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4)
- 2023(7978)
- 2022(7159)
- 2021(6430)
- 2020(5799)
- 2019(13751)
- 2018(13458)
- 2017(27248)
- 2016(14633)
- 2015(17081)
- 2014(17169)
- 2013(17335)
- 2012(16693)
- 2011(15288)
- 2010(15502)
- 2009(14535)
- 2008(14568)
- 2007(13220)
- 2006(11277)
- 2005(10122)
- 学科
- 济(72277)
- 经济(72210)
- 业(39500)
- 管理(38529)
- 方法(37709)
- 数学(33685)
- 数学方法(33470)
- 企(30785)
- 企业(30785)
- 贸(23112)
- 贸易(23105)
- 易(22385)
- 农(17785)
- 财(17425)
- 中国(15975)
- 地方(15619)
- 业经(12460)
- 学(12154)
- 融(11992)
- 金融(11989)
- 农业(11719)
- 制(11417)
- 务(10649)
- 财务(10633)
- 财务管理(10600)
- 银(10364)
- 银行(10340)
- 出(10291)
- 企业财务(9968)
- 行(9822)
- 机构
- 大学(223822)
- 学院(221183)
- 济(101715)
- 经济(99930)
- 管理(83705)
- 研究(77589)
- 理学(72284)
- 理学院(71477)
- 管理学(70474)
- 管理学院(70063)
- 中国(58143)
- 京(46389)
- 财(44775)
- 科学(44143)
- 所(39911)
- 农(37263)
- 财经(36314)
- 研究所(36055)
- 中心(35507)
- 经(32956)
- 经济学(32678)
- 江(32307)
- 业大(31526)
- 经济学院(30056)
- 农业(29685)
- 北京(29338)
- 范(28020)
- 师范(27769)
- 院(27617)
- 财经大学(26929)
- 基金
- 项目(143240)
- 科学(112055)
- 基金(105187)
- 研究(104674)
- 家(91160)
- 国家(90477)
- 科学基金(76439)
- 社会(67056)
- 社会科(63809)
- 社会科学(63790)
- 基金项目(55544)
- 省(53753)
- 教育(48729)
- 自然(48372)
- 自然科(47243)
- 自然科学(47229)
- 自然科学基金(46408)
- 划(46187)
- 资助(44609)
- 编号(42172)
- 成果(34931)
- 部(33871)
- 重点(32626)
- 发(31470)
- 教育部(29304)
- 创(29270)
- 课题(28818)
- 国家社会(28230)
- 人文(28018)
- 科研(27968)
- 期刊
- 济(106489)
- 经济(106489)
- 研究(66184)
- 中国(37118)
- 财(33849)
- 学报(33309)
- 农(32723)
- 科学(29850)
- 管理(27584)
- 大学(25123)
- 学学(23698)
- 融(22495)
- 金融(22495)
- 农业(22054)
- 贸(19567)
- 教育(19009)
- 国际(18646)
- 经济研究(18513)
- 财经(18223)
- 技术(17469)
- 业经(16154)
- 问题(15931)
- 经(15682)
- 业(12816)
- 世界(12807)
- 商业(11672)
- 技术经济(11555)
- 统计(11505)
- 理论(10541)
- 策(10018)
共检索到328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海波
一国的贸易态势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以三种类别的贸易品(初级产品,标准化制成品,差异化制成产品)划分为基础,具体考察了东亚各国对外贸易态势的变动情况。此外,作者还对东亚不同地区贸易态势变动的差异进行了说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洪
1985年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以日本为主体,亚洲“四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投资浪潮。这一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密切了本地区国家(地区)间在生产领域里的合作关系,而且还在客观上推动了区内相互贸易的扩展。本文将着重分析东亚地区原有贸易格局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以及现阶段所具有的几个特点。一、东亚地区原有贸易格局的变化长期以来,美国始终是东亚地区的主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磊
随着世界区域合作潮流的兴起,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加速趋势,但总的来说还是落后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步伐,本文通过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东亚地区的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的分析,认为东亚经济合作将有利于东亚各国。
关键词:
东亚 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海波
本文以邓宁的投资阶段论为基础,对东亚地区10个样本国家、地区30年左右的国际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确实经历了邓宁理论所描述的从无到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进而成为净投资者,最终会到达一个内外均衡状态的过程。不过,在某些国家/地区的部分时期,国际投资的态势与邓宁理论的描述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尚需进一步作出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宏恩
对国际投资(FDI)和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研究受到日益关注,它有助于政府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中得到借鉴,而将该研究纳入国家宏观战略则使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边际优势战略在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具有很多相似经济特征的中国对此更应该认识和借鉴。本文以母国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为对象,通过统计描述、断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证实了日本在战后至1997年经济危机前对东亚一直采取边际优势战略,揭示了在边际优势战略下,母国投资对出口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投资与进口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投资与进口的关系比与出口的关系更密切,同时也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边际优势战略 日本 东亚 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张志强
刚走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阴影,又经历2008年的金融风暴,东北亚这块充满活力的地域,也随着世界经济的浪潮变幻其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东北亚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变化,稳中有变的中、日、韩、俄四国的对外贸易数据,揭示了东北亚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态势,分析了各国主要对外贸易产品进出口状况,以及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不稳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上升、贸易结构不合理、美元持续疲软等挑战。针对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存在的内耗严重、壁垒过多、缺乏沟通机制等问题,提出及时建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并以钻石图、六合图、阴阳鱼图表达了亚洲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
关键词:
东北亚 国际贸易 东北亚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中国和俄罗斯同属于"金砖四国"(BRICS),并且是重要的地缘政治大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国。文章考察了较长时间跨度(1992~2007年)中俄之间贸易发展的整体状况及不同细分产业的特征,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两国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比较优势商品的贸易;发展产业内贸易,减弱俄罗斯技术优势;全面部署能源战略,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性。
关键词:
中俄贸易 超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木珠
国际私法领域的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公法领域的国际惯例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与国际贸易合同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惯例的适用、修改抑或排除都离不开合同的规定。最新国际贸易惯例有发展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新趋向,允许甚至明确赋予合同当事人有选择、修改或排除适用惯例的权利。本文在探讨国际贸易惯例定义及其与合同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证国际贸易惯例在合同中的实际适用及适用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玉坤
一、引言 90年代开始以来,国际贸易随着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而呈现出疲软势态。1991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从上年的7%骤降到3%,降幅高达53%;1992年虽有所回升,但1993年又从上年的4.5%,下降到4%,若与1989年增长率9%相比,只相当于该年增长率的44%。又据西方经济预测机构对1994年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预测,今年世界贸易或能随着西方经济的复苏有所好转,它的增长率可望上升到4.5%,与1992年基本持平。即使这个比较乐观的预测能够实现,也仍属于中速增长的范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凯文 臧日宏
基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进出口贸易总量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我国的经济情况以及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现行汇率制度下,我国国际贸易基本上不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国际贸易本身的震荡会对其带来短期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不必担忧人民币汇率管控的松绑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贸易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荣艳
本文利用RCA指标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考察了东亚各经济体生产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与东亚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生产者服务贸易,随着东亚各经济体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也得以快速发展;从生产者服务贸易总体上看,其发展依然遵循"雁阵"主导的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菁菁
针对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落后于政治合作,中俄贸易严重滞后于中美、中日贸易的现实,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实际数据,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贸易基础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国贸易前景良好。文章还提出了谋求双赢的措施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蕾 吴国蔚
本文从环境成本转移的概念出发,利用统计数据,计算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而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在我国占主要优势,且出口增长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进口贸易中,化学工业、采矿业、塑料、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净进口向国外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纺织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则向我国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永杰 张华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几乎都把充分就业作为基本前提,这明显与现实不相符合。广东是外贸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就业大省。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的进口和出口都是就业的Granger原因。广东出口增加1%,广东城镇就业增加0.76%;进口增加1%,广东城镇就业减少0.77%。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减少失业的对外贸易政策,将促进国内就业作为制定、调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政策以及处理贸易争端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就业 协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艳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国际贸易额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迅猛地增长。那么国际贸易和双向投资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国际贸易额与我国双向FDI的总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对我国双向FDI起着促进作用,其中,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较大(在99%显著水平下,每产生一亿美元的进口就会流入0.303亿美元的FDI,每产生一亿美元的出口就会流入0.208亿美元的FDI),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较小(在99%显著水平下,每产生一亿美元的贸易仅对对外投资0.003 203亿美元)。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