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2)
2023(14258)
2022(12078)
2021(10835)
2020(9347)
2019(21363)
2018(20793)
2017(40053)
2016(21931)
2015(24197)
2014(23984)
2013(23982)
2012(22145)
2011(19899)
2010(20039)
2009(18882)
2008(19182)
2007(17511)
2006(15321)
2005(13844)
作者
(66802)
(56234)
(56035)
(52812)
(35567)
(27190)
(25579)
(22149)
(20827)
(20008)
(18979)
(18606)
(17872)
(17843)
(17674)
(17477)
(17106)
(16728)
(16229)
(16151)
(14321)
(13725)
(13594)
(12678)
(12646)
(12582)
(12382)
(12325)
(11296)
(11243)
学科
(98124)
经济(98014)
(89088)
(77237)
企业(77237)
管理(73916)
方法(45980)
数学(36742)
数学方法(36476)
(34336)
(30490)
业经(29690)
(28642)
贸易(28633)
(27889)
农业(22973)
(21474)
财务(21458)
财务管理(21424)
中国(21255)
企业财务(20231)
技术(18675)
地方(18640)
(17853)
(16816)
(16313)
理论(15714)
(15527)
(14976)
(14900)
机构
学院(327139)
大学(322671)
(141273)
经济(138861)
管理(127482)
理学(110378)
理学院(109216)
研究(108229)
管理学(107621)
管理学院(107053)
中国(82440)
(68469)
科学(67892)
(66758)
(62382)
(56794)
农业(54813)
业大(54427)
研究所(51681)
财经(50336)
(49710)
中心(49243)
(45685)
经济学(43012)
北京(41056)
经济学院(39437)
(38890)
(38311)
(37757)
师范(37240)
基金
项目(217531)
科学(170389)
基金(159005)
研究(152364)
(140904)
国家(139670)
科学基金(118795)
社会(98428)
社会科(93522)
社会科学(93490)
(86152)
基金项目(84932)
自然(78691)
自然科(76933)
自然科学(76905)
自然科学基金(75614)
(71882)
教育(68367)
资助(64339)
编号(59542)
重点(48990)
(48071)
(47801)
(47659)
(47641)
成果(46330)
创新(44305)
科研(42694)
计划(41267)
国家社会(40997)
期刊
(153948)
经济(153948)
研究(88876)
(63430)
中国(56606)
学报(56470)
(51000)
科学(50131)
管理(47969)
农业(43252)
大学(41615)
学学(40048)
业经(27806)
(27558)
金融(27558)
技术(27154)
(25916)
财经(25096)
经济研究(24631)
教育(22880)
(22702)
问题(21993)
(21684)
国际(19611)
技术经济(18771)
世界(17132)
商业(17089)
(16679)
科技(15283)
现代(15157)
共检索到478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莎莎  
基于2001至2010年东亚地区主要经济体间出版业文化产品的双边贸易数据,本文研究并检验了影响东亚地区出版业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可以促进东亚出版业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人文环境、人均收入、互联网发展对出版业文化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相关作用,相似的历史语言环境对文化产品贸易无显著推进作用。因此,协调出版产业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关系,加快向新文化产业模式转型,应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政策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薄晓东  
目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模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表明:市场规模、人均收入水平、汇率和FDI是影响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苏开颜  
出版业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进军网络的出版社越来越多。本文对我国出版业网站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对出版业网站建设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同时也为用户使用其服务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  张宝仁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表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将其对美国的出口转化成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因此,将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部分地转移给了中国,变成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美贸易失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静雯  
本文从三个方面 ,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对出版业的影响 ;并认为中国出版业要抓住“入世”这一机遇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丽芳  
面对新的信息环境和丰富的媒体选择 ,读者从信息需求到信息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企业要抓住其中蕴涵的机遇并成功地应付随之而来的挑战 ,必须发展网络出版。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汪琴  
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对策分析汪琴我国的电子出版起步于80年代中期,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将其编制的计算机软件采用软磁盘形式,通过出版社出版。进入90年代后,光盘出版物发展较快,特别是CD-ROM的生产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的电子出版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仲君  彭娟娟  
出版业是一种文化产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出版业的进步一直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根据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所列举的分类,出版业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六大出版和发行、印刷、光盘复制三大行业。而文化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蜀  张晓倩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希丽  张兵  李可爱  
影响中国(大陆)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金融开放度、产业结构相似度、财政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政策等。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1992-2009年中国(大陆)及其贸易伙伴共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协动性主要受到产业内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峰  
本文首先运用贸易矩阵和广义经济分类(BEC)考察了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演进和特征,发现中间产品是东亚区域内贸易的第一大类产品。继而,用贸易流量分析模型按国别探讨了需求因素、竞争因素和区位因素分别对区域内贸易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计算出中国对东亚区域内贸易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后,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验证了外部需求是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首要推动力。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对解释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未来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静  Somnath Sen  胡昭玲  白雪飞  
本文根据Jones等人提出的国际垂直分割理论,建立增广引力模型。在区分零部件贸易和传统贸易的情况下,我们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分析了1992~2006年间东亚生产共享和零部件贸易的规模、结构及其变迁情况。我们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两步回归法,揭示了东亚区域内部一体化组织和国家,特别是中国对生产网络的贡献。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双边关税及服务联系成本的降低对零部件贸易起到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伴随着垂直分工模式的变迁,东亚产业链表现出很强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技术水平的衔接性在东亚分工格局中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峰  
文章对近10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本质及其变动规律,为进一步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并通过多重指标、贸易矩阵和按广义商品分类的产品构成考察了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演进与特征,继而用贸易流量模型分析了各国/地区贸易扩张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贸易增长的贡献,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博文  刘义圣  
使用2006—2020年亚太地区17个国家相互之间数字服务贸易的国家对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比较分析国家间数字贸易潜力,并考察数字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数字服务贸易受到双边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使用共同语言的正向影响,以及双边地理距离的负向影响。进出口国签署包含数字贸易规则的自由贸易协定,健全数字基础设施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削弱资本自由流动障碍将显著提升亚太地区数字服务贸易效率。观测期内亚太地区数字服务贸易潜力持续上升,西太平洋地区数字服务贸易潜力低于东太平洋地区但增速较快,发达国家数字服务贸易潜力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在数字服务出口方面存在较大非效率的问题,未来面向亚太国家可扩展的数字贸易潜力可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