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1)
- 2023(14138)
- 2022(11784)
- 2021(10706)
- 2020(8677)
- 2019(19544)
- 2018(19016)
- 2017(36165)
- 2016(19662)
- 2015(22056)
- 2014(22275)
- 2013(22014)
- 2012(21122)
- 2011(19525)
- 2010(20294)
- 2009(19191)
- 2008(18181)
- 2007(16710)
- 2006(15398)
- 2005(14671)
- 学科
- 济(101803)
- 经济(101706)
- 管理(49997)
- 业(49463)
- 企(37345)
- 企业(37345)
- 中国(33756)
- 方法(31052)
- 地方(30291)
- 融(29089)
- 金融(29081)
- 银(27028)
- 银行(26993)
- 数学(26772)
- 数学方法(26549)
- 行(26292)
- 农(25737)
- 业经(21588)
- 学(20823)
- 制(20690)
- 财(20596)
- 农业(17995)
- 地方经济(17094)
- 贸(16385)
- 贸易(16366)
- 易(15705)
- 体(14701)
- 发(14123)
- 理论(13922)
- 环境(13731)
- 机构
- 学院(288334)
- 大学(286533)
- 济(130255)
- 经济(127521)
- 研究(113271)
- 管理(99596)
- 中国(91965)
- 理学(82629)
- 理学院(81545)
- 管理学(80143)
- 管理学院(79611)
- 科学(65795)
- 京(63113)
- 财(60995)
- 所(59465)
- 研究所(53322)
- 中心(51363)
- 农(51341)
- 财经(46710)
- 江(46615)
- 经(42148)
- 经济学(41760)
- 北京(40997)
- 院(40365)
- 农业(39755)
- 范(39713)
- 师范(39260)
- 业大(39238)
- 州(37595)
- 经济学院(37251)
- 基金
- 项目(178295)
- 科学(139155)
- 研究(132336)
- 基金(127159)
- 家(111376)
- 国家(110437)
- 科学基金(92385)
- 社会(84559)
- 社会科(80175)
- 社会科学(80156)
- 省(70075)
- 基金项目(65834)
- 教育(59459)
- 划(58822)
- 自然(56469)
- 自然科(55151)
- 自然科学(55134)
- 自然科学基金(54133)
- 编号(53094)
- 资助(52676)
- 成果(45254)
- 发(45137)
- 重点(41406)
- 课题(39028)
- 部(38955)
- 创(36743)
- 发展(36697)
- 展(36123)
- 国家社会(35413)
- 创新(34564)
- 期刊
- 济(161052)
- 经济(161052)
- 研究(98605)
- 中国(68499)
- 农(48793)
- 财(46102)
- 融(45881)
- 金融(45881)
- 学报(44976)
- 科学(41823)
- 管理(40341)
- 大学(33957)
- 教育(33137)
- 农业(32259)
- 学学(32094)
- 经济研究(26884)
- 技术(25348)
- 财经(24723)
- 业经(24302)
- 经(21503)
- 问题(20468)
- 贸(17094)
- 业(16963)
- 国际(16879)
- 世界(16308)
- 技术经济(15147)
- 理论(13669)
- 统计(13508)
- 商业(13489)
- 现代(13117)
共检索到48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FSFDI大幅增长。从FSFDI兴起的直接原因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与拉丁美洲国家的FSFDI均属于"冲击诱导型",但前者在金融部门开放程度、FSFDI的来源国以及区域内的国别差异等方面表现出了与后者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FSFDI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估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陆建人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东亚发展中经济在90年代上半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中,东亚经济的高增长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有哪些因素会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本文从跨国银行内部的金融联系入手,分析了跨国银行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对其子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各子银行之间有效配置资本、借此影响和控制子银行信贷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以中东欧、波罗的海国家以及中国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行为选择,证明了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放大了母国与东道国银行部门之间的"传染效应"。鉴于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向外资开放,金融监管当局应以中东欧及波罗的海国家的教训为戒,在继续实施金融开放战略的同时,谨慎对待出售本土金融机构的控股权,防止银行过度"外资化",以避免由此导致对本国银行体系的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关键词:
东亚合作 发展趋势 中国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伟
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任何周期性波动均存在瞬时均衡值,经济增长周期的瞬时均衡值取决于内部结构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及出口等外生变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呈动态发展状态。动态化索罗模型本身即是一个内生性周期性波动模型,其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动态均衡增长状态是一致的。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增长理论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看,短期波动总是围绕长期波动展开,并以长期波动为动态均衡值。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年均GDP增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周期 动态均衡增长状态 发展趋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安德斯·艾斯伦德 王璞
2000年-2012年,新兴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大部分潜能已被消耗,信贷及商品的繁荣时代即将结束,金融体系依旧脆弱,种种迹象表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堪忧。相较而言,金融危机过后,发达经济体已通过财政整顿及结构性改革走出困境,经济复苏指日可待。新兴经济体应充分把握时机,加速推进结构性改革,适当调整经济政策,着力提高经济治理质量,确保经济增长率维持在健康合理的运行区间。本刊编译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这篇报告,供广大金融界人士研究参考,PIIE及作者对译文免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英华 尹翔硕
90 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地区)间出现了比较优势趋近、贸易依赖度加强、产业内贸易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东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东亚地区的供求关系、产品多样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以及区内直接投资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贸易的扩大及产业的升级都是有利的,因此我国应重视并发展产业内贸易。
关键词:
东亚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清显 王岳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引发对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新思考。本文收集了39个国家和地区1994~2007年间的年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针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因果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政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Eastcrn Asia with more population,larger area and greater natural re sources tha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UN Security Council,China will produce great impacts on Eastern Asain are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or in next cent...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特别是东亚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态势正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的重心将由欧洲、北美转向亚太的论说,也正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而日益成为现实。可以预言,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必将对未来整个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超
2003年12月12日,日本与东盟10国发表了旨在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这次峰会预示着日本同东盟的区域经济关系将出现新的飞跃,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入手,深入探讨了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指出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方针的调整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科 文富德
印度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增长之后,从2011年起开始呈现放缓趋势,近两年来更是陷入了增长瓶颈——"双赤字"、通货膨胀、卢比贬值。各类问题不断刺激着印度脆弱的经济神经。本文将从目前印度经济遭遇的困难入手,分析其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并预测其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印度 经济放缓 原因 未来走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应对次贷危机,中国应在把握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运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一、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中国GDP增长率已进入周期性回调阶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褚艺华
本文以菲德模型为框架,分时段实证检验流通业增长为宏观经济带来的外部性,探究不同时期流通业增长经济外部性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业的经济外部性明显高于流通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且这种外部性伴随着流通业的发展而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而流通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却仍小于非流通业对经济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流通业外部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 菲德模型 经济外部性 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