072)
共检索到363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齐军领 范爱军
在各国关税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及中间产品贸易盛行的情况下,贸易时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把贸易时间分为贸易便利时间和物流时间,通过研究发现,贸易时间与贸易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物流时间比贸易便利时间的影响更大。此外,贸易时间对时间敏感产品贸易的影响,比时间不敏感产品更加显著。
关键词:
东亚地区 贸易 贸易时间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昭阳 周昕
本文从零部件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东亚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文中计算了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1992~2005年的零部件贸易额,在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在东亚地区以零部件进口为主,而与区域外市场之间以最终产品出口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东亚地区的生产网络中,东亚地区的"三角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进口来自于区域内较发达经济体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进行装配加工后将最终产品销往区域外市场。
关键词:
中国 东亚 零部件贸易 三角贸易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海波
一国的贸易态势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以三种类别的贸易品(初级产品,标准化制成品,差异化制成产品)划分为基础,具体考察了东亚各国对外贸易态势的变动情况。此外,作者还对东亚不同地区贸易态势变动的差异进行了说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宏恩
对国际投资(FDI)和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研究受到日益关注,它有助于政府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中得到借鉴,而将该研究纳入国家宏观战略则使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边际优势战略在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具有很多相似经济特征的中国对此更应该认识和借鉴。本文以母国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为对象,通过统计描述、断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证实了日本在战后至1997年经济危机前对东亚一直采取边际优势战略,揭示了在边际优势战略下,母国投资对出口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投资与进口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投资与进口的关系比与出口的关系更密切,同时也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边际优势战略 日本 东亚 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津平
东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这一影响 ,必须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利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测算了1 980年至 1 997年中国与其他主要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行业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 :中国的出口与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之间互补性较小 ,而中国的进口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因此与上述经济体合作关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 ,对日经济关系的加强有利于中日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 东亚经济 国际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燕锋 燕存露
美国和日本对东亚地区商品贸易结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燕锋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燕存露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东亚地区许多国家(地区)工业化相继取得明显成效,它们对美、日商品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制成品在对美、日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且向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甜甜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俄罗斯五个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水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五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运用PRODY指数分析东北亚地区五国对外贸易中水产品比较优势升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最强,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居于第二位,日本和韩国水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小,蒙古几乎不具有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通过OBC指数的测算发现,东北亚地区五国水产品贸易的互补优势大于竞争优势,中国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在水产品双边贸易中呈现较强的互补性。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水产品大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初级水产品,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大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调整与互补性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巩固和提升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水产品加快提质升级,从传统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型集约化方向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甜甜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俄罗斯五个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水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五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运用PRODY指数分析东北亚地区五国对外贸易中水产品比较优势升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最强,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居于第二位,日本和韩国水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小,蒙古几乎不具有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通过OBC指数的测算发现,东北亚地区五国水产品贸易的互补优势大于竞争优势,中国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在水产品双边贸易中呈现较强的互补性。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水产品大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初级水产品,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大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调整与互补性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巩固和提升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水产品加快提质升级,从传统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型集约化方向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石柳 张捷
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细分农业和制造业的行业比较优势,发现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东亚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贸易结构正逐渐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发现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总体上呈互补关系,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总体上呈竞争互补关系,而日本与韩国为竞争关系。最后,为深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指数,认为中国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军领 范爱军
在关税壁垒不断下降以及中间产品贸易盛行的新形势下,贸易便利状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逐渐凸显出来。在把贸易便利分解为三个分析变量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对东亚地区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的改善对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便利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影响更加显著。对中国而言,应该有效改善贸易便利状况,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东亚地区 贸易便利 贸易竞争力 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英华 尹翔硕
90 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地区)间出现了比较优势趋近、贸易依赖度加强、产业内贸易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东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东亚地区的供求关系、产品多样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以及区内直接投资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贸易的扩大及产业的升级都是有利的,因此我国应重视并发展产业内贸易。
关键词:
东亚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媛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水果粉、糖制水果、干制水果、新鲜水果、水果汁和加工水果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中法两国之间的加工水果贸易为例,试图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水果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世界 水果贸易 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容均,郑在然,李晗斌
东亚地区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为了促进东亚地区的贸易便捷化 ,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工具构建电子贸易区成为一种必然。在东亚地区建立PAA等电子贸易区是可取的 ,为了建立电子贸易区 ,有必要改进电子商务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为了准备对电子商务进行税收激励 ,政府必须营造出一种能够使电子商务得以蓬勃发展的财政氛围 ,而不必单纯考虑其维护公平、可预测的税收体系的职责
关键词:
东亚 电子贸易 电子商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洪
1985年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以日本为主体,亚洲“四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投资浪潮。这一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密切了本地区国家(地区)间在生产领域里的合作关系,而且还在客观上推动了区内相互贸易的扩展。本文将着重分析东亚地区原有贸易格局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以及现阶段所具有的几个特点。一、东亚地区原有贸易格局的变化长期以来,美国始终是东亚地区的主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最近几年 ,东亚地区兴起一股自由贸易协定热潮 ,这股热潮的特点是 ,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主要由小经济体倡导 ,并且在东亚和亚太范围内同时进行。这一热潮兴起的基本原因是 2 0世纪 90年代东亚经济体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快速发展、东亚国家 (地区 )对自由贸易协定态度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东亚区域内外竞争的压力 ,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的停滞不前等。面对这股热潮 ,中国应该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 ,与时俱进 ;抓住机遇 ,扎实走好第一步 ,并要具备前瞻性眼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东亚 10+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