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9)
- 2023(15741)
- 2022(13587)
- 2021(12770)
- 2020(10387)
- 2019(23988)
- 2018(23486)
- 2017(45731)
- 2016(24413)
- 2015(27299)
- 2014(26874)
- 2013(26070)
- 2012(23417)
- 2011(20952)
- 2010(20415)
- 2009(18509)
- 2008(17354)
- 2007(14733)
- 2006(12429)
- 2005(10400)
- 学科
- 济(97050)
- 经济(96953)
- 管理(68382)
- 业(65522)
- 企(53746)
- 企业(53746)
- 方法(46160)
- 数学(40444)
- 数学方法(39888)
- 农(26763)
- 中国(23555)
- 财(22635)
- 业经(22409)
- 地方(20411)
- 学(19513)
- 农业(18361)
- 贸(17459)
- 贸易(17452)
- 易(16957)
- 理论(15976)
- 技术(15366)
- 环境(15324)
- 和(14992)
- 制(14855)
- 务(14668)
- 财务(14595)
- 财务管理(14566)
- 企业财务(13763)
- 划(13182)
- 融(12925)
- 机构
- 学院(335085)
- 大学(335070)
- 管理(136401)
- 济(131922)
- 经济(129187)
- 理学(120125)
- 理学院(118803)
- 管理学(116645)
- 管理学院(116044)
- 研究(107763)
- 中国(77148)
- 京(69646)
- 科学(67486)
- 财(56757)
- 所(51648)
- 农(51219)
- 业大(50462)
- 中心(49703)
- 研究所(47792)
- 财经(47361)
- 江(45496)
- 范(45484)
- 师范(45090)
- 经(43375)
- 北京(42957)
- 农业(40091)
- 院(40001)
- 经济学(39635)
- 州(37820)
- 师范大学(36659)
- 基金
- 项目(244030)
- 科学(193205)
- 研究(179749)
- 基金(177816)
- 家(154795)
- 国家(153533)
- 科学基金(133036)
- 社会(113774)
- 社会科(107807)
- 社会科学(107781)
- 基金项目(94859)
- 省(94815)
- 自然(86552)
- 自然科(84587)
- 自然科学(84570)
- 教育(83151)
- 自然科学基金(83005)
- 划(80040)
- 编号(73926)
- 资助(71864)
- 成果(58045)
- 重点(54408)
- 部(53804)
- 发(52133)
- 创(51222)
- 课题(49721)
- 创新(47693)
- 国家社会(46963)
- 科研(46623)
- 教育部(46612)
- 期刊
- 济(135302)
- 经济(135302)
- 研究(92515)
- 中国(55538)
- 学报(51663)
- 科学(48073)
- 管理(47346)
- 农(46413)
- 财(41278)
- 大学(39924)
- 教育(38307)
- 学学(37551)
- 农业(33086)
- 技术(29980)
- 业经(23727)
- 融(23008)
- 金融(23008)
- 经济研究(21929)
- 财经(21571)
- 经(18449)
- 图书(18184)
- 问题(17572)
- 业(16483)
- 科技(16428)
- 技术经济(15656)
- 理论(15626)
- 版(15520)
- 资源(15311)
- 商业(14719)
- 现代(14582)
共检索到459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经伟 毛艳华 文淑惠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深化,东亚逐渐成为全球生产最为活跃的地区,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生产分割的视角,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东亚各经济体的生产阶段数与平均传递步长,研究东亚地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过程,并明晰区域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东亚整体的生产分割长度呈现递增趋势,并且国内与国际生产阶段数呈互补关系,验证了东亚生产结构复杂度不断提升,参与全球化分工程度不断提升的特征事实。其次,分国家(地区)来看,日本的平均传递步长是东亚地区中最短的,距离最终产品需求较近,而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距离最终需求较远,尤其是制造业。最后,从阶段数之间的关系来看,日本国内生产阶段数下降幅度大于国际阶段数的上升幅度,表明日本通过产业转移的替代效应加强了其在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而中国等以国内和国际外包的替代效应夯实国内产业链;东盟国家如泰国、越南等则通过提供最初中间产品,提升生产结构的复杂程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陶锋 杨文婷 孙大卫
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地方生产网络的培育和发展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变密切相连。文章拓展"地方集群-全球通道"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双重网络嵌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生产网络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依赖于企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由于国内外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差异,产业集聚不利于纯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增长,但有利于经常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双重网络嵌入效果还依赖于地区市场化进程和行业异质性。文章结论提示,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双链融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云凤
本文构建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将全球生产链长度分为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比较中美两国整体、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的全球、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美国,两国的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其国内生产链长度。(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全球生产链、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都变长。中国有3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1演进,7个细分行业沿路径2演进,1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3演进,1个行业沿路径4演进。(3)美国整体、三大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沿着路径3演进,但美国农业的全球生产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琴
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链内外“共轭环流”。本文基于生产分割解构视角探析流通产业服务化发展的价值链嵌入位置,并实证检验流通服务生产分割拓展中的影响要素。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的价值链嵌入位置解构发现,流通产业服务生产分割存在着“U”型演变结构;第二产业生产分割阶段数趋势平缓,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生产分割的细分行业异质性明显,2000-2004年为第二产业生产阶段数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下降,2005-2007年为“双升”阶段,2008-2011年为“双降”阶段,2012-2019年为第二产业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上升。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分工链条拓展的实证分析发现,多样化因素对流通产业服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拓展作用呈现非一致性;流通服务在第三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削弱了第三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二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在第二产业价值链嵌入有利于释放第二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产分割 价值链嵌入 流通产业 服务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军
本文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东亚10国(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割现象,发现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互依存关系。但同时,不同国家(地区)的空间依存关系存在异质性,其中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制造业影响也很大。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最近20年东亚各经济体的协同发展,并且这也说明所谓中国内地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抢走了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制造业的"中国威胁论"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生产分割导致的国际生产分工有效地促进了东亚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
生产分割 空间异质性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立斌
全球生产网络是由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嵌套而成的微观组织形式,是推动微观与宏观经济重组的重要组织力量。作为生产服务业中最有活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国际物流业更是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文章对国际物流业产业结构特征和竞争新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阐释其实施模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得出通过模块化分解与整合形成国际物流网络的可操作性路径,又进一步通过对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机制及影响的分析,试图将模块化生产框架扩展到生产性服务活动领域,从而为其他生产服务业的模块化发展与服务网络的形成并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提供借鉴作用,也会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
关键词:
模块化 国际物流网络 生产网络 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文章借鉴Wang等(2017)对生产链长度的定义,构建全球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链长度分为纯国内、传统贸易和GVC生产链长度,利用2000~2014年的全球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整体产业、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生产链长度增加,国内和GVC生产链长度都变长,说明中国的国际与国内生产分割呈现互补效应,生产结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产业关联更紧密。同时,中国的GVC生产链长度远远高于传统贸易和纯国内生产链长度,说明中国的生产关联存在"二元结构"。(2)中国的三大产业也是沿着路径1演进的,制造业的生产链长度大于农业和服务业,但农业的生产链增长最快。(3)中国大多数细分行业沿着路径1演进,但有些细分行业出现了国内生产和国际生产的替代效应,沿路径2或3演进,还有些细分行业的国内和GVC生产链同时变短,沿着路径4演进。中国要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要防范大规模产业外迁的风险,避免国际生产与国内生产的替代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垚 贾晓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不断加深,但从国内市场发展来看,贸易市场分割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本文基于C-P模型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的影响,采用2003-2020年的经验数据,分别基于劳动力配置变动和价格方差得到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内贸易市场分割情况,进而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DSDM)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两个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的核心原因来自冰山成本,且存在明显的时滞性,随时间贸易市场分割逐步加剧;第二,从全国层面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抑制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现象;第三,从区域视角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不仅能够减少本地区的贸易市场分割现象,同时也通过空间溢出实现了对周边地区贸易市场分割的抑制。持续推动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要重视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与特点,实施因地制宜的发展方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远飞 李瑨 侯璐萍
运用2005-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较弱。R&D人员投入规模、市场自由度和行业集中度可以显著提升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但R&D经费投入规模和出口密集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加入全球生产网络与市场自由度的交互项后发现,市场自由度影响下的全球生产网络可能阻碍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高,但这一作用尚不明显。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创新能力 西部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华晓红 周晋竹 宫毓雯
一、全球价值链与东亚生产网络的关系(一)全球价值链推动东亚生产网络的产生价值链(value chain)是源自商业管理的一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生产的分散化,价值链的概念被拓展到了国家与区域的层面,形成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的新概念,即一条价值链上所有的增值环节都可被分离开来,从产品创意到其生产和商业化的全部过程都被散布到世界各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丽 杨杜
社会网络研究大多依据结构主义学派静态的研究视角,缺乏对个体属性及个体属性和网络嵌入交互研究的关注。文章运用中国沪深上市公司2008年~2012年经验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最终得到企业创新能力、结构洞以及关系强度对企业竞争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创新和网络嵌入的交互作用中,中心度正向调节了创新对竞争能力的影响,而结构洞和关系强度负向调节了两者关系。此外创新环境对企业竞争能力同样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兴栋 邵砾群 霍学喜
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是当代中国并存的两种经济形态,乡土社会情景在农村依然存在,社会网络对农户行为决策影响的研究存在争论。基于农户技术网络嵌入视角,采用山东、陕西、甘肃960个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与Mvprobit计量方法,检验过度嵌入是否导致农户生产存在"技术锁定"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关系网络对农户技术转换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网络嵌入确实导致了苹果种植户生产的"技术锁定"问题,苹果种植户技术网络嵌入强度越高,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概率越低;同质性关系网络对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异质性关系网络对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的影响正向显著,表明优质关系网络资源获得能够提高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概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玥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数量庞大的中小跨境网络零售企业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然而,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链信息化程度低以及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对供应链进行优化整合,日益成为中小跨境网络零售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网络嵌入视角梳理了中小跨境网络零售企业供应链各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根据企业异质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样本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小跨境网络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结构嵌入对关系嵌入、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技术合作以及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起到正向作用;关系嵌入对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技术合作和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均起到正向作用;信息技术合作以及信息共享都对供应链物流整合起到正向作用;物流整合对供应链效率起到正向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庆波 郭璐 赵昌平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本文从全球生产网络类型和升级层次入手,分析全球服装生产网络背景下我国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服装出口产业升级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服装产品类别和领导厂商规模,提出了四种升级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荣艳 齐俊妍
本文整合了国外学者相关经验研究,运用两个步骤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验证了当前生产方式下东亚地区与相关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不完全生产者服务贸易模式,此模式的中间投入品贸易是调节东亚地区与发达国家贸易模式的"引擎",主导了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最终资本品贸易的规模,而且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中间品贸易之间、东亚中间品贸易和最终资本品贸易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该模式也表现出显著的多层次双向贸易模式即生产者服务双向贸易、中间投入品双向贸易和最终资本品的双向贸易,而东亚在各层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以较低的劳动成本为主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