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7)
2023(15013)
2022(12578)
2021(11489)
2020(9559)
2019(21779)
2018(21738)
2017(41959)
2016(22324)
2015(25214)
2014(25459)
2013(24878)
2012(23212)
2011(21243)
2010(22066)
2009(20795)
2008(20375)
2007(18536)
2006(16789)
2005(15731)
作者
(64815)
(54098)
(53995)
(51322)
(34649)
(25816)
(24518)
(20833)
(20688)
(19466)
(18731)
(18198)
(17615)
(17392)
(17013)
(16698)
(16086)
(15651)
(15469)
(15329)
(13870)
(13205)
(13175)
(12519)
(12290)
(12175)
(11967)
(11828)
(10886)
(10498)
学科
(113497)
经济(113308)
管理(64774)
(61312)
(49562)
企业(49562)
方法(41323)
数学(34997)
数学方法(34399)
中国(32386)
地方(28547)
(26869)
业经(25329)
(23825)
(23804)
(19811)
(19743)
银行(19726)
(19170)
金融(19165)
(19000)
农业(17720)
理论(17144)
地方经济(16786)
(16770)
贸易(16755)
(16114)
(15834)
(15724)
环境(15384)
机构
学院(325838)
大学(324662)
(143654)
经济(140673)
管理(122172)
研究(115617)
理学(102941)
理学院(101725)
管理学(99813)
管理学院(99200)
中国(92456)
(69699)
(69624)
科学(66424)
(58384)
财经(53271)
中心(52223)
研究所(51959)
(50920)
(48643)
(48004)
北京(45157)
经济学(45044)
(42861)
师范(42480)
业大(42281)
(41507)
(40748)
经济学院(39942)
财经大学(39280)
基金
项目(205188)
科学(162283)
研究(152720)
基金(148709)
(127937)
国家(126867)
科学基金(109243)
社会(100655)
社会科(94627)
社会科学(94598)
(79982)
基金项目(77082)
教育(70319)
自然(67603)
(66772)
自然科(66035)
自然科学(66022)
自然科学基金(64807)
资助(61974)
编号(61350)
成果(51189)
(48129)
重点(46593)
(45562)
课题(43966)
(42142)
国家社会(41454)
(41199)
教育部(39789)
创新(39544)
期刊
(174328)
经济(174328)
研究(108211)
中国(73717)
(53598)
管理(49503)
(46493)
学报(44867)
科学(44318)
(39284)
金融(39284)
教育(36831)
大学(35819)
学学(33736)
农业(30932)
技术(30678)
经济研究(28385)
财经(27509)
业经(26666)
(23658)
问题(21619)
统计(17883)
技术经济(17662)
(16853)
(16214)
世界(16138)
(16070)
国际(15416)
现代(14946)
商业(14874)
共检索到522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秉文  史寒冰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模式在当今世界各国可分为三种类型 :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日本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运行遵循现收现付的制度模式 ,体现为代际间互助互济的原则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完全积累制的典型 ;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介于日本与新加坡之间 ,因其“自助性”特征而基本属于完全积累性质。从东亚国家 (地区 )国民经济统计的经验数据中可以大致观察到不同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对储蓄、投资、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立松  陈泽英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本文探讨分析了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原则,提出了"基础养老金+差别性职业年金"的目标模式,并具体构建了这一制度模式。最后,针对制度转轨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增民  
针对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四种主要模式,笔者从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制度的运行效果、制度的适应性、制度的可持续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评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鲁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覆盖的重要措施。但是,原定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计划严重滞后于农民养老需求和制度发展要求,存在极大隐患,且制度模式存在缺陷。因此,应当在完善现有试点方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为名义账户制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皮立波,杨生斌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是“预先对偶然事件发生所致损失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准备”,它形成的基本要素有三个:①危险的集合(Pooling);②危险的转移(Transfer);③偶然性损失(Fortuitous Loss)。社会保险是指政府采用保险的方法来实施某一政策目标,它除了包括保险的三个要素外,还包含有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的因素。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范围跨出家庭、社区的领域,生产、生活走向社会化,政府通过实施社会保险来处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已成为必要和可能,人口的老龄化危险由个人的老年生存危险逐步扩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养老保障压力,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实施的传统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在制度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保障功能极其有限。当前,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备难得的有利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制度建设,明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加快试点步伐,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多渠道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加强基层农保机构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德新  曹旭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王治超  李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志凯  
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外部条件看,需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制建设、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持与资助。从内部条件看,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以及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险管理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薛惠元  张微娜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碎片化"的现象,它增加了制度衔接的难度和重复参保的可能性,不利于统筹层次的提高,也拉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未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趋势。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其基本路径为:第一步,将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来;第二步,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将其整合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并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第三步,建立"国民年金+强制性个人年金"模式的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白维军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性属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必须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本文以外部性理论为视角,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流转受阻、城乡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衔接断裂等负外部性后果。政府需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实现责任回归,构建一个"‘零支柱’+统账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洪秋妹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主要是法律保障体系完善,政府责任到位,养老保险专属服务机构升级,社会保障模式趋于多元化等。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成功实施的经验表明,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媒体宣传,创新养老基金管理,提升经办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笔者采用比较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于不同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系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模式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晓玲  
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是重庆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重庆失地农民基本情况、现有的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