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9)
2023(8550)
2022(7017)
2021(6171)
2020(4751)
2019(10766)
2018(10516)
2017(19784)
2016(10335)
2015(11559)
2014(11736)
2013(11860)
2012(11686)
2011(11123)
2010(11497)
2009(10705)
2008(10367)
2007(9340)
2006(8918)
2005(8519)
作者
(32635)
(27459)
(27407)
(25994)
(17721)
(13162)
(12353)
(10562)
(10505)
(9920)
(9645)
(9058)
(9047)
(8956)
(8719)
(8415)
(8086)
(7908)
(7838)
(7522)
(7234)
(6754)
(6667)
(6406)
(6235)
(6218)
(6005)
(5923)
(5647)
(5430)
学科
(73561)
经济(73506)
管理(25132)
地方(25115)
(24174)
中国(20219)
方法(17423)
(16547)
(16252)
企业(16252)
地方经济(15913)
数学(15069)
业经(14994)
数学方法(14989)
(12423)
农业(12068)
(11518)
(11045)
金融(11044)
环境(10208)
(9891)
银行(9881)
(9767)
(9554)
(9495)
贸易(9484)
(8979)
(8722)
产业(8573)
发展(8364)
机构
学院(162737)
大学(160610)
(80366)
经济(78851)
研究(67862)
管理(55396)
中国(51292)
理学(45622)
理学院(44972)
管理学(44353)
管理学院(44044)
科学(38670)
(35760)
(35443)
(33875)
研究所(31649)
中心(29015)
(26740)
经济学(26037)
(26020)
财经(25889)
(24079)
北京(23829)
(23819)
师范(23619)
(23283)
经济学院(23001)
科学院(21402)
(21278)
业大(20531)
基金
项目(98227)
科学(76900)
研究(74457)
基金(69239)
(60144)
国家(59630)
科学基金(49701)
社会(49260)
社会科(46743)
社会科学(46734)
(38617)
基金项目(35741)
教育(32272)
(32110)
编号(29298)
(29206)
自然(28383)
资助(27945)
自然科(27645)
自然科学(27640)
自然科学基金(27117)
成果(24614)
发展(24340)
(23941)
重点(22783)
课题(21892)
(21167)
国家社会(20945)
(19891)
创新(18732)
期刊
(106556)
经济(106556)
研究(59081)
中国(38944)
(26755)
(24038)
管理(23367)
科学(22430)
学报(22410)
(19291)
金融(19291)
农业(18428)
经济研究(18023)
教育(17971)
大学(17264)
学学(16260)
业经(16143)
技术(15207)
财经(13795)
问题(13386)
(12153)
世界(10709)
(10321)
国际(9991)
技术经济(9894)
(9628)
经济问题(8755)
商业(8494)
经济管理(8218)
资源(8134)
共检索到277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星明  
东亚地区经济何以能持续高速发展(英)伯明翰、阿斯顿大学讲师基律特·维迪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汪星明世界银行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一直关心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问题。过去它们主要通过贷款、资助等方式支持工业化活动。到1990年财政年度为止,世行贷款的16.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杜方利战后,世界迎来了本世纪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发达国家较长期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容量可观的市场、较充裕的资金、先进的工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剑波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态势。第一,从政治环境看,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东亚地区的政治形势有了较大缓和。第二,东亚地区为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将各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本地区。第三,东亚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由理论构想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并从民间发起向官方参与及国家支持和引导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俊江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经济互补为基础的沿海域型合作模式;二是以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沿边型合作模式;三是次区域或增长三角型合作模式。这三种合作模式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虽然目前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合作仍会稳步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在下世纪初,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寅  
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国际分工、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相当大的发展,引起世人的瞩目。但与欧洲或北美相比,本地区经济有其特点,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 一、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诸因素 1、经济集团化压力。当前,区域性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在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蕴岭  
2001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发生重要逆转。“9.11”事件对美国造成了极大冲击,不仅使经济回升无望,而且进一步下滑,陷入衰退。美国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侯高岚  
虽然同属于“东亚模式”,但日本和台湾在信息化赶超过程中却形成了显著不同的模式,并导致了二者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赶超的失败和成功对比;以日本和“四小龙”为借鉴,东亚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才能成功实现经济赶超;为了实现东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塑“东亚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保罗·格利森  曹云华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出版的《1993年亚洲发展报告》,尽管工业世界仍然不景气,亚太地区的经济在1992年却在持续强劲增长。在今年5月份发表的这份报告指出,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已从1991年的6.7%增至1992年的7%,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则从8.4%降至6.7%。报告预测,该地区在1993年和1994年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7%,通胀率则继续降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春堂  
一、中国和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总背景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门栏,全人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必须解决一系列危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贫困问题、两极分化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与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而中国和南亚地区将在全球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和南亚地区有很大的共性:我们都曾经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在20世纪中叶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经济体系,解决或正在解决经济起飞的历史任务,而为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而奠定基础。 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将构成中国和南亚地区现代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勤  
近年来,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日本和“四小”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占“四小”、东盟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约3成,日本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贸易更加密切,“四小”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而对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有所增加。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长三角”计划的实施,“东北亚经济圈”的逐渐形成,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表明90年代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全毅  金泓汎  
政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战后,东亚地区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创造了"东亚奇迹",在政治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创造了"低民主、高增长"的新模式。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树立"发展优先主义"指导理念,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发展政府主导型经济,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政治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崛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欧美步履艰难的同时,东西地区的崛起。日本60年代在国民经济毁于战火三分之一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其后南韩、新加坡和香港、台湾地区相继奋起,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在华人众多的“新四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正崭露头角。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说,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国外许多学者如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教授查默斯·约翰逊认为,“后(儒)学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将居于全球发展领先地位。又如美国学者H·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