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0)
2023(9520)
2022(7833)
2021(6938)
2020(5760)
2019(12896)
2018(12169)
2017(23376)
2016(12078)
2015(13516)
2014(13317)
2013(13113)
2012(12753)
2011(11874)
2010(12390)
2009(12060)
2008(10801)
2007(9892)
2006(9336)
2005(8829)
作者
(37543)
(31317)
(31219)
(29699)
(20195)
(15085)
(14096)
(12177)
(11971)
(11308)
(10957)
(10563)
(10342)
(10144)
(10102)
(9795)
(9176)
(9142)
(9049)
(8669)
(8009)
(7738)
(7712)
(7339)
(7261)
(7098)
(6823)
(6617)
(6411)
(6234)
学科
(73810)
经济(73739)
管理(30854)
(30513)
(26597)
金融(26596)
(24217)
企业(24217)
中国(23388)
(23210)
银行(23184)
(22581)
地方(21994)
方法(21613)
数学(19171)
数学方法(19020)
(14705)
(14545)
(14100)
(13951)
业经(13902)
地方经济(13636)
中国金融(11234)
农业(10886)
(9924)
(9473)
贸易(9461)
(9100)
环境(9028)
产业(8431)
机构
大学(181919)
学院(180727)
(88602)
经济(86933)
研究(73082)
管理(61050)
中国(60495)
理学(51110)
理学院(50455)
管理学(49583)
管理学院(49278)
科学(42279)
(39573)
(39166)
(38124)
研究所(34522)
中心(33685)
(32231)
财经(31099)
经济学(30224)
(28106)
(27833)
经济学院(26967)
(25897)
北京(25385)
农业(25196)
业大(25139)
财经大学(23153)
(22961)
师范(22651)
基金
项目(115411)
科学(89845)
基金(84261)
研究(82592)
(75712)
国家(74668)
科学基金(61625)
社会(55040)
社会科(52228)
社会科学(52211)
(43940)
基金项目(43126)
自然(37921)
(37275)
自然科(36975)
自然科学(36961)
自然科学基金(36301)
教育(35870)
资助(35497)
编号(30644)
(27721)
重点(27120)
成果(26079)
(25388)
国家社会(23949)
(23734)
课题(22729)
发展(22540)
创新(22379)
(22236)
期刊
(106116)
经济(106116)
研究(62661)
中国(38571)
(33556)
金融(33556)
学报(30604)
(30086)
(29629)
科学(27702)
管理(25066)
大学(23138)
学学(22201)
农业(19479)
经济研究(18490)
财经(17075)
(14920)
教育(14247)
技术(14238)
业经(13285)
问题(13250)
世界(11178)
国际(10813)
(10529)
(10399)
技术经济(10105)
统计(9514)
经济问题(8400)
现代(8070)
(8052)
共检索到298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经常项目差额亿美元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1985491.7-19.23-7.58-6.00-0.36-0.04-15.37…1986858.3-39.1147.47-1.019.523.192.47…1987870.2-2...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了资本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大量的国际资本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经济波动的隐患。结合东亚经济体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Aghion等(2004)提出的动态开放经济模型来分析金融开放对东亚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东亚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程度的差异,金融开放对于东亚不同类型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不同,金融开放缓解了东亚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波动,但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亚的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推进国内的金融体系建设,以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剑波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瑜  李书华  
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治理环境制度因素与金融开放度的交叉项后,金融开放明显降低了一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因此,只有在本国良好的制度水平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环境下,金融开放才可以降低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斐  庄起善  
本文主要分析东亚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强度对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的影响。通过模型参数估计,我们发现双边贸易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两国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的提升,也就是说,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并不一定导致该区域内宏观经济波动的同步运动。这种结果的一个可能性的原因就是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贸易,而不是产业内贸易,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宏观经济波动的分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吴茂松  
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东亚和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区域危机后的经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国家和地区危机后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后的恢复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地域特征。接着本文对可能导致各国在危机后经济恢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模式、储蓄率和外债负担等对原因的解释力较强。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莉  张方华  
本文依据Borio(2014)对金融周期的定义,选取信贷、信贷/GDP、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四个变量来提取金融周期。文章首先采用带通滤波法和拐点法提取单个金融变量的周期序列,再按照一定的规则提取其共同周期。运用这一研究方法依次获得东亚、东南亚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周期序列。在此基础上,计算样本国家(地区)金融周期的趋同程度,研究结果发现,东亚、东南亚国家(地区)的金融周期具有区域趋同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宝音朝古拉  苏木亚  赵洋  
以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背景,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经典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为工具,对东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危机传染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陆股市波动对其他东南亚主要经济体股市波动的影响不断增加,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股市波动对中国大陆股市波动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基本情况(1996年)国家和地区年中人口(万人)1990—1996人口增长率(%)失业率(%)国际储备(亿美元)外债总额(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NP①(美元)中国123,2081.13.01070.391,162.82920香港特区6311...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杜方利战后,世界迎来了本世纪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发达国家较长期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容量可观的市场、较充裕的资金、先进的工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红忠  郑海青  
文章首先通过构造衡量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运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用广义矩估计法进行估计,得出了在人均GDP高的国家,股票市场比重也高的结论;为验证其显著性,文章把东亚国家分成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组分别回归,结论是股票市场比重的提高与人均GDP有显著的关系, 因此, 东亚国家应积极发展股票市场,提高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裕雄  张正河  
处于刘易斯转折点时期的中国农业面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三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对刘易斯转折点时期中国农业政策目标和主要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认为中国农业政策目标仍然要将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充分保障农业生产力,保证农民收入与其他产业从业人员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在此前提下有效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从政策措施来讲,应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更直接与农民收入挂钩;严格坚持现有农地所有权制度,通过鼓励使用权流转、发展农村合作和协作组织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倾斜的税收及金融政策促进农村工业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海青  
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人均GDP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然后通过构造衡量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检测东亚各国的金融体系的规模、行为及效率,结论是三个指标都证明了中国和日本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而对其他东亚国家则因不同的指标,结论有不相一致的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