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7)
2023(10392)
2022(8805)
2021(7859)
2020(6264)
2019(14244)
2018(13846)
2017(25813)
2016(13595)
2015(15134)
2014(15108)
2013(15104)
2012(14849)
2011(13960)
2010(14331)
2009(13313)
2008(12892)
2007(11707)
2006(11065)
2005(10486)
作者
(43706)
(36588)
(36453)
(34469)
(23611)
(17666)
(16354)
(14092)
(14050)
(13158)
(12786)
(12271)
(12241)
(11868)
(11853)
(11282)
(10900)
(10648)
(10581)
(10345)
(9470)
(9224)
(9035)
(8665)
(8318)
(8200)
(8146)
(8004)
(7514)
(7255)
学科
(81952)
经济(81871)
管理(32345)
(32072)
地方(25965)
中国(23496)
(22992)
企业(22992)
方法(21604)
(19457)
数学(18434)
数学方法(18279)
业经(16721)
(16501)
地方经济(16187)
农业(13854)
(12987)
金融(12986)
(12342)
(12031)
(11787)
银行(11753)
(11608)
贸易(11595)
(11569)
(11277)
环境(11259)
(11045)
(9756)
产业(9190)
机构
大学(207083)
学院(206849)
(95909)
经济(94025)
研究(87972)
管理(70051)
中国(65640)
理学(58152)
理学院(57297)
管理学(56324)
管理学院(55953)
科学(52867)
(46848)
(46715)
研究所(42263)
(41400)
(39418)
中心(37685)
(33429)
财经(31660)
(31487)
北京(30836)
农业(30703)
经济学(30567)
业大(29747)
(29702)
师范(29341)
(28597)
科学院(27513)
(27063)
基金
项目(130403)
科学(101465)
研究(94267)
基金(93050)
(84003)
国家(82886)
科学基金(67907)
社会(61013)
社会科(57723)
社会科学(57708)
(50640)
基金项目(47865)
(43329)
自然(41979)
教育(41353)
自然科(40901)
自然科学(40887)
自然科学基金(40158)
资助(38244)
编号(36117)
(35740)
重点(30643)
成果(30600)
发展(28766)
(28290)
(28240)
课题(27299)
(26622)
国家社会(25868)
创新(24997)
期刊
(124137)
经济(124137)
研究(72212)
中国(50249)
(38051)
学报(35313)
科学(32919)
管理(30350)
(29422)
大学(26310)
农业(26131)
学学(24787)
教育(23233)
(23026)
金融(23026)
经济研究(20739)
业经(18404)
技术(18061)
财经(16595)
问题(15485)
(14606)
(14157)
世界(13157)
(12445)
国际(12320)
技术经济(11536)
经济问题(9969)
经济管理(9801)
(9763)
论坛(9763)
共检索到348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剑波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斐  庄起善  
本文主要分析东亚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强度对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的影响。通过模型参数估计,我们发现双边贸易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两国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的提升,也就是说,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并不一定导致该区域内宏观经济波动的同步运动。这种结果的一个可能性的原因就是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贸易,而不是产业内贸易,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宏观经济波动的分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杜方利战后,世界迎来了本世纪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发达国家较长期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容量可观的市场、较充裕的资金、先进的工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经常项目差额亿美元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1985491.7-19.23-7.58-6.00-0.36-0.04-15.37…1986858.3-39.1147.47-1.019.523.192.47…1987870.2-2...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铮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典型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四条基本启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四是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基本情况(1996年)国家和地区年中人口(万人)1990—1996人口增长率(%)失业率(%)国际储备(亿美元)外债总额(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NP①(美元)中国123,2081.13.01070.391,162.82920香港特区6311...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达品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理论所王达品自60年代亚洲“四小”经济起飞,70、80年代东盟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来,东亚经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四小”持续发展,其间虽有起伏,但近...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延生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预测《欧do闻》4月16日报道:亚圳开发银行在其发表的下年度报告书《亚洲开发展望》中预测,亚太32个加盟国家和地区1994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0%,1995年也将继续维持7·2%的高增长.从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19...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钱喆  
本文认为 ,我国与东亚几个迅速现代化的国家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有着一定的可比性 ,研究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将有利于规范我国的政府行为 ,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清  
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竞争作用、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注重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积极发挥政府职能的主导作用等。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久文  
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其自身有突出的运行特点、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区域经济的内容及模式 ,可以正确制定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当中 ,应当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宋晓梅  王建华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趋势明显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都纷纷调整战略,力图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化,以便在未来的新格局中争得更为有利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重视研究与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关系,积极探索和参加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合作。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1988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432亿美元,其中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包括转口贸易对日本出口)约达342亿美元,占我国对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泽香  
2005年,在世界经济稳定运行和世界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06年,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形势的好转,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晓超  郑泽香  王金萍  
2004年中国周边国家因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保持快速经济增长,预测2005年可以保持快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