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5)
2023(15621)
2022(13404)
2021(12286)
2020(10325)
2019(23815)
2018(23230)
2017(46111)
2016(24155)
2015(26990)
2014(26766)
2013(26687)
2012(24654)
2011(22285)
2010(22601)
2009(21213)
2008(19668)
2007(17362)
2006(15557)
2005(13981)
作者
(69134)
(57541)
(57286)
(54658)
(36785)
(27567)
(25995)
(22337)
(22011)
(20537)
(19719)
(19613)
(18260)
(18221)
(17935)
(17847)
(16974)
(16543)
(16455)
(16416)
(14395)
(14078)
(13759)
(13092)
(13027)
(12851)
(12648)
(12348)
(11580)
(11177)
学科
(117601)
经济(117480)
管理(68963)
(67630)
(56085)
企业(56085)
方法(48652)
数学(42888)
数学方法(42537)
中国(31976)
(28617)
金融(28616)
(27586)
地方(27028)
(26547)
(26069)
银行(26025)
(25068)
业经(23566)
(23007)
(21628)
农业(18475)
(18408)
贸易(18393)
(17770)
(17678)
财务(17614)
财务管理(17578)
企业财务(16813)
理论(16315)
机构
大学(348507)
学院(345351)
(152798)
经济(149830)
管理(136758)
研究(119068)
理学(118365)
理学院(117098)
管理学(115319)
管理学院(114709)
中国(93118)
(73181)
科学(69401)
(69315)
(58816)
财经(56033)
中心(54424)
研究所(53414)
(51487)
(50964)
(49316)
经济学(48377)
业大(48038)
北京(46551)
(43622)
经济学院(43566)
师范(43218)
(42968)
财经大学(41893)
(40126)
基金
项目(233058)
科学(184008)
研究(171532)
基金(171288)
(148598)
国家(147138)
科学基金(126794)
社会(110945)
社会科(105454)
社会科学(105424)
基金项目(90540)
(89135)
自然(80700)
自然科(78809)
自然科学(78795)
教育(77497)
自然科学基金(77443)
(74513)
资助(71321)
编号(68476)
成果(55751)
(52218)
重点(51923)
(50336)
(48070)
课题(46689)
国家社会(46370)
教育部(45517)
创新(44907)
人文(44549)
期刊
(168405)
经济(168405)
研究(108841)
中国(62332)
(52144)
学报(51710)
管理(50842)
科学(47997)
(46181)
(43349)
金融(43349)
大学(39742)
学学(37696)
教育(32093)
农业(31230)
技术(28840)
财经(28797)
经济研究(28520)
(24655)
业经(24387)
问题(21384)
技术经济(18208)
理论(17657)
(16191)
世界(15835)
图书(15773)
实践(15704)
(15704)
(15647)
现代(15632)
共检索到51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红忠  郑海青  
文章首先通过构造衡量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运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用广义矩估计法进行估计,得出了在人均GDP高的国家,股票市场比重也高的结论;为验证其显著性,文章把东亚国家分成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组分别回归,结论是股票市场比重的提高与人均GDP有显著的关系, 因此, 东亚国家应积极发展股票市场,提高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荣  
金融体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策选择。本文从此问题入手,比较了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与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机制的不同,对广大东亚国家来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大力发展银行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海青  
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人均GDP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然后通过构造衡量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检测东亚各国的金融体系的规模、行为及效率,结论是三个指标都证明了中国和日本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而对其他东亚国家则因不同的指标,结论有不相一致的地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  池建宇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关注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相关研究对特殊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下的东亚国家较少涉及。本文选择一般称之为"东亚模式"典范的日韩以及中国等七个国家的1990——2013年面板数据,利用C-D函数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存在以及有何差异。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分析了经济自由度各分指标影响的差异,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倒U型关系的拐点位置。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仍处于低自由度区间,还可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经济自由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改革的重点在于货币金融制度、对外贸易和政府规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经常项目差额亿美元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1985491.7-19.23-7.58-6.00-0.36-0.04-15.37…1986858.3-39.1147.47-1.019.523.192.47…1987870.2-2...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了资本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大量的国际资本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经济波动的隐患。结合东亚经济体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Aghion等(2004)提出的动态开放经济模型来分析金融开放对东亚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东亚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程度的差异,金融开放对于东亚不同类型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不同,金融开放缓解了东亚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波动,但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亚的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推进国内的金融体系建设,以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吴茂松  
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东亚和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区域危机后的经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国家和地区危机后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后的恢复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地域特征。接着本文对可能导致各国在危机后经济恢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模式、储蓄率和外债负担等对原因的解释力较强。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本文采用Lane and Milesi-Ferretti的数据,运用实际指标和理论指标来衡量东亚国家对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并与欧洲国家及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在衡量结果的基础上,文章从东亚国家的资金双边对流及资本结构两方面对东亚与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东亚国家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上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文平  
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普遍存在利率管制,但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这是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建立的模型证明了,只要利率稍微为正,利率管制就可以通过创造租金,激励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增设分支机构,起到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对中国改革二十余年的经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殷晓红  
没有根据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的东亚地区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度失效是导致东亚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从赶超陷阱、东亚地区在由产业技术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科学技术知识积累不足两方面来理解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度失效与东亚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海霞  张捷  
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SITC7①)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1)SITC7在东亚贸易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7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SITC7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FDI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差距对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3)人均固定资本的差异不利于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7的产业内贸易,要促进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需要进一步缩小我国和东亚国家的技术差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国强  
本文基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非稳定面板数据计量方法研究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存在面板协整关系,且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此,我国应该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银行准入限制,鼓励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提高银行集中度,以支持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佩颖  
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资源在产业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它包括第二产业主导资源分配的工业化阶段和第三产业主导资源分配的后工业化阶段,这两个阶段内含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收敛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分析东亚"10+3"区域在1992~2010年间结构变动与增长收敛的内在关联,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1)东亚"10+3"的各经济体间的确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2)结构变动显著促进了经济体间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3)工业化阶段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结构红利加速了落后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后工业化阶段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鲍莫尔成本却减缓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徕  
基于设区市层面数据,第一,本文证实了最优金融结构理论适用于中国,且最优金融结构是通过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来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第二,该文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发现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可见我国实际金融结构偏于最优金融结构,发展资本市场十分必要。本研究也为衡量金融结构缺口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第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省际层面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两个层面数据都表现出一致的结论,提高了本文结论可信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波  张宁  于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相比较金融规模而言,金融结构更能反映金融业的功能和效率且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更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贷款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演进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银行集中度变化并未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