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7)
2023(4411)
2022(3737)
2021(3171)
2019(5858)
2018(5689)
2017(11052)
2016(5704)
2015(6455)
2014(6544)
2013(6713)
2012(6725)
2011(6584)
2010(6830)
2009(6511)
2008(6113)
2007(5707)
2006(5489)
2005(5127)
2004(4604)
作者
(18560)
(15915)
(15695)
(15080)
(10143)
(7458)
(7137)
(6024)
(5911)
(5668)
(5662)
(5210)
(5203)
(5099)
(5002)
(4779)
(4578)
(4553)
(4491)
(4170)
(4169)
(3798)
(3756)
(3630)
(3614)
(3571)
(3326)
(3202)
(3119)
(3036)
学科
(54330)
经济(54302)
地方(17338)
方法(13386)
管理(13360)
地方经济(12892)
数学(11865)
数学方法(11814)
(10792)
中国(9816)
(8708)
业经(8543)
(8267)
(7234)
企业(7234)
经济学(6446)
(6262)
金融(6261)
环境(6183)
农业(6125)
(5696)
(5689)
贸易(5684)
(5574)
(5354)
(5282)
产业(5267)
(5001)
关系(4861)
(4780)
机构
大学(96314)
学院(96013)
(55222)
经济(54354)
研究(42080)
管理(32079)
中国(30597)
理学(26726)
理学院(26327)
管理学(25949)
管理学院(25760)
科学(22531)
(22153)
(21119)
(20598)
研究所(19851)
经济学(18751)
中心(17482)
财经(16738)
经济学院(16511)
(14989)
(14585)
(14530)
(13830)
北京(13705)
科学院(13645)
(13261)
师范(13189)
财经大学(12149)
社会(11922)
基金
项目(56865)
科学(44606)
研究(42438)
基金(41492)
(36077)
国家(35828)
科学基金(29632)
社会(29539)
社会科(28032)
社会科学(28026)
基金项目(21413)
(20704)
教育(18052)
(17434)
资助(17112)
自然(16537)
自然科(16104)
自然科学(16101)
自然科学基金(15801)
编号(15741)
(14901)
成果(13552)
(13412)
经济(13306)
重点(13269)
国家社会(13060)
(12829)
发展(12780)
(12620)
课题(11527)
期刊
(72017)
经济(72017)
研究(36469)
中国(18619)
(14862)
管理(13950)
(13423)
经济研究(12780)
科学(12581)
学报(12278)
(10041)
金融(10041)
财经(9572)
大学(9491)
学学(9113)
问题(9079)
农业(9059)
(8551)
技术(8482)
业经(8387)
世界(7755)
国际(7648)
(7511)
技术经济(6845)
教育(6523)
统计(5939)
经济问题(5791)
经济管理(5389)
改革(5292)
(5292)
共检索到16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蕴岭  
2001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发生重要逆转。“9.11”事件对美国造成了极大冲击,不仅使经济回升无望,而且进一步下滑,陷入衰退。美国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寅  
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国际分工、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相当大的发展,引起世人的瞩目。但与欧洲或北美相比,本地区经济有其特点,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 一、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诸因素 1、经济集团化压力。当前,区域性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在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范章  
8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处于西太平洋的东亚地区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十多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给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和地区注入经济活力,把他们推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道。不仅“四小”已跻身于工业化经济行列,成为举世公认的“新工业化经济体”,而且东盟国家也大多开始了经济起飞。中国在80年代所取得的经济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伟  
2009年11月底,联合国亚太委员会发布的《2009年亚太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预测,2010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6.3%,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相较而言,欧盟27国和欧元区16国的经济2010年将增长0.7%(欧盟预测),而全球增长率仅为2—3.1%(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东  
目前,在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情势下,东亚地区经济和金融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立足全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切入,分析了影响东亚地区经济和金融 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东亚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东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减弱,东亚地区经济复苏也遇到了阻力,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令日担忧的问题。2000年下半年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导致这一地区的货币持续疲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回稳迹象,形势仍不能令人乐观,舆论普遍认为,今年东亚货币前景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江瑞平  
当前,东亚经济回升明显,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日趋增大,但经济的回升与增长过程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和风险。同时,东亚经济体的增长态势呈现出显著差异,中国越来越取代日本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支柱。伴随着走出衰退、走向回升,东亚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也逐步显现出多层面的新趋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陆大道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地缘战略是大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缘政治斗争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斗争。东亚虽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东亚奇迹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从长远来看,东亚地区仍将是美、日、欧等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斗争的焦点地区。各大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东亚地缘战略,特别是美日的东亚地缘战略,其目的在于主宰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其控制全球的战略目标。为了制衡美日的地缘战略,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促成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燕  
亚洲开发银行12月11日公布报告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内部消费需求强劲,今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1%.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6%。 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东亚国家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大大改善。由于公司收入增加,全球股市继续止跌回升。而且总体来说,美国、日本经济都出现了积极的复苏势头,欧洲经济形势也在好转,这些都为东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兵  
今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了经济结构。实际运行结果如下所述:一、各地区经济运行平稳1.各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不平衡,东部地区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速度。上半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津上俊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江林  张奕辉  吴辛烨  
2015年亚太地区经济形势仍处于温和增长状态,但还是世界上最具活力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引发地区经济增长的背后动因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长期性或趋势性的因素超过短期因素正在显著地影响区内各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二是地区性因素要比国别因素对一国经济增长起着更显著的影响;三是区内发展中经济体超过发达经济体成为左右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中国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在进一步上升。受上述因素的影响,2016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将好于2015年,特别是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和其他多数发展中经济体更是如此,当然,中国将继续在改革与结构调整中呈有质量的增速递减态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张玉环  
2017年,亚太地区国家经济整体向好,中国、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形势良好,有力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但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仍面临政治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波动等风险。亚太区域经济治理呈现新的特点,其中中国积极创新现有治理模式,在APEC、RCEP谈判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中国方案,中国还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新理念,在国际场合传递中国声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2002年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东亚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SEPA)正式签署;第二,中国与东盟10国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敬孝   张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周期在某些时期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而在另外一些时期则存在着离散的倾向。通过计算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实证检验了上述结论。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增长和紧密经济联系的构筑、东亚各国(地区)趋同的经济和金融政策以及世界性冲击是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周期在某些时期出现同步变动的主要原因;而东亚各国(地区)内部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的差异以及外部冲击的减弱是导致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期性在90年代上半期出现离散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